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改造:有多少原则需要遵循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先进的野战指挥方舱为何在对抗中“铩羽而归”?

  某旅技术攻关小组长蔡光明做梦也没想到,他们耗时半年革新的野战指挥方舱在对抗中竟败给了传统的野战帐篷。


  失败的根源在哪里?回放录像,许多画面让蔡光明直冒冷汗:连长指导员走进野战指挥方舱时,发现指挥席位只有一个,俩人前胸贴后背,在狭小的空间里输入指令、分析敌情极不方便,快捷更无从谈起;转换指挥地点时,野战指挥方舱受电源、地形的影响较大,对抗中出现战斗员找指挥员的现象……

  简单模仿外军,脱离我军实际,是导致这次信息化改造失败的原因。以此为鉴,该旅再对老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时,首先充分考虑我军在编制体制、作战思想、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实际,然后才决定具体改造方案。

  今年初,这个旅对某型电台进行信息化改造。根据我军指挥员战时靠前指挥的作战传统,他们组织技术人员对连属以上该型电台进行加密、隐蔽调频和延长通信距离改造,而对由战士操作的班属电台只进行了抗干扰改造。这一方案,既提高了该型电台的作战效能,又节省了费用。

  记者感言

  立足实际,不简单模仿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丢了传统,就丢了优势。我军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许多优良传统,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依然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如果丢了这些特色,脱离我军实际,简单模仿他人,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

  老火炮有了“瞄准精度检测仪”,射击精度为何不升反降?

  某团联合地方一家科研单位,花费了不少财力和物力,对某型老火炮加装

  了“瞄准精度检测仪”。然而,实弹射击时,官兵发现,按照“瞄准精度检测仪”确定的数据,火炮射击精度不升反降。

  这是为何?原来,该“瞄准精度检测仪”设计时没有考虑当地风沙等气候因素的影响,与训练实际脱节。

  “脱离了训练实际,再先进的改造成果也是白搭”。为此,该团规定每个信息化改造项目都必须先到基层征求官兵意见,确定能促进训练水平后再实施改造。

  负重轮更换是战场抢修的一道难题。该团先后4次修改设计方案,并请基层官兵与装备维修专家一起谋划,终于研制出一种新型负重轮拆装器。用这种拆装器进行操作,以前3人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1人10分钟就能完成。

  记者感言

  以需促改,训改联动

  对老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目的不是为了评奖,而是为了提高战斗力。一些经过信息化改造的老装备之所以华而不实,原因在于脱离了部队训练实际。这样,即便它的信息化含量再高,也不过是废铁一堆。

  快反系统为何三番五次接受“手术”?

  今年初,某炮兵旅对某型火炮快反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3个没插任何数据线的预留接口让人疑惑。自动化

  站的王志远参谋道出其中秘密:“一个接口就是一个‘心眼’,它能使快反系统随时升级换代。”

  2002年,该旅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比武。搜索、侦测、计算……就在该旅官兵紧张操作时,友邻单位已经炮弹出膛。失利的原因是搜索目标的速度不如别人快。于是,该旅马上对该型火炮快反系统进行了信息化改造。

  第二年,他们发现改造后的快反系统比别人的侦察速度慢,又进行了二次“手术”。

  2004年9月,该旅又发现快反系统的瞄准设备已落后于人,于是再一次“开膛破肚”,为其嫁接了用于自动校正数据的信息设备。

  去年年底,这个旅参加反空袭演练。接到准备射击命令后,新问题出现了:他们的快反系统与友邻某新型雷达不匹配,雷达测算的数据根本无法传输给他们。

  在对其进行第四次“手术”前,该旅领导深刻反思: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该系统的改造以后可能还有,如果每次都外接一个设备,数次改造后,快反系统岂不成了庞然大物?于是,旅里与科研单位联手,研制出了一种能取代以前所有外接装置的设备,并在这个设备上预留了3个接口,以供将来升级之用。

  这样,快反系统“瘦身”了,功能却变得更强大了。

  记者感言

  满足当前,兼顾长远

  老百姓过日子常说:过好今天,算好明天。对老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也是这个理。各级应瞄准未来,把目光看远一些,在满足当前训练的同时,尽可能地“算好明天”,甚至“后天”。这样,信息化改造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活。

  “全面推进”为何没能“全面开花”?

  “对老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作为一线作战部队,绝不能搞‘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全面出击,必须重点突破!”某装甲团领导这一席话,来自他们那段刻骨铭心的教训。

  2003年初,这个团决定对老装备进行改造升级。随后,由该团装备处制定的老装备信息化改造计划“出炉”,包括大到装甲车发动机,小到火炮驻锄等20多种老装备都位居改造之列。

  到生产厂家请专家、去兄弟单位寻经验,一时间,群众性的信息化改造活动

  在该团开展得轰轰烈烈。攻关小组的官兵们,节假日顾不上休息,加班加点研究老装备的信息化改造。然而,在一年后的上级评审中,该团所有的信息化改造项目和14件革新器材,都没有得到专家组的肯定。

  “全面推进”为何没能“全面开花”?

  痛定思痛,该团认识到:对老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选择项目上不能一线平推,经费投入上不能“撒胡椒面”,而应重点突破,有序推进。

  思路不一样,出路不一样。去年,该团经多方论证,放弃了对装甲火控系统、装填炮弹系统等6个项目的改造,而是集中财力人力,对战场感知系统和数据采集软件等4个制约战斗力提高的“瓶颈”重点攻关,一举取得成功。

  记者感言

  重点突破,有所不为

  “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是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基本经验。对老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也是如此,也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防止摊子铺得过大,力量分得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