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 谈国家创新战略与大学定位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关注新华网在线教育访谈。今天做客新华网在线访谈直播室的嘉宾是同济大学校长万钢先生。欢迎您万校长。
 
[万钢]谢谢,您好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同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今天我们请万校长介绍一下同济大学,并介绍一下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的活动。 
 
[万钢]感谢各位网友关注同济大学,同济大学诞生于我们国家清朝末年,是1907年的时候。就在那个时候我国开始了对现代医学的追求,当时在上海有一个很平常的德国医生,他开过一个德国医院,他就想搞一所医学堂,把西方的现代医学引入到中国造福人民。
 
[万钢]这个人也没有什么政府背景,就是一个普通医生,他在医生的角度有了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所以同济大学初建的时候就是同济医学堂,同济这两个字就是按照当时德国的音译为同济,但是同济又是从“同舟共济”里面引申出来的,所以和民众相结合就在她的名字里体现出来。同济大学发展到1917年的时候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有相当大的沉浮,那时候我们华人的董事蔡元培等等一些知名人士,为学校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到1927年的时候她就成为我们国家当时所有8个国立大学之一,叫做国立同济大学。1937年的时候,同济大学在上海吴淞浦的校区在8•13抗战的时候被日本人的炮火摧毁了,同济大学历经7次搬家,搬到了四川的一个地方,在那里度过了较为平静的6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相当一大批学生投笔从戎参加抗战,同济大学1946年抗战胜利以后又回到上海,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发展成了拥有理、工、文、法、医五个大学院的大学,所以当时在上海的规模相当大。 
 
[万钢]到1952年的时候,院系进行调整,同济大学医学院调整到武汉,就创建了后来的武汉同济大学医科学院,测绘学院也调整到武汉,当时是我们的测绘系,武汉的测绘学院后来也搬到了武汉大学,所以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等很多院士都是我们校友。同时同济大学也聚集了关于我们国家土木工程建设、材料等相当多学科的精英,为我们国家的建设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同济大学是当时邓小平同志批准的对外交流的窗口,当时我们的李国豪校长就提出了恢复同济大学和德国的交流,恢复同济大学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学,这两个方案都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所以我们现在和欧盟的联系相当广阔,包括我们的学科已经从过去的建筑、土木,发展到环境、能源、现代制造业、电子、机械、汽车、轨道交通等等,包括我们的文学、医学都已经重新建设起来了,所以现在是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大学。 
 
[主持人]那请万校长介绍一下同济最主要的特色是什么呢? 
 
[万钢]同济还是基于工科的教学,工科有两个最有特色的东西,一个是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是从城市规划到建设专业设计,再到土木工程,包括桥梁、地下工程、工民建结构,一直到环境学科。我们的环境学科也是在我们国家最早建立的,我们叫她作五星级学科,包括能源方面。她围绕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上海南浦大桥和宝钢的建设。现在这些学科承担着上海面向2010年世博会的总体规划,以及包括交通、能源等等方面的任务。 
 
[万钢]同济大学另外的特点就是以交通装备制造业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的学科群体,包括机械、电子、材料、汽车、轨道交通、磁悬浮的研究,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等等。她围绕着现代我们国家的重大科技项目,比如说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高速轨道交通;比如磁悬浮的研究,包括一些重要的国产化研究。还有一个特殊的方面就是汽车,我们的重点放在节能与新能源的汽车上面,这里面作为前端就是燃料电池汽车,作为现在企业开发的就是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燃气汽车的研发等等,它的主要目的放在动力系统的清洁化、多元化和智能化,主要问题就是解决我们国家交通、能源、环境方面的需求,以及交通阻塞问题。这个学科和交通学院、机械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结合相当紧密,我们把这个专业建在嘉定的汽车城,他和汽车的各个环节都紧密结合在一起,包括我们的汽车文化甚至F1赛车都有很紧密的联系。
 
[主持人]今天我们主题是国家创新与大学定位,您刚才提到了我们大学的特色,那么特色能否成为大学的定位和属性呢?
 
[万钢]我一向认为大学是有她的社会责任的,她的社会责任就是融入国家的创新体系当中,能够成为国家创新战略的承担者。任何一个大学都不能包揽天下,但是每一个大学都可以构成她的特色,这个特色是由学校的学科构成的,比如我们学科建设围绕国家城镇化、农村住宅的发展,包括环境问题的解决,包括交通的构建,甚至重大建筑,比如长江最后一座桥,我们称为上海崇明桥隧通道,这样的大型建筑,包括考虑以后海南岛如何链接,都是在考虑国家的战略。
 
[万钢]包括我刚才说的汽车、轨道交通都是基于国家的创新战略,包括我们基础学科的海洋学院,专门研究海洋古生物、古地质的形成,她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上的大工程,即深海远洋世界大勘探。了解深海的地质成因,包括大气变暖是怎么形成的,看起来是很基础的研究,实际上是对海洋资源的了解,也是为了国家今后在海洋资源上的发展提供一些战略。大学最重要的是怎么样找到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战略上面的定位,这是大学应该自觉做的行为,没人来布置你要承担什么责任,但是大学一定要趋向这个方向,努力按照国家战略布置我们的学科。第一,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展有好处。所以我最关心的还是我们的学生能不能在创新型国家中担当起责任,这也是大学的责任。  
[主持人]听了您的观点,我觉得我们大学的教育应该走在国家发展的前面。 
 
[万钢]对,我很荣幸谈到国家的创新,我2003年就参加了我们国家的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当时我是担任了交通、科技问题小组的副组长。我们应该这样看,我们国家的五个创新体系当中,就是面向未来的基础性探索的原始创新;面向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各个区域军民两用的创新体系;公共平台的互相交流等方面。大学在这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所以大学教育不应该滞后,应该超前,但是她的超前要按照国家科技发展趋势,就是要“自主创新、引领未来”,我们要从这个方向进行基础性的探索,这是大学里面最重要的。但是大学也必须把她的眼光放在为我国经济服务的角度。 
 
[万钢]比如说我们国家现在就需要节约能源,在交通上怎么样去帮助企业搞好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搞好燃气汽车多元化的开发,怎么样能够使节能、环保的技术进入我们现代建筑当中,使它成为一种潜规范。帮助这些企业是大学的责任。当然在某些时候,你制定了标准,在传授这个规范的时候是同步的,在总结一些经验的时候可以说是滞后的,但是大学应该覆盖这一块,也就是说对前沿的探索,对现代的服务,对之后的总结,包括这些总结对于新理论的产生,在这些方面应该全都覆盖到。
 
[主持人]今天网友也有不同的声音,提出了对这方面的质疑,比如对大学定位之后是不是意味着学校会偏重它的特色和定位,而忽略其他学科呢?  
[万钢]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同济大学组织的战略叫“学科群体”,学科群体的意义就是把发展得比较强的、比较传统的企业和这些新兴学科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说我们在环境方面上比较强,但是我们在能源这方面还需要努力,但是环境和能源是同一个问题,所以把这两个学科结合在一起就会比较好。比如我们在海洋地质上比较强,而海洋古生物是刚刚开始的,那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很好。我们知道地面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光和作用的结果,而海洋深处从来没有见过阳光,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
 
[万钢]我们讲人类社会,很多的问题都把文学学科结合在一起了,我们推动医学的发展,但是生命科学是一个前沿,把生命科学和医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陈医汉教授最近得了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他的出身一个临床医生,但是在他的医疗过程中对心脏的基因进行研究,他是从实践走向理论,将来还会以理论指导实践。所以我想发展有特色的学科并不是说没有特色的就不发展了,而是起一个连带的作用,由强的带起不太强的,现在不太强的将来又会带起一批新的学科。这样大学就会发展得很好,同时要结合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学科来综合带领所有的学科。 
 
[网友柠檬草]其实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品牌,除了吸引学科求学之外还有自身的市场价格,我觉得我们的宣传力度不是很深,想问一下学校自身品牌建设方面有什么感想? 
 
[万钢]我同意学校是一个品牌的观点,但是这个品牌更多的是在社会效应上,不应该作为一种经济效应来谈。我们要讲经济,但是学校的责任是她的社会责任,培养出最好的学生,最有实践能力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在进入企业、社会以后有更大的发展,本身就是我们品牌的建构。学校的名牌是谁啊?是学生!我们如何加深品牌的建设呢?本科生毕业以后我们要跟踪他,当他需要再接受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输送新的知识,比如MBA,比如工程硕士。当他再发展以后,跟踪他,将来可以在职读博士,或者回来读博士。我们陪伴着这些同学们在社会上取得很好的成果,这样学校就形成了品牌。 
 
[万钢]学校第二个打造的品牌是为区域经济的服务。你要适合于你所在的地方,能为上海的建设出力气,南浦大桥上面没有一个同济大学的名字,但是所有的上海人都知道南浦大桥当时的建设是我们李国豪校长带着六个院士跟江泽民书记提出的建议,他在当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现在的东海大桥总指挥就是我们的校友,我们感到很光荣。我们有很多建设的成就不一定带着同济两个字,但是她印在同济人心中。所以大学品牌的建设还是看你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包括人、科技的运用和校区的发展,我们叫三区联动,这些都是和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大学本身不要谋求GDP是多少,不要去谋求这些,你是承担着公共的事业,你的任务是为创造GDP的人提供知识,为创造社会发展的人提供后援,这是大学根本的任务。 
 
[网友喜子007]我很想知道国家的创新战略指什么,国家对大学的定义是什么,国家对人才的定义是什么?国家对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万钢]这个问题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
 
[主持人]而且这位网友还创造了一个图,中间是主科,主科中间是特长课,下面是三个副科。  
[万钢]他提的问题很大,但是我看这张图,他关心的是人才,所以你看所有人想到大学可以给他一百个定义,但是第一个想到的是人才的培养。所以他虽然提了主科、特长课,但是这些都是围绕人才培养,所以我想就从人才培养的观点谈谈我的看法。怎么样来定义人才的质量呢?我们无论是在今年的人大还是去年的人大,总理的报告当中对大学提出的任务也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要看清这个问题。我认为质量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经济的发展而不断重新定义的,如果从教育学的观点上说,我们可以在全日制教学当中可以分成两大类,一大类就叫做大学的教育、综合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刚才这位网友说的是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配以一大批的课程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知识导向性的学习。另外一种是职业导向性的学习,是按照一个职业延伸、承担的过程来构建这个专业。
 
[万钢]比如我们培养一个机械行业的职业人员,我们就要按照机械行业的材料、工艺、所运用的设备等等来构筑,所以我们叫做过程导向类的教育。那么为什么现在对大学的教育质量有这样一个疑问呢?今天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的前端,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效率的提高,产品开发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过去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有很好的基础知识,有各门学科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到实践中怎么用呢?到了用人单位有了一、两年的实习期。但是我想你大学毕业以后即使到了新华网,到了国家政府网站也没有这个时间实习,一上来就要去采访、写文章。为什么啊?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也就是说过去实习的这段时间要在大学里面完成,要使我们的学生认识社会的过程能够有创新的意识,我们就叫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万钢]同济大学从2003年开始实施全方位的质量保证系统,这个质量保证系统就保证了知识的传授,我们从每一门课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师的配置、实验设备的配置,教学目的的制定不断在更新,然后再浓缩这些课程,使学生在这个时间内能更快地接受基础知识,腾出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搞创新。我们从2003年开始投资3000万搞了16个学生创新基地,在这些基地中学生自己找课题,找资源,他们自己去社会上找资源,这是一个过程,一旦他熟悉了这个过程,他到社会上就很容易适应这个过程。因为你要在单位里搞一个新的栏目,首先要有一个新的idea,然后和同事商量一下,找主管商量一下,如果他支持就给你一定的财力让你组织。这是同样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熟练了,他就把所学知识库里的知识重构达到他的这个目标,他也知道我的知识是不够的,这就是团队,如果他能发挥团队的力量,组成团队那就是领导能力。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说,得不得奖我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识这个过程,也许对于你们现在的生活不得奖、比赛落后了反而对你们更有意义,因为你可以在这里面对你的这个过程 
 
[主持人]通过您的介绍,我们知道同济大学是培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把这个磨合提前到大学教育当中了,在走入社会的时候可以立刻融入到工作状态。
 
[万钢]我也不敢说马上,但是至少我们的时间要比别人短得多。 
 
[网友]想了解您对大学排名问题怎么看待呢?
 
[万钢]我们国家现在有17个排名,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重点,我们在研究这些排名,我觉得每一个排名都不可能是全面的,但是每一个排名都有科学道理,如果把17个排名都加在一起可能会反映我们各方面的重点。但是对于排名这个问题本身来说,我一直在考虑排名意味着什么。我的观点就是排名意味着我们社会的价值观。去年在上海有一个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我有幸主持了一个分论坛。在我这个反论坛上面讨论的就是大学排名的问题。当时下面有一位欧洲大学提了一个问题,他说美国现在有一个最新的排名,说是全世界20所大学,17所在美国,3所在欧洲,而且其中2个是在英国,他问德国的那位校长怎么看。当时德国那位校长提了一点,我印象很深,他说排名和你运行的社会经济机制有关系,更多地反映的是你的价值观,他说德国对高校的价值观是让每一个读得好大学的人读大学,让更多的人受到高等教育的恩惠,使他在今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作用。也就是说德国大学更多地是想着与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 

 
[万钢]如果回过头来说,如果GDP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标准,那德国人均GDP也不比美国差。当然,这个话有所欠缺,我们可以探讨。但是我觉得可能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我们办大学的世界观,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在美国组织的大学校长研讨会上,美国教育部专门介绍美国教育部准备对各个大学进行评估,我所在的YS大学的校长就提出了他的意见,他认为每个大学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个特色是和它衍生的历史、学科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的结合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评应该是评特色,和学生在社会上的反映,而不应该一事一议地评有多少图书馆,有多少本书或者怎么样怎么样。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我们参照,排名最热衷的美国也在探讨它对排名的价值观。同济大学有自己的价值观,我经常说我们同济的教授很实在,要在同济立得住脚,必须东西做出来,你的建筑要留下传世之作,你的桥梁、哪怕打一个隧道也要留下传世之作。搞汽车的你得把汽车搞出来才是英雄。这样的精神很实在地和经济紧密结合,这也是同济的精神和传统,这也是同济的价值观。 
 
[主持人]我看您看重的不是同济的排名,而是在社会和经济上的排名。 
 
[万钢]对,我的学生在就业率上的排名,我们一年8500多个学生,本科4500多个学生毕业,97%的就业率,研究生都是99.85%,我想也就那么一、两个学生还想继续深造,或者到国外还没拿到通知了。但是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他们的人品,他们的人格是我心中的排名。我们这个学校为我们所在的区域所做的贡献,包括我们大学生到社区“大手牵小手”,这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总的说起来我很重视排名,我一直在研究这17个排名,我一直在研究17个排名中的科学性,但是我对他所确定的价值观是有我们同济自己的看法。排名是一面镜子,在促进学校发展,他照出我们在某些地方的不足,但是我在这些地方到底是缺陷还是优点,我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看。所以排名我也很注重,但是我更注重的是我们的毕业生、我们的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 
 
[主持人]提到这一点我感触很深,因为我有时候在南方出差的时候,看到南方的一些城乡有一些别墅,很多人会提到这些的别墅是由同济建造的,在即将参加上海很多厂商提到他们的车是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开发的,我想在人们心目中的排名会比同济大学实际的排名要高一些。
 
[万钢]同济大学有实际的限制,我也不争第一,但是我要争在人们心目当中的第一。您刚才谈到的建筑实际上是城市规划,我们在很多城市规划中包括村镇的规划当中都做了很多的工作。这也和我们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90年代初期上海来了很多外来的设计师,带出了很多的设计理念,那时候我们建设系压力很大,他们一方面跟着国外的学,一方面就在内地的很多城市、乡村,包括地区规划。包括很多学校新建的校区都是他们一起帮着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对社会的服务,也学会了新的理念,讲到别墅我们有一个很好的项目,叫中美可持续发展基金会,邓楠同时是这个基金会中方理事长。我们就帮着东北辽宁省的一个山沟,这个山沟里农民都是散居的,养牛的很多,但是粪便随着河流下来污染了,我们就规划了一个居住区,把农民都吸引到这里,规划了很大的农庄,用牛的粪便制沼气,农村也供上了自来水,这样就把这块地区的情况改变了,这是很成功的项目。包括我们现在在讨论的农村的建设,节能、环保、低价格、高品质,追求这几方面尽可能的统一来做。
 
[万钢]在同济大学校区周围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科技园,这是两条很名不见经传的小街,在这个小街形成了年产30亿的科技园区,而这科技园区中80%是建筑规划和建筑咨询类的,基本上都是知识型的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聚集,学校在这方面的资源也可以更好地利用了。这是我们对杨浦这样一个老工业区在转型过程中,优化经济结构、改变增长方式所做的贡献。大学是有贡献的,作为一个大学的管理者,怎么样来规划好这个学校,我们把城市建设集中在四平校区,在市中心,把现代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学科链与地区产业链紧密结合在一起就找到了地区的支持,也找到了用武之地,大学对城市反馈,城市对大学支持。我想作为一个大学管理者更多地是要考虑我的学科如何和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 
 
[网友黄色马甲]我们国家汽车发展这么快,每年拥有汽车的比例增加也很快,您是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专家,我想了解一下咱们国家这方面的进展程度。
 
[万钢]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德国生活十几年以后还要回来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时大家在2000年、1999年的时候还在讨论汽车是不是应该进家庭,我们当时一批海外留学人员回来以后提出来不是进不进入家庭,而是进入家庭以后我们怎么办的问题。很高兴地能够在这里告诉各位网友,在我们电动汽车重大三项结束的2005年底、2006年初,如果大家查我们国家的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公告上可以看到,混合动力汽车我们国家大概已经有6个上公告了,上公告就代表可以在市场上卖了。我上星期到奇瑞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专项主题组调研,我看到奇瑞今年夏季要推出他们的混合动力汽车,长安也要推出混合动力汽车,奇瑞现在推的是轻度混合的,明年八月份要推出他的ISG(中度混合汽车),我们国家汽车企业中最令我感到高兴的是,五年以前我们在启动电动汽车三项的时候很多企业反映是这离市场很远,而今天我们到企业调查的时候,大家都把它作为汽车发展的规划,都能说出来哪年发展什么产品,这是很典型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  
 
[万钢]要注意一点,科技发展到变成经济是有一定时间的,样车开发出来以后到生产、准备阶段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说项目结束了马上就出来经济效益了,关键的是企业能够长期、持久地做这个项目。所以我和这位网友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不希望我们的汽车到没油的时候才想到,而是应该未雨绸缪,应该在今天,即使我有油也要省油,用得越少越好。但是我们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当中也碰到一些问题,纵观世界上各国经验,在新能源汽车和混合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一般有三个环节对他有支持,一个是研发环节,二是销售环节,三是使用环节,研发环节上美国和欧洲都有财政支持,销售环节上在日本买是给5000日元的优惠,在美国给3000美元的税收优惠,在使用的时候在欧洲除了有能源税以外,还有一个排放税,他们用税收在调控。 

  [万钢]我们国家在开发环节,尤其是自主创新的60条中做得很出色,也做出成就来了。接下来就是销售环节,我也不要求国家给予成本补贴,而应该免除购置税,也就是消费税这块,增值税还是两家,就是本来在汽车当中另加一块的消费税,应该按他耗油量节省下来。同时我们要尽快实行燃油税,取消养路费。为什么呢?养路费是按车来的,不管这个车开多远,只要有一个车,你一天开500公里和一天开0公里都一样要交养路费,这是不合理的现象,他鼓励了开车开得多的人之所以应该交燃油税,燃油税一旦上去以后燃油就变成汽车很重要的环节了,所以能够引导市场,这一定要国家出政策,不是说国家拿出多少钱,而是一定要有政策导向,要有税收,税收就是一个导向,这样的话我们开发的混合动力汽车就有前途。  
 
[主持人]您刚才的回答也简单地回答了网友彩色蝴蝶的问题。她问我们国家汽车工业亟待解决的政策是哪些,国家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哪些支持,我们可以在此呼吁国家在此环节中更注重环保节能政策的出台。 [ 2007-
 
[万钢]我已经呼吁了,我很希望做到这点,我是政协常委,我今年提案中也特别提到这点,我们共同努力。 
 
[主持人]那接下来和我们网友聊聊同济大学和汽车企业产学研相结合对学校和学生有哪些好处? 

 
[万钢]这个好处很多,首先我们同济大学的汽车学院因为我曾经在那里当过院长,我现在还是工程中心的主任,但是在科研上面我还是负责主要的工作。在研发重点上面我们主要聚焦于新能源的汽车,分长、中、近期,长远是燃料电池汽车,我们得到了一定的成绩,我们所采用的办法就是开发一个最关键的动力系统平台,然后把这个动力系统平台同时移植到几个我们国家的汽车企业上,上汽的容莹,奇瑞东方之子,包括上海大众自主开发的领驭,为什么呢?大众集团是奥运会汽车赞助商,是排他性的,用了他就可以进入奥运会。我们在混合动力上是引申法,帮助企业开发,比如上海华普、华晨,我们帮着他们开发混合动力汽车,但是我们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另外,在近期的汽车上面如何节油、轻量化、制造工艺完善,包括排放的鉴定,这些我们属于服务,提出检测的服务,提出改进生产工艺的服务,材料上面的服务,近期我们为汽车企业服务,中期帮企业开混合动力汽车,远期引领未来的发展,所以我们叫“引领未来,支撑发展”,好处在什么地方?
 
[万钢]我们学生可以看到最好的设备,有可以接触实际课题,虽然这些都是我们的教师、教授在做,但是我们学生可以搞自主创新,研究最新的汽车形势。比如他们最近搞了一个汽车,你说一升油能开多远?他们开了331公里,他用了阻力最小的轮子,用了阻力最小的车身,智能化、混合动力等想法都融合进去了。最近又在研究无动力汽车,这是对学生创新的一种尝试,这个过程很重要,突破极限一直是我们的尝试。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尽早进入这些企业,大众60%的经理是我们的毕业生,通用的技术开发、销售、采购也有很多我们的毕业生,有很多已经进入这些企业的上层领导。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聚集资源,比如我们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地面交通汽车风洞,就是汽车整车风洞,低噪声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上海给了2.5亿的支持,其他像上汽、通用、大众、一汽、奇瑞都是以预付款的形式帮助我们建设,然后我们为他提供服务,装备是世界上最一流的,聚集这些资源对于汽车专业学生的培养是很好的。我们就用汽车工业引领学生的培养,同时抓好基础建设。
 
[主持人]我们现在把话题转回到同济百年生日上,有很多网友想了解同济在百年校庆中会组织哪些活动呢? 
 
[万钢]百年校庆有很多活动,各个专业都有各个专业的活动,我这里谈谈学校准备的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隆重、热烈、简朴、稳重,是为了回忆100年的事业,为以后的100年做一个开端,我们主要是在校区里进行。关于科技方面和经济结合的活动有三个,一个是大的“城市发展论坛”,讲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请了很多国外的市长、国内市长、建设部领导,还有一个尊贵的客人就是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他也要在这个论坛上发言。第二个是创新型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主要是讲能源、大气变化等等原因,他是由环保总局、环境协会,还有很重要的联合国资源环境署共同主办的。环境署署长要亲自参加这个会,许国平先生要亲自参加这个会,有一大批国内外专家来谈对环境发展、大气变暖、能源、可持续发展等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两个会当中,有一个连接两个会的“创新和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大学校长论坛。我们这个校庆的构造是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社会发展,这也是我们一向的理念,就是大学的社会责任。 [ 2007-04-12 11:20:46 ]
 
[主持人]我现在都能感受得到活动的热烈气氛。 
 
 [万钢]至于庆典我们5月20日是庆典大会,另外我们感到很高兴的是德国总统将在这一阶段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同时他提出要参加同济大学的百年校庆。德国总统要给学生做演讲,他更多地提出的是要与学生和老师进行讨论,所以他们将组织一个开放的讨论会。而且他还带了一个交响乐团和我们学校的电影学院共同演一个节目。
 
[主持人]真希望可以在新华网看到同济大学的百年庆贺情况。
 
[万钢]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的校庆。
 
 [主持人] 您觉得一百年的时间对于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对同济今后的规划和将来的发展带来哪些想法呢? 
 
 [万钢]我们可能在百年校庆上要提出的就是“百年同济对社会新的承诺”,百年同济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是结合在一起的,我讲过1927年、1937年一直到后来,他和国家每一个环节,国家兴而大学兴,国家弱而大学弱。今天中国已经崛起,中国走向世界,国家今后的发展,我们谈很多科技战略的问题,谈了很多经济发展的问题,谈了很多国际交流的问题,谈的这些都和我们学生今后的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讲创造一个更好的校园氛围,创造更好地和企业、社会连接的机制,让我们的学生为创新型国家做好准备。这就是同济大学在100年,当我们的社会走入创新型国家,走入知识经济的时候提出的新的承诺,也就是一个创新型国家对社会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就是我们校庆的主题。
 
[主持人]同济要过100岁的生日了,这必将在中国教育界乃至全国形成新的同济效应,会让大家更多地关注同济,可能会有更多的高中生在高考的时候报考同济大学,也请您最后给目前正准备迎接高考的学生提一点建议,给我们的网友最后说一些期望吧。 
 
[万钢]感谢新华网友让我有机会介绍同济及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除了学习努力,考试情绪一定要好,发挥一定要好。我有一点承诺,这个承诺在2003年的时候就提出了,让每一个考得上同济大学的人一定能读上同济大学。我们从2003年开始就对边远地区的贫困学生采取特殊的方式,如果了解他们的情况就给他们寄车票让他们过来,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读书。在同济大学当中我们有一种节约的感觉,我们创建节约型校园,同学们都参与对能源的节约,对环境的保护,这种节约创造了一种平等的时尚,这种平等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校园,欢迎大家参加我们校庆,参观我们的校园,也更希望我们的同学、网友们为同济大学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意见,有很多地方校长是看不到的,看到校长的背影,看到同济的背影,为我们提出问题,我们一起解决问题。
 
[主持人]谢谢万校长对所有关注同济大学的人做的一些介绍,在此让我们再次预祝同济大学百年生日快乐,希望同济大学在新的世纪中焕发新的光彩,感谢各位网友关注新华网在线访谈,谢谢您。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