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建立队伍、业务、信息化“三位一体”的规范化管理机制,狠抓科技强检,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内部信息发布系统、侦查指挥系统、多媒体示证系统等各项技术的应用逐步成熟。“把办公办案全部搬到网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经费和办案成本。可以连通市、县检察院的自治区检察院审讯监控室
“我现在对审讯进行监控并模拟指挥,请展示问话笔录。”
“明白!”
随着话音落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检察院“导演”的一场包括数字监控模拟审讯、网上办公和办案等内容的现场演示拉开帷幕:演示厅大屏幕上播放出审讯主控室、分控室和讯问室的场景,负责审讯的领导坐在遥控室内,通过电脑屏幕同时对几个审讯室的审讯人员进行远程指挥,同步指导审讯……观看这场演示的自治区检察院领导和全区15个检察院的代表们现场感受了网络带来的快速办公办案效果,不时发出阵阵赞叹。这是日前在广西检察信息化应用推进会议上出现的一幕。
近年来,广西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建立“三位一体”规范化管理机制的新路子,狠抓科技强检,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内部信息发布系统、侦查指挥系统、多媒体示证系统等各项网络系统的应用逐步成熟。南宁市检察院现场演示的只是信息技术在检察工作中实际运用的几个小片断。
“三级院”全部开通“三级网”
“喂,自治区院吗?我是兴安县检察院!文检案件的检材与样本图片已经通过三级信息综合网传输给你们了!”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等待在电脑旁的自治区检察院技术处文检技术人员立即登录三级网,很快将图片下载,双方在网上直接进行计算机图像比对和实时交换各自的看法,自治区检察院和基层检察院两地鉴定人员通过网上在线鉴定,很快就鉴定结果达成了一致。从传送鉴定材料到出具鉴定书,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一位文检技术人员兴奋地说:“按照传统模式,这样一个普通案件的鉴定时间估计需要20个工作日,如今通过三级网在线鉴定只需要不到两天的时间,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案成本!”
工作效率的提高,得益于自治区检察院、市分院和基层院三级检察机关三级信息综合网的全面开通。广西检察机关在2004年4月全面完成二级信息综合网建设的基础上,2006年10月底,全面完成了三级信息综合网建设任务。
如今,广西检察机关专线网已全部实现三级联网,绝大部分基层院还同时开通了专线电话,有83个基层院建有审讯监控室;126个基层院建成计算机局域网;116个基层院安装和应用信息发布系统;121个基层院安装检察业务动态管理系统。此外,还有23个基层院建有互联网站,31个基层院开通了网上举报系统……
信息化建设,资金筹集是前提。广西检察机关采取“一专、一补、一筹”的方法,即中央政法补助专款申请一点、自治区检察院补助一点、各级检察院自筹一点,积极争取上级和当地财政的资金支持,在2004年以前投入6119万元的基础上,近两年又投入2800万元用于进一步完善三级网,现如今已提前完成任务。
“试验点”变成“教学点”
QQ、摄像头、电脑、高科技软件、数码技术……这些信息化的元素,如今都已被广西检察机关“三位一体”试点单位——南宁市检察院充分用在了办公上。在一间数字审讯室里,安装在嫌疑人座位后面的数字显示屏精确显示着审讯时的日期、时间以及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这是为了确保嫌疑人能够在正常情况下接受审查,体现出人性化管理。”南宁市检察院技术处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以业务管理为中心,队伍建设为保障,信息化建设为手段的“三位一体”规范化管理机制的要求,加快广西的信息化应用工作,自治区检察院将南宁市两级检察机关定为“三位一体”试点单位。
南宁市检察院在借鉴省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和下发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抓认识、抓人才引进、抓经费保障、抓落实、抓成果的“五抓”要求。同时为了保证“五抓”措施落到实处,南宁市两级院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全力解决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经费问题,即“争取财政增拨一点;在现有经费中挤一点;在建设过程中省一点;向上级争取要一点”,投入19万元购置服务器一套,解决了应用软件的物理平台核心运算力不足的问题;新采购了117台台式电脑和13台手提电脑,实现了人手一台电脑;还先后购置了数码照相机、高清晰摄像机、网络打印机等一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办公设备;数字式审讯监控室一期工程也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如今,南宁市两级检察机关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信息网络平台,通过OA办公自动化系统,初步实现了QQ视频交流工作、网上公文呈递签发、网上远程指挥审讯等网上办公、办案,推动了业务、队伍和信息化“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每个工作日,南宁市两级院干警们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QQ,此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经费。南宁市检察院检察长马日梧深有体会地说,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这一“助推器”,南宁市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推进了广西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
南宁市检察机关也通过这场成功的信息化应用现场演示,由全区检察机关信息化应用的“试验点”变成“教学点”。
打破人才“瓶颈”
“信息技术人才不足、信息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检察人员计算机应用整体水平不高,是广西检察信息化应用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分管此项工作的自治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石然龙说:“为适应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需要,2006年全区各级检察机关组织40名技术干警参加自治区院组织的高级技术认证培训班,全部通过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2006年,自治区院组织9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三级网路由设备和视频(含复用)设备操作技能培训,为三级网各项应用系统的成功运用打下了基础……”
几年来,广西各级检察院领导积极组织干警参加各种技术应用培训和考试,培养出一批既熟悉检察工作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大大加强了检察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区有3155人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干警技术应用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信息化应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介绍,今后,广西壮族自治区院和各市分院将通过光盘传授、网上远程教育、举办培训班、举行知识技术竞赛等方式,对检察技术人员加强培训,注重培养同时具备信息技术和检察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技术人员进行检察业务的专门培训和实践锻炼,使信息化能真正为检察工作服务。
石然龙表示,2007年广西所有单位将建立内部网站系统,实现网上公文流转;2007年底,南宁、梧州、桂林、柳铁四院要实现网上办案;至2008年,在全区范围内实施网上办案,初步实行网上队伍管理和网上检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