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机关部门已推出了“政府网”,开展了政务公示和查询服务,设立了行政领导信箱、留言板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而电子政务的“无限商机”,促使越来越多的厂商不断进入这一领域,并针对政府领域的各个行业、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电子政务应用产品,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如金卡、金税、金关、金盾工程等),从行业到区域,从纵向到横向,覆盖了整个电子政务领域。而这当中最能代表的就是网上行政审批系统。
“黑箱操作”易诱发官民不谐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下,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要通过行政命令、人工审批等手段进行的。由于审批项目多,透明度低,再加上少数行政人员的职业意识差,监督不到位等多种原因,常常导致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腐败现象难以得到遏制,造成许多不和谐现象。
虽然在近些年我国政府对规则的透明性、公平性也做出了庄严的承诺,不过,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看,与这些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应当承认,直到现在,我们政府的活动还不是建立在人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确切预期的透明规则的基础上。许多行政机关和大量官员习惯了用不为外界人士以及其他政府机构知晓的内部文件、一事一办的领导批示,乃至经办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来处理各种公共事务。
有些机构和国家工作人员甚至给公众乃至其他政府机构取得信息设置障碍,以便将公共信息据为私产,用以谋取个人或本“单位”的利益。虽然这些年来制定了大量法规,但是真正起作用的往往还是只有少数人掌握而不为大众知晓的内部文件、“首长指示”等。这使公众难以解和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难以确切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而且,批示精神和政策把握往往因人、因时而异,容易带有主观随意性,不具有法治所要求的那种客观、公平、公正以及效率,容易衍生了种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场固疾,诱发了黑箱操作、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中饱私囊等腐败现象,引起群众严重不满,导致官民矛盾与冲突,加剧社会对立。
因此,网上行政审批系统顺乎民意应运而生。
网上行政审批系统构建“官民和谐”
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的出现,将改变传统意义上物理大厅具有时限、审批过程长的不足,提供了高效率、全透明、全天候在线交互服务虚拟大厅,而且也改变以往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只告示不做为难作为的“政府网”现状。它具有符合行政执法机关要求的规范行政许可权力,以“办事的依据公开、办事的标准公开、办事的程序公开、办事的结果公开”的四公开制度,将很大度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场固疾,全面促进依法行政、廉洁从政、高效施政,努力避免或杜绝暗箱操作,改善机关形象,以及作为执法对象的自然人、团体要求政府机关实现“便民、及时、公正、参与”的双重需要特性,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成为各级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必需品”。
行政审批系统常以区域性政府中心网站为依托,集中网上注册、登记、申报、申请、认证、年审、审批、核查等政府办公业务,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各项审批结果和反馈意见查询,为各级领导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服务;统一发布各种政务信息,增强透明度,提供一站式、全天候在线交互服务。
考虑目前社会信息化的现状,我国行政审批系统同时支持“网上受理”和“窗口受理”两种模式,实现“政府上网”到“网上政府” 的升级。行政机关将“网上办事指南”、“网上受理”、“网上查询”和“窗口受理”有效结合,为社会公众、单位提供方便的行政服务。行政审批系统也可实现行政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
社会公众、单位对行政审批系统的主要具体需求是,一方面是即时的信息公布,包括和自己社区生活、商业活动有关的新闻、公告,自己向政府申请的事件的所处状态,另一方面是简单和效率,这就要求行政审批系统必须拥有和公众需求相匹配的功能,实现审批工作在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提供“零距离”服务,公众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全面了解政府办事程序,还能够足不出户进行远程申报,享受快捷与便利,节约时间与成本。时下绝大部分行政审批系统产品均以公告栏、新闻栏、过程跟踪、办件通知、办结通知等形式较好地实现公众、单位对信息发布、办件、监督过程的需求。
举个例子,如今在哈尔滨环保局网上审批平台上,如果企业想进行“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审批,只需通过网站的“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流程”一栏,完成申请材料填报过程,就可以进行办件跟踪以及坐等反馈,一站式就可完成,无需知道背后环保局提供哪些服务,不需要找门路托关系,而机关人员必须按“系统规则”办事,公平公正对待,无法难为公众、企业。这样一来,企业节约了很多精力、成本,显著提高了申请的质量,而环保局通过后台的工作自动流转,大幅度地提高了审批效率。可以说,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及与网上行政审批相适应的网络化办公流程的建成,以后任何企业办事人员坐在电脑前,就能把审批事情轻松搞定,不会再有以往要来回奔波、多花钱之苦了,从而增加公众、团队对政府的满意度,使政府与社会、公民与政府、公民之间的关系更和谐。
可见,作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实现途径,行政审批系统建设应以公众为出发点,切实地提高公众和政府交往过程中的便捷性和效率,有效改善政府部门与公众的互动与信任,增加公众对政府部门的满意度;同时借助行政审批,加强机关工作管理,提高执法监管水平,杜绝工作推诿和职权滥用现象,加强勤政廉政建设,由此行政审批系统必将为政府机关的阳光政务的提速、建设服务型机关单位、促进官民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