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我省决定重点发展10个领域的服务业
■记者 隋胜伟/报道
本报讯 如何使我省的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记者昨日从省发改委获悉,一份经过多次推敲的《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已经“出炉”,在《决定》中,涉及到10个重点领域。据有关人士介绍,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要以全面提升服务业整体功能为目标,通过加大投入和项目带动,着力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在10个增值性高、成长性强、就业面宽的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现代物流及交通运输业:建一批特色物流产业园区
依托主要支柱和优势产业以及开发区和道路枢纽,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物流产业园区、物流中心,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加大物流市场开放力度,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标准,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创建物流协会。加快推进“十一五”期间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国道等综合交通通道和长春、吉林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全省交通运输网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旅游业:整合资源 推动区域合作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编制全省冰雪、生态旅游示范区等专项规划和大型景区(点)详细规划。整合资源,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加大旅游交通、景区(点)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开展城乡和谐游,重点开发“生态观光旅游、冰雪体验旅游、温泉度假旅游”,加快推进长春、吉林、延边等大城市周边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创建旅游型村镇。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完成省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组建工作,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鼓励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5A级旅游景区,打造旅游精品,将旅游业培育成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会展经济:积极筹建吉林省会展中心
加强对全省会展业发展的规划指导,整合展馆资源。积极筹建吉林省会展中心,不断提高和完善长春市、吉林市及延吉市会展中心等设施功能。探索和建立会展业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我省会展业专业化、国际化经营能力。以东北亚博览会为龙头,提升汽博会、农博会、长白山产品交易会等具有吉林区域和产业特色的会展品牌。
金融业:组建吉林银行、农村合作银行
加快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重组,组建吉林省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通过吸引战略投资者促进地方金融业快速发展,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创业投资,支持省内证券、保险公司做大做强,鼓励培育农产品等期货市场和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区域)股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增强信托、农业保险和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扩大业务领域。建立和完善汽车金融、产权交易和股权登记托管转让平台。建设信用征信体系,着力改善我省金融生态环境。
信息服务业:加快“三网”融合步伐
加强信息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融合步伐。完成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制造业、农业信息、数据交换、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科研教育和数字广播电视、邮电通讯等信息服务平台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软件等服务外包业的规划和发展。
中介服务业:降低中介服务门槛
按照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的方向,加大开放力度,降低中介服务门槛,促进竞争合作,积极发展会计、审计、律师、租赁、资信评估、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中介机构,改变我省中介服务“小、散、弱”的局面。扶植一批诚信度高、专业化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中介服务的行业协会组织。推动中介机构向形象设计、投资咨询、战略策划等高层次专业服务方向拓展。
文化服务业: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
进一步加大文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塑造我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出版企业、影视创作企业和文艺团体的品牌形象。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更多市场竞争主体,形成文化产业规模优势。建设长春科技文化综合中心,推进长影二期工程、长影老厂区创意园开发和网游动漫平台等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建设,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科教服务业:发展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依托各类科技园区,大力发展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立科技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和服务社会功能,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实施职业教育体系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质量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百强校”建设,加强技能培训,培育我省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专业。实施基础教育提升工程,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现代商贸业:支持大型商贸集团发展
支持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先进管理技术的大型商贸集团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加快城市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和升级改造步伐,推进以超市、便利店为重点的连锁经营和各种形式的便民服务。加快农村双向流通网络建设,发展连锁农家店,培育壮大“双百市场工程”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现代农产品流通企业。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各类专业市场布局规划。
“三农”服务业:拓展新型农机租赁服务
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需求,为农民和农村提供技术、信息、保险和金融服务。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拓展新型农机租赁服务,加快“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基础设施。组织推进农村阳光工程、人才孵化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农民绿色证书、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创业培植工程。以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大农业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覆盖面,全面提高全省农民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