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深信息化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信息产业部要求———
电信资费方案要简单明了
针对当前部分电信企业推出的资费方案过多,过于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消费者分析、比较和选择的现状,信息产业部日前要求:电信企业应减少资费方案的种类;在资费方案设计时,应简化资费结构,通俗易懂,便于消费者直接选择和使用。
不少电信用户最近反映,部分电信企业推出的资费套餐过多、计算复杂,且在业务和资费宣传过程中有意夸大优惠幅度,模糊资费构成和使用条件,对需引起消费者注意的事项宣传不够明晰,不利于实现明白消费。
对此,信产部明确要求,电信企业要依法经营,诚信服务,减少资费种类,简化资费结构,严格按照要求明码标价,宣传如实全面,提高资费透明度,清楚准确地告知用户相关资费标准和收费构成,让用户明白放心地消费。
信产部提醒广大用户,发现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问题时,及时向政府监管部门投诉和反映。同时,信产部要求各级电信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存在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行为的违规电信企业,要依法查处,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
近年来,信产部一直在积极稳妥地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改革,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已经初步建立,电信资费整体水平逐年下降,2006年比去年同期下降约11.47%,广大用户从中进一步得到了实惠。
另据信产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1月底,全国电话用户超过8.36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为3.6885亿户,手机用户数为4.6741亿户。全国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8.1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35.3部/百人。统计显示,1月份,移动电话用户较上年底增加632.7万户,远远高于固定电话用户1月份增加的103.8万户。在此带动下,1月份我国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411.6亿条,较上年同期增长22.1%。
中国网通表示———
加快三网融合共推信息化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朱立军表示,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经济运行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特别是提高农村信息水平,解决数字鸿沟等问题。
他表示,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要综合利用各种方式,尤其是要加快三网融合,即以电话网(包括移动通信网)为代表的电信网、以有线电视为代表的广电网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通信网的融合。
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此举将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提升居民消费层次,扩大社会就业,并支撑政府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等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体系。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谋双赢”是电信与广电新的竞合理念,朱立军认为,一旦打破垄断,实现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就能达到为全社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目的。
据介绍,从技术上看,三个网络各有特点,但技术特征正逐渐趋向一致,数字化、光纤化、分组交换化已成熟地得到利用,以IP技术为支撑的业务承载网络已成为发展趋势。技术的进步,使传统的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技术、服务和市场方面走向融合。
根据预测,如果实行了“三网融合”,我国每年将减少重复建设资金约2000亿元,到2008年,“三网融合”所承载的媒体娱乐业务收入可达1200亿元左右,仅此一项业务将促进我国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如果加上多媒体娱乐产业所带动的其他产业增长,将促进GDP增长约1.6个百分点。
近年来,一些地方广电部门已经突破行业界限的约束,通过与电信企业合作,为农村(牧区)提供有线电视节目,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上开通实时电视节目等。
专家提出———
加强自主域名管理
2006年年底中美海底光缆断裂,大量COM域名网站无法访问,给国内企业和网民造成严重损失,相反,由我国自主管理的.CN域名则运转正常,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专家指出,加强国家域名系统的安全保护级别,特别是加强由我国管理的国际顶级域名的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说:“出于对互联网信息安全方面的考虑,我们应把负责中国顶级域名注册和运行管理的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纳入国家应急安全体系。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国家就可把纳入应急体系的部分保护起来。”
据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已建立了各自的互联网应急安全体系。在美国,负责COM域名运行管理的VeriSign(威瑞信)公司,被政府纳入了国家应急安全体系。一旦出现问题,美国政府可立刻采取相应办法进行有效控制。
除了应付地震等突发事件外,胡启恒院士表示,重要单位网站的域名不在.CN下注册,将对我国信息安全构成重大隐患。以CCTV为例,目前宣传和使用的还是.COM,那么,我国网民对这些网站的访问行为、访问者的分布情况、访问量的统计和分布等关乎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活动的敏感信息,都很易被国外机构得到,不利于国家信息安全维护。
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CN域名总数已超过180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4.4%。专家指出,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网站,注册、使用自主管理的.CN域名,有利于保障互联网自主权,维护我国信息化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