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在科学发展中构建和谐安徽。
坚持发展为上、改革为先,推进跨越式发展
构建和谐安徽,首先要发展。安徽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下,亦步亦趋只会拉大差距,惟有跨越式发展才能奋力崛起,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取各种有力举措,加快推进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从资源大省向新型工业强省、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十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连跨三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0.6%,人均生产总值迈上了1000美元的标志性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推进跨越式发展,观念创新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强化发展观念、市场观念、开放观念。积极响应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决策,发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确立了“奋力崛起,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做出了大力推进东向发展的战略决策,形成了“融入长三角、依靠高科技、开发(长江、淮河)两流域、唱好‘黄’(黄山)‘煤’(两淮煤炭基地)戏”的区域发展思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
推进跨越式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基础。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后发地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制度保证。我们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率先开展并圆满完成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提前全面取消农业税;基本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造,国有资本控制力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大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增强“两情”(对群众的感情、对工作的激情)、改进“两风”(领导作风、部门行风),行政效能有了明显提高。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保障,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推进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是支撑。“十五”期间,我们大力推进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战略,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7%,形成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群,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特别是以奇瑞、江汽为代表的汽车工业,成为我国民族汽车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象征。进入“十一五”,我们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加快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实施优势产业提升科技行动、高新技术跨越科技行动、现代农业科技行动和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崇尚创新、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竞争合作的创新文化,努力建设创新型安徽。
推进跨越式发展,全民创业是根本。创业是富民之本、崛起之基。我们大力营造振兴安徽、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在全省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广泛动员城乡群众争创殷实家业,鼓励企业经营者做大做强企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离职创办企业,努力使一切创业能量完全释放,创业源泉充分涌流,创业活力竞相迸发,进一步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坚持注重质量、提高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加快发展的先决条件,坚持以增长方式转变为着力点,更加注重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2006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141.9亿元,增长12.9%,财政收入达816.2亿元,增长2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4%,为10年来最高增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4%,增幅居全国前列,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坚持工业强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安徽发展不足、发展不快,主要是工业不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进集约发展,走适度超前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我们组织实施了“861”行动计划(即加快建设八大产业基地,构筑六大基础工程,到2010年实现全省生产总值1万亿元),努力锻造安徽工业化的“脊梁”。我们按照中央对中部地区提出的“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发展定位,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升加工制造业,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全面对接长三角为重点,大力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建成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交通枢纽。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重大的历史性机遇。我们按照“二十字”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心,着力发展新经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畜牧水产品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基地,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二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创造新生活。采取综合措施,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又注重发挥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对农民就业增收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拓宽增收渠道,使全省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三是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加快建立新机制。2005年初,我们以“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改进”(即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为主要内容,选择了18个县进行试点,积极探索建立全面免除农业税后农村工作的新机制。2007年,我们在全省范围全面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四是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大力培育新农民。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民120万人以上,让安徽大地涌现出一大批农村创业带头人。
加速推进城镇化,培育区域发展新优势。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要素聚集、增强辐射带动功能的重要途径。我们明确提出,要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省会经济圈;加快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为重点的皖江城市带建设,发展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沿江产业带;加快以淮南、淮北和蚌埠为重点的沿淮淮北城市群建设,带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逐步形成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以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建设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促进皖南大开放。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大力提高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振兴县域经济。
加强生态安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我们努力建立循环经济法规政策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和激励约束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以淮河和巢湖流域的污染防治为重点,以环保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培育环境文化为保障,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和自然生态保护,加快环境友好型安徽建设,努力维护“绿水青山带笑颜”的良好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问题,做好构建和谐安徽的各项工作。
高度关注民生,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在实践中注意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切身利益、当前利益相结合,在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活力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努力做到老有所养、贫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一是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建立健全就业促进体系,大力推行组织起来就业,全省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二是坚持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构建和谐安徽的重头戏,不断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加强“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三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以及薄弱学校、困难学生倾斜,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2007年,我们按照“着眼普惠、倾斜薄弱、搭建平台、逐步达标”的原则,实施12项民生工程,力求使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制度、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在城乡全面覆盖,切实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形成构建和谐安徽的强大合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好、引导好、发挥好,是构建和谐安徽的重要保证。我们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委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并不断规范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和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依法治省,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着力建设和谐文化,打牢和谐安徽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安徽的重要任务。我们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努力为构建和谐安徽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打牢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基础。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和安徽的地方文化,弘扬“发展为上、改革为先、创新为魂、正气为本”的崛起精神和艰苦创业、诚信合作的徽商精神,引导全省人民把热爱祖国与热爱安徽、热爱家乡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把全省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加快安徽发展、构建和谐安徽上来。发挥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舞红花鼓灯,培育一批体现安徽特色、具有社会和市场强势效应的文化项目和文化品牌,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大力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巩固和发展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安徽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强化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向农村覆盖,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以“三项工作”为抓手,即全面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实现“人要回去、事要解决”的目标;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积极消除深层次问题;认真做好非正常上访和信访老户专项工作,着力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维护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完善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机制、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建设“平安安徽”,努力使安徽成为全国最稳定的省份之一。
加快安徽发展,构建和谐安徽,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安徽的实践,从思想理论、组织、制度、纪律与作风等方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加快安徽发展、构建和谐安徽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安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