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信息化铺就致富路
来源:泉州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本报讯(记者孙灿芬)连日来,记者赴南安、安溪、石狮等地,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解,通过与当地电信相关人员交流和深入信息化示范点实地探访后发现,这场由泉州电信主导推进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给我市农村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村镇和农民从中受益。

  随着泉州电信着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触角向我市农村各个角落延伸,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程度逐渐加深,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正慢慢被填平,日渐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成为泉州农民致富的新帮手。

  在刚刚获得“全国信息化示范点”称号的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村支书潘春来介绍,对于人均耕地两三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兰田村来说,农业富民、工业富民的路子都不太通,所以村里将致富的目光放在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上。在南安电信的大力支持下,兰田村目前已通了三条光纤线路,正计划建设多个网上数据库,打造全省第一个靠信息富裕的村庄。英发工艺厂位于全市信息化新农村示范点安溪县城厢镇经岭村,作为一家年产值数亿元,年创税收上千万元的外贸工艺品厂,以前样品的图样大都通过传统方式寄送给客户,成本大不说,而且来回要花很长时间,一有耽误就可能影响生意,但如今厂里通过网络来做生意。厂长叶朝娥告诉记者,村里通了光纤后,上网速度更快,业务员通过网络互动就能让客户拍板,另外公司还在网上发布信息,拓展销售渠道,通过专门的行业网站,能及时掌握材料的价格信息,达到降低营业成本的效果。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为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泉州电信先后投入数亿元用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优质可靠的通信线路和丰富多彩的信息应用;搭上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这趟“直通车”,村民们快速、便捷、准确地掌握了种养技术、产品供求等信息资源,以信息化手段达到了致富的目的。

  农村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好处不单单在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带来的还有平安、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全球眼”这项先进的视频监控技术正日益运用到全市各个镇村,这一有效保卫一方平安的设备,被群众亲切地称为“24小时值班的治安员”,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像兰田村的“全球眼”在短短半年中从3个增长到11个。记者从村里“全球眼”监控屏幕上看到,11处主要道路、学校、加油站等场所的实时动态尽入眼帘,连停在路边的摩托车车牌号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村民们感慨地说,有了“全球眼”以后,村里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环境变好了;小偷小摸的事件少了、治安变好了;大家心里的安全感增强了、对“平安泉州、和谐泉州”的认识更深刻了。

  同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还有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在全市建成或在建的120多个新农村信息化示范点和30多个乡镇信息示范点,每个点都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以前通过口口相传或者听广播才能了解到的村务、政务信息,如今村民们打开网页就可以一览无遗;以前开会广播通知也免不了有一些角落不能覆盖,现今“超级无绳”得到广泛推广,通知开会只需群发短信至每家每户那部与固定电话同号的泉灵通上即可;以前出差都要去几公里以外的镇上买机票,如今上网订购电子机票,两分钟搞定了原来两小时还不一定完得成的事情;以前村民意见箱几个月都没有一封信,如今一上村信息网,投诉建议栏里乡亲们关于新村建设的真知灼见让村委感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全市各示范点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泉州电信也加大了投入和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多的乡村、乡镇在示范点的示范带动效应下加入到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中,一个洋溢着信息化魅力的泉州新农村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