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去年350万网民遭网络欺诈
来源:大洋网 更新时间:2007-03-28

 英国媒体26日称,英国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有超过10%的网络用户在使用网络过程中遭遇过网络欺诈行为。

  人均损失875英镑

  这项由政府与互联网产业部门支持下进行的最新调查表明,大约350万网络用户遭遇网络欺诈的经历,平均每人损失额为875英镑。据悉,很多网络用户受害者都缺乏基本的防范意识——比如要及时安装网络安全软件的升级版本;要在不同的网站使用不同的密码等。

  尽管对网络安全的担忧日益加深,但在接受调查的2441人,对网络安全认识明显不足,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他们自己要对自己的网络安全担负责任;而众多的网络用户认为,银行、超市或互联网公司应对防范欺诈行为负责。

  这份题为《网络安全:整个国家的状态》的报告,由政府与互联网安全机构“获得在线安全”组织共同委托完成。结果发现,有12%的网络用户,过去一年都遭遇网络欺诈的经历。其中,有6%的用户(170万人)遭遇过在线购物欺诈,有4%(120万人)遭遇过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欺诈。

  安全防范意识缺乏

  英国内阁大臣帕特·麦克范登称:“在网络服务日益便利的今天,网络用户使用网络时应该有基本的防范意识——比如不要共享银行信息或密码。不管人们喜欢与否,网络已经给用户提供了交易的巨大机会,但人们也必须当心网络欺诈的发生。”

  网络欺诈的增加,反映了英国网络使用用户的增加。调查发现,93%的英国人每天都在使用网络,每人每年用在网络购物与服务方面费用达1044英镑。报告指出,使用网络中,网络用户设置密码简单、而且使用单一密码、不开启防火墙、不升级杀毒软件等做法,都给网络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网络欺诈:世界性话题

  目前,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欺诈行为,正成为网络用户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200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超过29.5%的付费搜索流量属于欺诈行为。

  为此,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国家白领犯罪中心,共同组建了互联网欺诈行为调查中心,其主要任务在于预防、调查和检举高科技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

  据悉,亚洲的印度尼西亚、网络发展较快的英美等发达国家,都日益成为世界上网络欺诈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调查显示,印尼的网络购物欺诈者,主要是最频繁使用网络的年轻人。

  美国2006年公布的一份“国家网络”调查显示,美国人在过去两年内由于病毒、间谍软件、欺诈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80亿美元。报告称,在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成为网络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