信息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你是否曾感觉到信息对自己心理的冲击和压力?
心理学专家发现,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呈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状,这种症状被称之为信息焦虑综合症,有的称之为知识焦虑综合症。顾名思义,信息焦虑综合症就是由于过量地、没有选择地、不经训练地吸收完全没有系统意义的多方信息引起的焦虑症状。
白领最易患上信息焦虑症
在心理门诊中经常会发现一些25岁到40岁拥有高学历、置身高新技术行业的白领人士,尤其是那些常与高流量信息打交道的正常成年人会突发一种奇怪的疾病: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发病间隔、起病时间都不一定,但他们会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心理专家们认定这是一种身心障碍,是信息过度吸纳导致的紊乱体征。但因其不能独立为疾病病种,所以暂时称之为“信息焦虑综合症”。
过量吸收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编辑、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情报人员、监听人员、间谍、声呐员等都是该综合症的高发人群。
信息焦虑症的主要表现
心理学专家认为,社会信息化和过量的信息必定会对人心理和身体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由于过量吸收各种信息,造成思绪紊乱,判断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高血压、心律不齐、紧张性休克、失眠、逆行性兴奋、厌食等躯体症状。典型例子就是一些过度上网的青少年。
第二,由于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过快,人们不得不拼命学习新的知识。有些人会因担心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最后出现惶恐不安、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症状,甚至会产生厌学厌世情绪,这说明一部分人对信息产生了恐惧。
如何避免信息焦虑症的危害
有没有避免和减少信息焦虑综合症危害的可能呢?专家说,在信息焦虑综合症发病初期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也不用担心它会快速转发为精神疾病。
但关键的是,需要全社会都来认识到信息焦虑综合症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它的伤害。虽然信息焦虑综合症在初始期可以通过心理手段或强制手段进行治疗,可一旦当它发展到精神上的障碍,求助于心理医生就没有多大作用,恐怕要经过更艰难的治疗才可能挽救患病者。
假如你认为自己已经出现信息焦虑综合症的初始症状,建议你除了遵照医嘱吃一些药物外,还应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的工作、生活有规律,比如每天限制接触媒体的时间及数量,每天保证9小时睡眠时间,要大量饮用冰糖水,晚上坚持锻炼15分钟,减少娱乐,严禁饮酒。当然,严重者应立即咨询心理医生。选稿:wuchen来源:劳动报
双休日申城天气多变 新天地今起上演爱尔兰风情申城高架及中环下周封道计划购买克隆车可能被拘留考研入学考试成绩公布今年中考名校蛋糕平均分上海白领穿汉服相亲 今天起受冷空气影响双休日申城天气多变崇明西滩用生态环境留夏候鸟一期规划或明年完成奉贤千亩西瓜莫名夭折或将影响今年本市西瓜供应96处绿地的树木等你认养延中绿地率先试行网上认养研究生遭遇就业寒冬就业压力使考研市场萎缩本市中职校艺术类、航空服务专业提前招生启动流行纱线引领时尚厨房油烟诱发女性肺癌患病几率增加2-3倍加替沙星引不良反应药监提醒服用者密切监控血糖阀门故障惹祸楼顶水箱泄洪浦东一大楼通宵防汛油克净放倒厨房清洁工用后第二天必莫名抽搐昏迷《非常有戏》被肯定歌手文章炮轰台湾综艺节目低俗网友投票扭转乾坤 《新上海滩》冯敬尧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