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
来源:大众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从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出发,需要在体制机制、内容范围、手段条件、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网络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使群众工作的内容更加广泛、方法更加新颖、途径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明显。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不断提高网络环境下创新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逐步普及,网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积极应对世界范围内科技进步和思想文化多样性的挑战,围绕建设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好的崭新课题。


  二、加强和改善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创新网络环境下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网络环境下的群众工作,应建立体现时代特点、反映社情民意、快速反应联动、解决热点问题的群众工作信息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宣传部门牵头协调,统战部门和群团组织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做党的群众工作的总体格局;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重视基层群众组织的地位影响,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准确把握群众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目标任务,提高网络环境下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网络环境下,当前的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需要准确把握和谐社会建设中群众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目标任务,针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利用网络有针对性开展群众工作。


  四、不断拓宽群众工作的领域范围,进一步扩大网络环境下群众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当前的群众工作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应当正确认识社会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课题,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认真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更加关注科学发展、关注民意民生、关注社会公正,进一步拓宽党的群众工作的领域范围,不断扩大群众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运用正面舆论强势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强势极力宣扬其政治理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已在部分干部、群众和青年中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必须从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把创新网络环境下的群众工作与准确把握人们特别是青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一起来考虑,积极主动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六、把互联网作为创新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不断完善网络环境下群众工作的条件手段。在充分发挥党报党刊、文件、会议、舞台、宣传栏等传统载体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和创新群众工作的载体。要注重发挥和利用现有电子政务、电子党务网站、党建网站的作用,充分利用Internet等公共互联网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等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群众工作专门网站,开发相应的群众工作软件系统,利用bbs、E-mail、blog等拓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便捷渠道。


  七、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网络环境下群众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群众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影响群众行为的因素和渠道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要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科学的方法,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


  八、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和网络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群众工作,需要澄清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忽视、曲解、甚至否定网络的认识,使他们尽快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逐步提高他们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动员组织群众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