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浦东120急救指挥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州急救医学专家团联合在浦东举行中美首次急救演习,记者在现场发现,中方接到报警,救护车最短时间到现场,紧急将病人往医院送;而美方医生随着救护车奔向病人。
中方:救护车8分钟到达
今天上午,某高速公路发生重大车祸,两辆车相撞,造成人员死伤。9∶18,浦东新区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突然接到报警,仅一分钟,载着急救医生、担架员及全套抢救设备的救护车闪电出动,而第二辆车也紧急动员,从另一个方向赶来。
在车祸模拟现场,第一辆救护车最快8分钟赶到,医生首先将“伤员”分类,5名受伤人员,一人已停止呼吸,现场确诊死亡;2人多发性复合伤,全身及内脏多处严重伤害;另2名轻伤,简单处置可以自己走动。
医生分别处置后,司机已发动车子,当他们运送的“伤员”
到达曙光医院东院时,全部时间仅用了28分钟。
美方:现场好比“急诊室”
同样在车祸模拟现场,接到报警,美方医生带着全套抢救设备随着救护车赶到现场。医生在现场分类急救,好比就在医院“急诊室”。病人被救上车时,心跳、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数据全部接入服务器,并同步在“急诊仪器”终端显示。伤员按不同病种、轻重程度分类处理。重危病人被挂紫色号牌,优先获得医治;轻伤挂绿色,简单包扎就地休息;死亡则挂黑色。
5名受伤人员,除一人已停止呼吸,现场确诊死亡处理;另4人按伤势分门别类当场给予医治,甚至多发性复合伤员在现场被“开刀”,进行内脏伤处探测检查和手术处置。
记者统计了一下,他们运送“伤员”到达曙光医院东院,用了1小时30多分钟。
中国急救指挥系统国际领先
美国华盛顿州急救医学专家通过参观浦东急救指挥中心,以及在曙光医院的急救演练,美方认为,中国的急救指挥系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跟踪定位,实时图象传输,以及急救调度的网络信息化管理,不管在理念上还是在操作水平上,都是比较领先的。可是,在急救流程上,在急救具体操作上,中方的急救与国外还是有所差异的。
比如我们将大量精力都放在医院急诊科,把病人从现场往医院送,到医院后组织抢救,而120急救中心的任务就是尽快、安全地把病人送到医院,追求的是速度、时间。而在美国是把重点放在院前急救,主要精力花在就地抢救上,在第一时间给予必要抢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