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方式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但由于其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以及监管上的困难,在今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里,网络上的消费者投诉也日渐增多。面对日渐壮大的“网购”大军,有关部门提醒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应加强自身维权意识。
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互联网投诉同比增长1.1%,主要表现在因为异地交易和无店铺交易,消费者无法真实了解该商品的具体情况,只能通过广告来比较鉴别,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收到的物品与宣传不符,功能欠缺,甚至是残次品。卖家提供虚假信息,收钱不发货,骗取钱财。卖出的东西不开具发票或相关凭证,不负责售后服务,退换困难。依托的网站不承担责任,推诿拖延。利用网络行骗,盗用用户名和密码。另外,竞拍违约是网上购物投诉最常见的一种,商家往往利用一些竞拍活动赚足人气,而当消费者竞拍到商品时,便以缺货、加收快递费、谎报地址等借口要求消费者上门自取商品,从而搪塞欺瞒消费者。此类投诉由于网页保存期限有限,消费者往往难以举证。
有关维权部门专家最近开出几招网络购物维权的注意事项,提醒那些正热衷于网络购物的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
1.查电话:看其手机卡是否需要持身份证方能开通,如属不需身份证即可开通的,要谨防对方关机后无从查找。也可向当地电信或移动、联通查问网站上提供的电话是在哪里注册使用的,如与网站公司地址不一致,应多留个心眼。
2.看账户:查询银行账户或信用卡在哪个城市开户的,若与公司地址不一致,就应提高警惕,以公司名义从事交易,却要求消费者将钱款打入个人账户的,尤其应当谨慎对待,最好选择货到付款。
3.细斟酌:网购信息真实性难以核实,对贵重商品最好先打电话或以文字形式来确认欲购商品的具体价格、数量、规格型号。
4.索证据:商家对网购商品不承担售后责任,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瓶颈,一定要注意完整保存有关的“电子交易单据”。
5.快报案:网上交易中恶意诈骗行为的一大特点是,不法分子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先放出诱饵引人走进圈套,然后不断让消费者汇款,以致最后欲罢不能,只能被其牵着鼻子走,最后货款两空。遇此情况,不要打草惊蛇,赶快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