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不容忽视 一、传统农技推广体系“网破、线断、人走” 据了解,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是以人为本,以县为中心、乡为纽带、村为基础,上下联动,兼顾四方的网络体系。县里有正式的国家干部,乡里有招聘的工作人员,每个村也有1至3个农技人员。在这个庞大的推广体系中,广大农技人员以“跑田坎、蹲院坝”的形式联系千家万户,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信息的进村入户起了很大作用。 但形势的发展对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考验。重庆市农业局总农艺师、农业信息中心主任张洪松分析说,现阶段农技人员自身素质较低,无法适应日益深化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县乡机构改革使大量的农技推广人员解聘分流,传统的网络体系及推广优势受到重创;改革后的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体制不顺,农技人员“非农化”现象严重,一般用在农技推广上的时间不足三成,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出现“网破、线断、人走”的局面,加大推动科技信息进农户的难度。 二、“最后一公里”问题不解决将导致农业信息网络“空壳化” 近年来,重庆一直致力于农业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在各个乡镇建起了农业信息服务站、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农业信息网站等,虽然重庆的农村经济发展仍处在欠发达地区的水平,但全市1153个乡镇中有一半的乡镇购置了计算机,在1000多户拥有电脑的农户中,有50%连接了互联网,重庆农业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 但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目前,在政府不断投资建设信息网络的情况下,依然存在农民有信息难发布,已发布的信息又难以落地、进不了农户家的问题,存在事与愿违、结果背离于初衷的情况。江津、铜梁等地的乡镇干部表示,现在送科技下乡一般只能送到乡镇一级,一些山区的农民有热情调整种养殖结构,却几乎得不到相关的农业信息。农业部门为信息支农,拨付了专项经费,部分乡镇配备了电脑,开通互联网,专人负责上网检索信息,下载复印后送到村里去张贴,路程稍远的村庄要5天才能送到。 张洪松指出,政府花巨资建设了农业信息网,信息到了大部分乡镇,剩下的“最后一公里”,即信息直接进入到分散农户家里的问题却始终解决得不够理想。如何确保信息及时、准确,防止信息误导坑农;分散的农民无法承受信息费用,怎样以最低成本传播信息,这些都是地方政府近年来在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中一直难以化解的难题。 有关专家强调,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造成农业信息网络呈“空壳化”状况。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宋玲认为,农业信息化不在于农村装了多少电脑,而在于如何使用信息、网上的内容是什么。国家投巨资搞农业信息化,在很多地方还只是“有形式、无内容”。一些地方提出“要想富先修路”,但有形的物流必须在无形的信息流引导下,才能沿着价值链流动增值。农民要增收,不仅要靠公路这种硬件设施,还要靠信息这种软件。 搭建服务新载体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为破解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难题,重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改造和开发现有的传统资源,多管齐下开拓新型的农业信息服务形式。 一、“农业110”热线闯出信息进农家的新路 2003年,重庆市在部分区县开通了农业热线电话,内容包括农技、植保、畜牧兽医防疫、农机监理、农民负担监管等。担任热线电话值班并向农民回答问题的,分别是从事农业技术服务、植物保护、畜牧兽医防疫、农机监理、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农业热线电话为农民及时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渠道,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业110”。 针对过去单纯搞信息服务平台,一般只有专业大户收益而普通农民收益面窄的问题,江津市李市镇将“农业110”与现代化信息服务相结合,探索出一种三农信息进村入户的新模式。一年多来,李市镇“农业110”已受理几千条询问电话,记者在值班室看到,厚厚的来电登记簿已密密麻麻写完了七八本,每一页都详细记录了来电询问的内容和相关的处理意见及处理时间。 “‘农业110’服务体系,在农民与政府、科技人员及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畅通的‘信息立交桥’。”李市镇镇长李勇介绍说,通过农业110热线服务,增强了农技服务的针对性,解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条件下农技指导难的问题,更好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2004年,红石村农民周宗泽承包的50亩梨园,发生病害,大面积卷叶,农业110办公室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农技人员到现场诊断查出病因,梨病得到及时根治,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也实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体制下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联结。林家嘴居养兔大户李家琴,去年为兔子的销售问题焦头烂额时,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农业110的热线电话。农业110的工作人员一边上网查找相关市场行情并发布有关待售信息,一边与工商部门联系,仅用了三天,李家琴的兔子便销售一空,价格还比当时市场上的零售价高出0.4元/公斤。 李勇说,农业110还有效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政府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提高了基层政府的服务效率,及时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如黄桷村村民来电反映不知何故停电,农民急需用电抽水插秧,农业110得知情况后,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两小时内赶到现场及时解决了停电问题,老百姓拍手称道:“农业110,真是农民的保护神。” 二、“农网广播”,建立在农民家中的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全天候的农业顾问 据了解,2004年12月,就农民重点关注的问题,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在全市38个区县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人数2576人,反馈的信息62958条。这次调查表明,重庆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极大改变,他们需要的是有针对性、有效的信息服务。基于这次调查情况,重庆市农业局信息中心瞄准重庆农民信息获取排位中,电话信息占农民信息来源52.25%的现状,利用重庆电信现有的设备资源,以电话为农业信息服务的切入口,开办了面向广大农户、农业企业和农业系统员工服务的“农网广播”。 重庆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张洪松说,2005年,重庆市农业局已将“农网广播”作为今年为民办实事的8项工作之一,精心组织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力争将“农网广播”办成家喻户晓的农业电话广播台,成为农民的“万事通”,成为建立在农民家中的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全天候的农业顾问。农户每月只需交纳3元,即可享受不限量拨打,收听由农业专家提供的当前农事、政策快讯、市场行情、实用技术、劳务信息、咨询问答6个板块的信息服务,咨询问答可在48小时内得到回复。当出现重大灾害或疫情时,“农网广播”还可立即启动“农事预警系统”,在第一时间,以电话群发的方式通知入网用户。如果用户没有接听到电话,每间隔10分钟又自动呼叫用户三次,并在早中晚三次呼叫。 据介绍,为了建立起权威、准确、便捷、有效的“农网广播”信息源,农业局组建了专家组,以提供权威信息,利用成熟的农业技术队伍进行实地指导,并且对“农网广播”用户需求进行调查走访,搜集相关反馈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农网广播”每周更新信息不少于50条,每天更新信息不少于10条。 目前,铜梁县所有的乡镇都开通了“农网广播”,注册用户达2500多户。铜梁县农业局科技信息科科长何绪模说,如今各乡镇的信息服务站建起来以后,如何解决信息进村入户的服务问题成为大难题。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之后,全县200多人的农技队伍要服务571个村,平均一个村连一个农技人员都不能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农网广播”大有用武之地,扩大了农业信息服务面,与传统的农技服务相得益彰,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帮助。土桥镇农民尹大云有着深切体会,他从农技体系分流出来以后在镇上经营一家农资供应站,如今听“农网广播”成了他每晚的必修课。前一段时间正值春耕时节,也是化肥的销售旺季,从“农网广播”市场行情栏目中,他可以获知近来化肥价格会涨还是会跌,为他以后进货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而且,周围的农民到他这里来听了“农网广播”,既知道该买什么也更愿意买他的化肥了。 据了解,“农网广播”开通2个月来,为农户提供了各类权威农业信息1000多条,涉及农民生产农事、子女读书、医疗、税收、土地、补贴,建房、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禁用农药等方方面面的“三农”信息。特别是在粮食补贴、良种推广等方面提供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为政策的正确执行提供了透明的消息渠道,监督政策的实施情况。有2.5万余人次拨打“农网广播”了解相关知识和信息,收听时间达6.7万分钟,农民对“农网广播”的关注度正在逐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