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邵阳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7年3月21日在邵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天锡

各位代表:

  我代表邵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全市经济呈现出速度和效益全面增长、投资和消费互动趋旺、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09.5亿元,增长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4亿元,增长32.2%;财政收入25.3亿元,增长14.2%,其中市本级5.02亿元,增长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5元,分别增长10.5%和6.1%。
  (一)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大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工业增速加快,效益提升。去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63.2亿元、利润4.55亿元,分别增长25.3%和32.8%,增长幅度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56%,提高25.6个百分点。52个工业产业项目建设全部启动,湘窖酒业、宝兴科肥、云峰水泥等投资过亿元的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22.3亿元。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3家,新增7家,其中亚华南山产值10.6亿元、邵阳电业产值8.8亿元、曾氏铝业产值6.3亿元、绥宁联纸产值4.6亿元、邵阳纺机产值3.03亿元、神风动力产值1.7亿元,实现了邵阳单个企业产值过10亿元的突破。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1家,新增新华印刷、新龙矿业2家。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入园企业逐步增多。全市13个重点工业园完成投资11.2亿元,入园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59家。湘窖酒业万吨曲酒新生产基地开始投产,邵东、新邵、双清、绥宁、新宁园区工业产值过亿元,隆回8000吨高档卷烟纸、武冈100万吨干法水泥、邵阳盛达玻瓶等一批大项目落户工业园。市本级宝庆科技工业园详规和征地拆迁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全面启动。工业的强劲增长,进一步改善了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由2005年的30.8:28.1:41.1调整为28.9∶29.9∶41.2,首次实现了“三二一”排序。
  (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确定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市县安排财政资金3285万元,56个村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水电路、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农村公路建设投资8.2亿元,完成2965公里,是全市“十五”五年总和的120.8%,其中水泥路面达到2500多公里,是我市2005年以前建成水泥路总里程的4倍。水利建设投入8.6亿元,完成工程7.06万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48座,河道清淤1565公里,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21.7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新的提高,粮食、生猪、乳业、竹木、果蔬、药材、烤烟七大优势产业建设力度加大。全市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总产达到326.3万吨,增产7.2万吨;新宁、武冈脐橙,洞口柑桔、生猪,城步奶牛,隆回、绥宁超级稻,邵东、隆回药材,隆回、邵阳、新宁烤烟,城步、隆回、绥宁高寒山区的延季蔬菜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奶牛发展到2.2万头,生猪出栏823.1万头,优质蔬菜107万亩,柑桔74万亩,药材47.3万亩,金银花、百合、玉竹、辣椒、铜鹅等五种产品跻身全省十六大特色农产品行列。农产品规模加工企业发展到188家,新增23家。目前已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年产值过亿元的8家,新增李文食品、三可食品2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已建成农民专业协会1702个。推广新机具1.1万台,农机总动力达到238万千瓦。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市劳务输出140多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0亿元。
  (三)城市建设取得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大有改观。市区“七横九纵”路网建设进度加快,全年完成道路建设投资8.1亿元,增长143%。其中邵阳大道建成6.5公里,完成路基2.4公里。佘湖桥竣工通车,建设南路、邵州西路基本建成,西湖路、宝庆路中段完成高标准改造。邵阳经济开发区、佘湖山新区、火车站新区骨干路网基本成形,宝庆科技工业园路网工程全面铺开,市区建成区面积拓展3.2平方公里。全面实施城管相对集中执法,主次干道全天候保洁,小街小巷清扫增加800个公益岗位,绿化亮化净化三大行动成效明显。城南公园完成核心区改造,资江南路文化休闲步行街改造即将竣工。城区新增绿地面积63.2万平方米。“一亭两江两塔六桥”景观灯化建设基本完成。投资2800万元的第二气源一期工程已经竣工,顺利置换1.7万户使用天然气。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投资1.1亿元,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启动。融城注重产业向园区集中,集约发展,建筑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勘察设计业齐头并进,效益整体提升。小城镇建设进展加快,邵东两市镇稳居全省百强镇行列,15个建制镇进入全国、全省重点镇或示范镇。全市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9.1亿元,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2.1个百分点。
  (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展顺利,投资、金融等改革继续深化,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去年全市启动改制企业117户,完成53户,盘活资产4.4亿元,引进资金5亿元,目前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已达70%。对外开放成效明显,经济增长空间进一步拓展。通过成功举办东莞招商会,组织参加中博会、“珠洽会”、“乌洽会”等重大招商经贸活动,招商引资又有新的突破。全市实际到位外资6500万美元,增长18%;到位内资123.8亿元,增长71.3%。合同引资上亿元的项目41个,到位资金上亿元的项目11个。完成进出口总额1.21亿美元,增长22.9%,其中出口1.16亿美元,增长21.6%。纺织机械、打火机、冻猪肉、罐头、五金工具等28种产品,出口到日本、印尼、美国、尼日利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科技的经济功能和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高温高压气流染色机、新型铝合金、甾体化学品、超薄玻璃、双孢磨菇、罗汉果栽培、制造业信息化等一批科技项目顺利实施,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28个,国家重点新产品3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2.6亿元,增长30%。基础教育得到巩固,素质教育不断加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优质高中在校学生12万人,占比达到71.5%。农村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22.3万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77所,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3.2万平方米。民办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大幅增加,邵阳学院、职业学院和邵阳医专等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招生规模继续扩大。市属企业中小学退休教师移交工作顺利完成。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省祁剧院、市花鼓剧团免费为农民送戏下乡400场,受到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目连救母》、《儿大女大》荣获田汉大奖。文化市场管理得到加强,网吧整治、“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收到实效。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成功举办了全市龙舟赛、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和全国青少年毽球赛。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行列,排名前进2位。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以内,计划生育率为91.39%。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32家污染企业重点整治,关闭非法炼铟企业5家,关闭取缔“15小企业”10家,资江、邵水等主要河流治理初显成效。在国家紧控土地的情况下,批回土地1307公顷,保证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耕地连续6年实现占补平衡。退耕还林3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8%。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达8.5亿元,发放干部职工住房贷款1.3亿元。民族宗教、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移民开发、气象水文、防震减灾、人事编制、统计、档案、工商、保险、外事、对台、侨务、粮食、供销、盐业、物价、质监、药监、邮电、贸促、文史、人防、老龄、接待、市志、科协、社科、审计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的成绩,工会、妇联、共青团和红十字会、残联等作用进一步发挥。
  (六)民生问题解决较好。认真实施并完成省委、省政府8件实事和市委、市政府11件实事,集中解决了一批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就业再就业规模扩大,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83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5万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85万人。社会保障不断拓宽。“三大保障”新增参保人数9.3万人,企业基本养老金100%按时足额发放。全市投入低保资金1.06亿元,城镇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特困户救助和低保开始启动,发放救助金1352万元、低保对象4.1万人。发放五保供养金2300万元,57121人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完成乡镇敬老院扩改23所,新增集中供养五保户763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投资3896万元,完成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68个,重大传染病监测和防治取得成效,结核病防治和卫生监督工作获全国先进。扶贫救灾突出整村推进,依靠政策带动、产业推动、劳务拉动,全年投入扶贫资金5.96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2800多个,培训农村劳动力4万人次,帮助3.6万绝对贫困人口越温脱贫。农业综合开发以改善生产条件为重点,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89亿元,投资规模和增长幅度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带着感情,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基本完成武冈天鹅、隆回山界、邵阳黄荆岭等干旱死角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全市解决39.1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建农村沼气池13389口。 去年我市隆回、武冈等县(市)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损失严重。全市共募集下拨救灾资金2898万元,帮助灾区恢复重建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扶助1321户灾民建好了房,隆回虎形山全倒户灾民去年10月已全部搬入新居。
  (七)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科学发展观读本》、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加强“五五”普法工作,全民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继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深化政务公开,我市继续被评为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市,《邵阳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进一步得到落实,行政行为逐步规范。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社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村民和居民自治继续巩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接受其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240件、政协委员提案280件,办复率为100%。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推进“平安邵阳”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集中开展命案侦破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为重点的侵财型犯罪,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逐步增强,社会大局基本稳定。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集中治理商业贿赂,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得到加强。去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577起,处分党政干部490人。强化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国防动员、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国家安全和人民防空事业不断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通过本届政府四年的艰苦努力,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大都上了一个台阶,有的已经翻番。与2002年相比,生产总值从245.9亿元增加到409.5亿元,年均增长10.7%;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3.4亿元增加到63.2亿元,年均增长2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3.9亿元增加到186.4亿元,年均增长30.7%;财政收入从13.9亿元增加到25.3亿元,年均增长16.1%,其中市本级从2.1亿元增加到5.02亿元,增长1.37倍;进出口总额从1576万美元增加到1.2亿美元,年均增长66.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244.6亿元增加到482.1亿元,年均增长18.5%。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凝聚了全市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邵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邵阳改革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区域竞争压力增大。尽管这几年我市经济发展一直在提速增效,连续三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由于缺乏大产业、大企业的支撑,实际引进外资没有大的突破。宏观调控致使投资拉动作用减弱,少数几个主要经济指标相对滞后。去年我市GDP增速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没有大的骨干财源,政策性因素大幅减收,收入规模太小,可用财力严重不足。公共财政支出和配套资金越来越多,调整工资和规范津补贴等刚性支出增加,财政困难的状况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三是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少数部门服务中心的意识不强,不正之风和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群众和客商不满意的地方还比较多。四是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现在改革处于攻坚克难阶段,各种矛盾并存交织。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就业和安全生产的压力增大,越级上访较多,协调各种利益关系难度加大。另外,政府职能的转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廉政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2007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推进和谐邵阳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加速邵阳新崛起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财政增长、群众增收”为目标,以兴工强市为核心,以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龙头的“三化”进程,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大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这个要求,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1%,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6%、16%和1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进出口总量增长20%,其中出口增长20%;利用外资增长20%,利用内资增长40%;财政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突出一个主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2007年,我市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隆回、城步、邵阳、新宁、新邵、绥宁享受国家西部开发的有关政策,加上原定的西部六县市和市区部分项目纳入省湘西开发范围,有利于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有利于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市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这些年我市投入逐年加大,一批重点工程正在抓紧建设或即将竣工投产,交通条件大为改善,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只要我们善于在宏观调控中抢抓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奋发努力,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把邵阳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贯穿一条主线:工业带动,又好又快。新型工业化是由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的必由之路,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我们要继续大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工业的快速发展来提升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扭住一个根本:以人为本,富民强市。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增加群众收入、扩大就业保障、解决困难群体生活中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富民强市步伐,构建和谐邵阳。

三、突出经济工作重点

  (一)突出园区建设,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务必继续强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使工业真正成为带动邵阳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导力量。全年要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21.4%。
  加大技改投入,壮大骨干企业。要立足于办大企业,着力于建大项目,依靠大企业、大项目促进大发展。今年要完成技改投入20亿元,重点扶持30个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培育20个税收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加快推进湘窖酒业2万吨基酒、合力化纤4.5万吨短丝、神风动力20万台机体和3万台柴油机、曾氏铝业PS板生产线、雪峰水电1000台渣浆泵、宝兴科肥10万吨合成氨和15万吨硝酸铵、万事达集团4.3万锭精纱、武冈云峰100万吨干法水泥、李文食品3万吨桔片、高沙糖业7万吨糖浆、双雄矿业石膏综合开发、湘大骆驼18万吨饲料等20个续建项目,争取年内竣工投产,新增销售收入77.2亿元。抓紧开工长城集团200万吨干法水泥、隆回雪峰200万吨干法水泥、邵阳液压3万台柱塞泵、邵阳甾体激素产业化、隆回造纸8000吨高档卷烟纸等13个新建项目,尽快形成年产值40亿元的生产能力。帮助做好曾氏铝业、合力化纤上市辅导工作,争取早日上市。同时,继续抓好34个湘西开发产业项目,年内基本竣工达产。
  强化行业引导,培育产业集群。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上下游产品,逐步形成以年产值过10亿元、5亿元的企业为龙头,亿元以上企业为群体的工业经济体系。目前,要依托现有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行业、品牌、技术为核心,积极引导,重点扶持有比较优势的机冶、食品、造纸工业集群,巩固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纺织、化工、建材工业集群,着力培育生物医药、电子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中小配套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骨干企业与配套企业良性互动的工业发展格局。
  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中心环节,进一步加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抓好邵纺机M5469、M4571拉幅定型机改造升级,争取实施神风动力SF480、SF485柴油机开发项目,推进柑桔皮渣综合加工利用、左米曲坦制剂开发、富硒金银花提取物研发、优质窖泥开发等11个技术创新项目建设,逐步推动“邵阳制造”向“邵阳创造”转变。鼓励企业投大靠强,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升管理经营水平,推动神风动力与广西玉柴、中南制药与云南南药的合作。
  加强园区建设,增强产业集聚能力。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园区产业分工特色,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把工作重心转到招商引资、项目入园和协调服务上来。全市13个工业园今年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新引进企业5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21亿元,使园区工业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增长点。宝庆科技工业园要按照“新城区、新园区、新社区”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完善功能定位,抓紧设施配套建设,一期6平方公里要初见成效。
  (二)突出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始终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更加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基地建设,优化耕作制度,推广良种良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25万亩左右,总产达到308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10万亩以上,优质稻面积330万亩以上。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落实农机购置补贴800万元,推广联合收割机、耕整机等新机具1万台套。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全市要发展生猪1150万头、出栏1000万头;发展肉牛195万头、出栏64万头;发展肉羊175万只、出栏83万只;新增奶牛2000头,水产品产量达到9万吨。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抓好粮油、肉奶水产、果蔬茶、竹木、药材、烟草等优势产业开发,加快基地建设步伐,扶植带动能力强、外向度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5%,新增产值过5000万元的6家、过亿元的2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和论证体系,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尽快形成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快通达通畅、安全饮水、农网改造、乡村清洁等工程建设。完成通乡公路160公里,通畅工程2270公里。搞好水利工程7万处,抓好大圳、六都寨和黑冲、下源、黄泥江、大业冲、洛口山、马皇冲、肖家湾等大中型灌区的配套,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处理病险水库100座,新建高标准渠道1000公里。继续整合资金,重点抓好隆回山界、邵东斫、武冈晏田、新宁马头桥、邵阳城天堂、北塔新滩等严重干旱地区饮水解困工程,解决15万人、12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以改路、改栏、改厕、改厨、改水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改善村容镇貌。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争取项目资金2.36亿元,改造中低产田40万亩,建设优势产业基地10万亩,争取威溪灌区配套治理列入水利骨干工程项目,柑桔加工列入国家参股经营项目。市直各部门要加大三区农村的对口扶持力度,选派优秀干部进村办点,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高效休闲农业和园艺产业。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决落实、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以政策保障农民增收。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引导农民进入二、三产业,以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切实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兴办农村素质教育点10个,培训农民10万人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全年新增劳务输出10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85亿元。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以扩大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要求,认真搞好现场登记,确保普查质量。
  (三)突出扩容提质,全面增强城市功能。围绕“城市新崛起,造福宝庆人”的目标,强化规划统筹,搞好资源整合,加快建设步伐,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阶段性目标。
  以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促互动为导向,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强化规划的龙头和指导作用,年内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重点抓好“一带一环、两江两岸、七工程、十八路”项目建设。年内配套建设邵阳大道东段、中段和邵州西路,全线贯通邵阳大道,强力推进以宝庆科技工业园为重点的宝庆工业新城建设。加快建设佘湖山新区、火车站新区,逐步使邵阳大道沿线新型产业带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区、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区。邵阳经济开发区建设要突出功能配套,提升新区品位,美化人居环境。配套建设魏源路东段、双坡南路、双坡北路,全面建成一环路;完成雪峰南路和中山路建设,实施320国道、207国道绕城线工程,积极做好资江三桥、邵西大道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做好蔡锷路两旁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新邵与市区的连城步伐。突出两江两岸,构筑环城绿网,做好“宝庆八景”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努力筹建西湖、北门口、南江嘴及紫薇、大祥、江北6个市民广场,逐步改造和新建双清、时代、佘湖、西苑、北塔、东塔6个城市公园。开工建设资江南路西湖桥至资江二桥、邵水河茅坪、红旗渠和枫江防洪堤,疏浚整治资江河道。
  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契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市区年内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88座旱厕改造,加速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第二气源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卫生、交通、环境、行业四大综合整治行动,规范城市行为,树立文明新风。全面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营造浓郁的宝庆地域文化,以一种内生的力量促使市民提高素质,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以实施以城带乡战略为抓手,完善城镇体系。继续有重点、分层次加强县城和示范镇、重点镇建设,增强对农村人口转移吸纳能力,强化示范和辐射功能,促进产业、人口向城镇集中,更好地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武冈扩城提质步伐,逐步建成西部经济文化中心。充分发挥邵东商贸流通优势,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大力实施村庄整治试点,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突出招商引资,努力扩大投入。邵阳经济总体上是投资拉动型经济,没有投入的强劲增势,就不可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始终要把增加投入做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菜单”,形成内有活力、外有引力的投资增长机制。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把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工业项目、引进外资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着力提高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认真研究大企业、大财团的战略意图和投资意向,实行点对点招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港澳台大公司、中央大型企业和国内上市公司。对重大工业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抓紧项目库建设,开发储备一批招商项目。今年要认真筹备参加6月份在长沙举办的“泛珠9+2”区域合作洽谈会,重点办好第二届“邵洽周”,积极组团参加4月份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博会”。同时,强化小分队招商、网上招商,策划组织台商工业园专题招商。全市引进外资要达到7800万美元,增长20%;引进内资173亿元,增长40%。
  激发引导民营投资。民营经济是邵阳经济的主体和优势,民营突破是加快邵阳发展的现实选择。要把民营经济放到邵阳发展的战略层次来对待,降低民营资本进入公共领域门槛,放宽市场准入领域,切实做到平等准入,非禁即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激活全社会的创业细胞,为发展民营经济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倡导和鼓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让全民创业的激情喷薄而出,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存贷比例偏低、信贷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规模。顺应国家投资方向,积极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国债和财政预算内投资,抓紧落实银企合作签约项目,办好今年的银企合作洽谈会。继续抓好金融安全区创建,改善金融环境。坚持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积极稳妥地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
  扩大对外贸易。要适应外贸形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巩固发展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市场,主攻欧美高价位市场,开发俄罗斯、东南亚等潜力市场,研究拓展非洲、南美等新市场。重点做好纺织机械、打火机、棉纺品、生猪、食品、罐头、皮革、发制品等大宗产品出口。在巩固发展邵东省级出口基地的同时,加强洞口、城步特色出口基地建设。全年要完成进出口总额1.46亿美元,增长20%。其中出口1.4亿美元,增长20%。
  (五)突出扩大需求,提高经济支撑能力。有效扩大需求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抓好项目建设和增加消费,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今年全市安排重点工程建设项目96个,其中续建项目60个,新建项目36个,年度投资额64.7亿元。交通方面,重点抓好邵永高速、衡邵高速、塘渡口经高木凼至新宁塔子寨公路、新全公路、洞绥公路、武新公路、塘桃公路等项目建设,推进洛湛铁路娄邵段改造、常邵高速前期工作,邵怀高速、竹城公路、长乐公路要建成通车。能源方面,继续做好宝庆电厂报建、南山风电场论证评估工作,争取核准开工建设;加快筱溪电站、晒谷滩电站、中州电站、江子田电站建设进度,晒谷滩电站和筱溪电站首台机组建成发电;建好邵阳至衡阳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抓好城区电网和第三批农网改造工程;推进中小煤矿联合改造,七里山煤矿建成投产。农业水利方面,建设市区、枫江和武冈防洪工程,建成多普勒天气雷达。通讯方面,加快移动通信和电信宽带扩容工程建设,完成无线自话工程和100个村村通工程。
  进一步开拓消费市场。认真研究消费政策,提升消费层次,扩大消费热点,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扩大服务消费,合理引导住房、汽车、通信等消费,全面拓展信息、教育、文化、旅游、健身休闲等消费领域。培育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建立和完善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丰富消费种类,释放农村消费潜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达到152亿元,增长12%。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扩大超市、仓储式商场等新型物流业态。抓紧建设东风商业步行街、廉桥药都和江北、武冈、湘西南、中南等物流中心。突出发展旅游产业,推进旅游交通、旅游产品和管理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打造旅游精品,加快培育和完善以山、南山、云山、黄桑、洞口潭为主体的西部生态旅游,以魏源故里、蔡锷故居、白水洞、流光湖为主体的东部休闲旅游。加强桂邵旅游协作联动,加大推介促销力度,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全年实现旅游产值29亿元,增长12%。
  (六)突出体制创新,加快改革步伐。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强化改革措施,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积极稳妥推进国企改革。坚持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注重把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同推进重组整合、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同嫁接社会资本、引进战略伙伴结合起来。按照条件成熟一家改一家的思路,凡是不需要政府兜底改制成本的企业,坚决改、尽快改。今年,市本级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力争完成80%,各县市区要力争全面完成国企改制。重点抓好湘中制药、8531、邵东钢铁、饮食公司、副食品公司等企业的改制,调整职工劳动关系15000人左右。加大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处理力度,加快审计验收和扫尾工作。对已完成改制的企业,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帮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快做强做大。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逐步落实履行出资人职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合理调整乡镇内设机构,精简并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强化乡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参照邵东试点的做法,抓好乡镇站所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探索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周密组织,稳妥实施林权制度改革。今年在绥宁县先行启动改革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
  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建立土地资源配置新机制,完善土地和矿产权市场机制。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人才市场管理,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重点完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新型投融资方式,规范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和代建制。支持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完成10家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争取成功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做好邮政储蓄改革工作。

四、积极推进和谐邵阳建设

  坚持统筹发展,关注民生利益,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建设,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今年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争取创办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强科技宣传普及,积极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年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65项,争取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5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亿元。切实办好卫生事业,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着手建立城乡新型医疗合作、社会大病医疗救助、特困家庭医疗补助“三项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要达到80%。搞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今年市区要达到70%以上。抓好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以乡镇为单位的儿童“五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46所乡镇卫生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方便的医疗服务。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不断丰富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继续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组织省祁剧团和市花鼓戏剧团免费下乡演出440场。逐步建好西部六县(市)乡镇文化站,推进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作。加快市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市体育综合训练馆要建成投入使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整治网吧、演艺场所和图书、音像制品市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问题,力争每个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年内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3万人。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新增扩面8万人。认真落实“两个确保”,开展国有企业基本养老金做实个人帐户试点,规范完善城市低保,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完善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等制度。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改善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突出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和劳务培训,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年内解决3万绝对贫困人口脱贫。
  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不断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完善防控体系,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集中整治治安混乱重点地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安全生产和管理,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抓好煤炭等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开展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生产的检查执法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开发与节约并举,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重点治理资江、邵水水质污染,减轻交通、建筑、娱乐等噪音污染。全面推进城区建筑工地围档作业、混凝土集中搅拌、渣土密闭运输,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不断改善环境质量,让群众喝上干净水,吸上清洁空气,吃上安全放心食品。积极开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大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强化商业和民用节能,抓好服务行业节能,推进政府机关节能。综合整治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实行有序有偿开发,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强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环境监测,严格环境执法。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始终保持民主团结、政通人和的社会政治局面。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扩大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扩大基层民主,完善管理制度,发挥社会自治功能,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各项民主权利。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认真执行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做好对台、侨务工作。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认真制定政府规章。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人民武装、人民防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平战转换能力。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民团结。积极支持驻邵军队建设和改革,更好地发挥驻邵解放军和武警消防官兵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切实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经济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经济建设的成败。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常抓不懈。市委、市政府把今年确定为优化发展环境年,必须抓紧制定具体的方案和措施,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管理,着力营造类似发达地区的发展环境。要牢固树立服务中心、服务企业的观念,学会变通,放宽放活,保护投资者,尊重企业家,善待纳税人,努力做到多支持不干预、多指导不指责、多协调不扯皮、多设路标不设路卡,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要切实加强政务中心和投诉中心建设,全面推行一口告知制、一审一核制、限时办结制和收费清单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机关效能,降低行政成本,把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用人公示、司法公正落到实处。对影响经济环境的举报一律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对执法不公、破坏重点工程建设、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办事索拿卡要等方面的典型案件,一律从严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努力转变作风,建设务实政府。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提出,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广大公务人员一定要认真领会,身体力行。推进富民强市,突出的是发展,比拼的是作风,关键还是要落实。做好今年的工作,机遇与挑战同在,最大的考验就是抓落实,最大的职责也是抓落实,最大的能力还是抓落实。政府及政府组成单位领导成员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人一个项目,一人一个工程,一人一个企业,切实做到齐心协力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对已经做出的决策和已经定下来的事情,要科学部署,有序安排,注意把大目标细化为小目标,层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一抓到底,不达目标不松劲,不见成效不放手。要强化月调度、季讲评、年考核的工作制度,执行责任要更加明确,考核干部要更加严格,激励约束要更加有力,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强力推进。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实施决策、执行、监督适度分离又相互协调。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拟制工作,明确行政执法权限,落实执法责任制,实行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补偿等制度,确保权力正确、合理、有效运行。强化外部监督体制,积极推行市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构建完善、管用、有效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切实将政府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
  加强政风建设,建设廉洁政府。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切实做到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贪图享乐、铺张浪费。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长效机制。要紧紧扭住腐败易发多发的领域、部位和环节,围绕管好人权、财权、审批权、司法权等,不断推进制度的完善和创新,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使制度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保护伞,远离腐化堕落的防火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大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领域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深入治理商业贿赂,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以反腐倡廉的实际行动和效果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今年,全市要紧贴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集中力量继续办好惠及广大群众的11件实事。健全覆盖全市农村的公路网络,建成通乡公路120公里,建成通畅工程2270公里;健全覆盖全市农村的通信和流通网络,解决56个自然村通电话,建设500家标准化乡村农家店;实施覆盖全市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除率100%;健全覆盖全市农村的卫生服务体系,新建和改造乡镇卫生院48所,在10个县(市、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覆盖全市城乡的污染治理体系,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30%和40%,新建农村沼气池1万口,解决15万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善覆盖全市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城市“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拨付到位100%,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23所;健全覆盖全市城镇的就业和就业保障体系,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5万人,积极帮助1650户县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5万人;实施覆盖全市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和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施行出生缺陷干预到位率均达100%;完成城区旱厕改造,城区内88座旱厕全部改成水厕,城区水厕率达到100%;建设滨江风光带,改造2.4万平方米的双清公园,配套完成水府游园和1.2公里的双清路改造,修复古城墙,建成资江南路文化休闲步行街,建成西湖广场、北门口广场和南江嘴广场;全面建成一环路,魏源路东段1.2公里竣工通车,双坡路按规划设计建成畅通。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市委的带领下,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推动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