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到一位网友的留言:“有一个网民写到,说总理的心究竟同我们有多近?他在思虑什么?”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但依然是网友讨论的热点。
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强国无民”得知总理看到的正是自己的帖子,备受鼓舞,以“毕生难忘”一词形容激动的心情,网友们亦纷纷上帖表达“幸福”的感受。
在网友的跟贴中,绝大部分持赞赏的态度,还有的网友进一步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网友说,总理的心离我们近,更需当地的领导的心离我们近。还有的网友说:我关心的不是总理看没看见帖子,我最关心的是看到后,如何解决,怎么样解决?这些发自肺腑的留言,表明了广大网民对总理的厚望,更表明了对广大政府官员的期待和要求。
今年春节期间,有省委书记在网上发帖向群众拜年,受到网民的称赞。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网民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的公共平台,成为向政府反映民生、反映民意的“直通车”。 能否利用“网络直通车”了解民情、民心、民意,成为领导干部是否与时俱进的一个标志。
对于执政党来说,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而脱离群众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了解民情,不了解民心,不了解实际。对工作繁忙、任务繁重的政府官员来说,他们不可能每天都下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因此,四通八达的互联网就成为最及时、最快捷的渠道。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质,让很多群众能够抛开顾虑,更直接、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不愧是快速传达民意的“绿色通道”。
然而,像总书记、总理那样重视网络民意的官员依然是少数。在互联网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对于网民反映强烈的住房难、就业难、就医难、上学贵等民生问题,有多少官员能够给予及时的回应和反馈?对于广大网友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有多少政府部门愿意真心地倾听和采纳?
早在2002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就确定了政府先行、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通过网络为人民服务的发展规划。几年过去了,虽然很多地方建立了政府网站,但内容陈旧,更新缓慢,“政务公开”形同虚设,“网上办公”依然是一纸空文。不少公务员缺少网络知识,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会上网,更谈不上到网上了解社情民意。还有的官员认为网民良莠不齐,网络民意“成不了气候”,不屑于花费时间和精力回应网民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年初,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要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希望总书记和总理对网络民意的重视成为各级官员的表率,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网络知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为群众服务,也希望那些“长期沉睡”的政府网站快快醒来,成为真正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而不是“瞎子的眼睛”和“聋子的耳朵”,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