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道  中国区域发展和城市化的几个问题
来源:莱芜市人民政府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陆大道院士作报告

  陆大道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权威经济地理学家,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是我国少有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而成的院士。通过对工业布局影响因素、评价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工业地理理论学的研究、组织和参与了环渤海、东部重点经济带等多项区域发展研究、从理论上阐明了区域发展中的结构演变趋势。近十年来,主持编制了《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进行了系统的跟踪评价和预测建议,发表论文约90篇,专著21本,多次获国家级和中国科学院奖励。

  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感谢莱芜市委和人民政府的邀请,也衷心感谢经济日报社的领导做了大量的安排。我的题目是《关于我国区域发展及城市化的几个问题》,我希望不要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我的汇报内容:

    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新格局

    我国区域发展值得注意的倾向

    大都市经济区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严重倾向

    我国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反思

    一、我国区域发展新的因素、新的格局,我国区域发展影响因素的变化:传统因素的影响正在下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技术、人才及管理以及反映进入国际经济循环难易程度的区位等,成为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国际化的基本内涵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跨国公司投资的大规模增加,这部分资金的投放区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的格局。与此相适应的是,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这是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向伴随而发展的。

    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最具变革力量的其实之一,主要表现:金融资本在全球化的迅速流动;跨国投资的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空间重组;国际经济组织影响力的上升等

    *使区域直接暴露在全球竞争之下,既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对其提出了挑战

    *要分析全球化下区域发展的有效空间组织方式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和正在强烈地导致全球范围和国家层面上的经济空间重组。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产业布局转移和新的产业空间形成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信息,已经成为愈来愈重要的生产因子和区位因子。时间成本愈来愈重要。信息化促进了知识的扩散、应用和创新。信息化导致经济和社会的空间重组。对信息依赖性大的产业、部门、机构在空间上更加集中,是推动地区发展的最具有活力的因素。

    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印刷术的出现。中国11世纪,欧洲15世纪。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1872年发明了打字机,1876年发明了电话,1898年发明了无线电技术具有历史意义的特征是电信号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使人类得以实现即时通信。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20世纪后期。其核心是数字化记录和数据包传输以及信息源之间的网络化连接。造就了所谓的"信息时代"。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关键特征是:信息和知识的数字化、数据包传输取代信号传输、以及信息源的网络化连接。新的信息技术可以使海量数据即时传输到任何信息基础设施连接的地方(如ISDN和IBN)。在信息基础设施通达的地方,信息和知识几乎是遍在的同样可获得的。正是这样一个突出的特征使新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

    信息化与企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信息和"时间成本",已经成为愈来愈重要的生产因子和区位因子。"时间成本"不是指生产线生产产品的速度,而是支企业在发现商机后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所需的时间。可以理解为生产链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涉及到生产链上企业之间的空间关系(或时间关系)。信息化促进知识的扩散、应用和创新。由此,可导致经济和社会要素的空间重组。新的信息技术是会促进集聚、还是会促成分散、是要回答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三种主要变化

    其一,管理理念从以生产为核心到以消费者为核心。这种变化的一个信号就是定制生产的广泛采用。

    其二,管理框架从垂直分层(金字塔型)变为扁平化(流的管理)。流的管理使企业决策着能更直接地把握市场变化的脉搏。

    其三,管理范畴从内部管理变为供应链控制。这将导致整装厂与零部件厂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别是两者之间B2B电子商务将更加普遍。

    信息经济会不断强化经济和社会的空间极化现象。"数字鸿沟"、"数字分化"等新的区域分化现象的发展。引起区域发展宏观差异的扩大。信息化发展促使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三大地带及各地区之间,信息化比较的差异特别是对于信息的掌握、传统、利用的能力差异很大。由此给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以明显的影响。

    信息化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是与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而起作用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于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接受和推广应用)关系甚大。经济较不发达地区、信息的传播、接受和推广应用遇到的困难大,以致大量的生产和产品销售得不到推广应用遇到的困难大,以致大量的生产和产品销量得不到及时必要的信息,研究和开发由于缺乏信息资源的支持而难以进行。特别是,难以进入怪内的经济循环系统。这种差异及由此带来的恶性循环会引起较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步一步扩大。

    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能力成为极为重要的发展因素

    高新技术产业在一定区域的集聚,成为带动地区整个经济发展的春心空间。这种创新空间即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R&D机构和必要的信息设施、金融机构及其他一系列服务设施等构成的产业群。这样的创新空间可以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同时又将创新过程和新的技术等扩散到周围地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生态和环境因素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沿海的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人口密集,大中城市迅速膨胀,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地开发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工的地区的污染加剧。在生态基础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产业结构正在作适应性的调整。

    体制创新是近年来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上述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特别是传统的因素和新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格局。

    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大地带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

    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发生明显的差异,部分发达地区以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在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体迅速增长的同时,强势省份越来越强,原来处于中等水平的地区开始出现分化,相对落后的地区也开始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各地区2002年GDP相对于1997年的增长指数(1997=100)(图示)

    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差距明显

    产业结构变化最大、且对全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贡献程度最高的有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等。贵州、甘肃、内蒙古、云南、山西、陕西、新疆、吉林、江西、广西、青海、宁夏、西藏、海南、安徽等产业结构变化小,对全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也不明显。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及其区域竞争态势:

    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体迅速增长的同时,强势省份越来越强,原来处于中等水平的地区开始出现分化,相对落后的地区也开始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广东、江苏、上海和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规模一直排在全国的前四位,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

    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梯度

    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为标志的经济技术梯度。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年的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指标利用加权综合和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后,形成六组区域。   

    基础产业区域布局产生了重大变化

    (1)基础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聚

    作为基础产业的钢铁工业、石油及石油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矿产资源依赖程度很大,发生大尺度的转移。

    (2)能源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达到100GW,西部地区将占到70%左右(尚不包括红水河和三峡)

    (3)特色农业和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及形成新的农业产业区。

    农业生产优势区、产业带、规模化新格局已成雏形

    (1)各地区传统种植业结构普遍得到优化

    (2)主要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油菜、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区的水产品。黄河流域省区、新疆和东北、西南地区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3)区域性"压粮扩经"呈现出新的地区格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和黑龙江等省仍是粮食主产区,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减幅最大地区和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增幅最大地区;过去粮食产量所占份额较小的云南、贵州、西藏却成了粮食增产区,但增长量小。

    (4)2001年,以浙江等8个粮食主销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为标志,中国农业结构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农业资源开始按照比较优势重新进行地区配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区域重点更加明确。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体制转型等引起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重组。长期计划经济下大都市区内的经济"孤岛"现象正在改变。大都市区和产业集聚带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城市化和大都市迅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与产业集聚和发展水平相适应,大城市集聚区增加,范围扩展。人口城市化出现了新格局。

    二、我国区域发展值得注意的倾向

    部分地区产业定位不当、没有培育有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点。一些地区基础产业发展过大。多数地区应该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

    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一系列传统部门的产品在我国还有很大的需求。但是,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

    有些地区不将具有优势的基础产业部门作为发展的重点,而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下功夫。结果是高新技术产业难以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又没有取得进展。一些老就业基地和工业力量强的地区的装备工业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都市区的发展与规划需要引起重视

    城市化地区和空间管理失控,问题和危害十分严重:"国际大都市"、"开发区热"、"大广场热"、"大绿地热"、"新城热"……

    半城市化地区已经步入大规模调整与升级阶段,二次再开发重点需要围绕着环境、基础设施和空间管理等问题展开。原有制度障碍城乡结构调查的挚肘影响仍比较明显。

    部分快速增长地区的环境状况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沿海发达地区实现了长期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及大规模城市化、国际化,在取得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状况及水土资源利用状况令人担忧:

    大部分水体严重污染,许多水体正在丧失作为供水功能,大气污染导致酸雨严重,海域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耕地土壤质量恶化,食物安全存在隐患;大批量的优质耕地迅速消失,水质性缺水现象普遍来临;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有突出缺陷,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不力,缺乏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大家都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上竞赛等,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三、大都市经济区

    全球化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在新的信息技术支撑下,伴随全球化过程,世界经济的"地点空间"正在被"流的空间所代替,当前世界体系的空间结构是建立在"流"、连接、网络和节点的逻辑基础之上的。

    这些"流"在运动路径上依赖于现有的全球城市等级体系。另一方面,也在变革着后者。

    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塑造了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门户城市"即各种"流"的汇集地、连接区域和世界的节点、经济体系的控制中心…… 

    在经济全球驱使下,由"门户城市"及其腹地组成的、具有密切劳动分工的"城市区域"(city-region)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

    全球化下的核心城市。在经济上是命令和控制中心(通过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和跨国公司总部等载体来实现)、在空间结构上是全球城市网络重要的节点、在文化深是多元的和具有包容性的、在区域层面上是全球化扩散到地方的"门户"。以"城市区域"的空间形态构建应对全球竞争的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发展和空间规划的重要目标。

    全球化下的核心城市

    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集中在少数"都市经济区"。当今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核心区域。都市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国家或大区域的金融中心、交通通信枢纽、人才聚集地和进入国际市场最便捷的通道,即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技术流的交汇点。土地需求强度较高的制造业和长粗等行业则扩散和聚集在核心区的周围,形成庞大的城乡交错带。核心区与周围地区存在极为密切的垂直产业联系。

    核心区的作用突出地表现为生产服务业功能(如金融、中介、保险、产品设计与包装、市场营销、广告、财会服务、物流配送、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人才培育等)而且周围地区则体现为执照也基地的功能。(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大城市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人口越来越集中)

    大都市区、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大运量的高速通道联结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的城市群。在这个空间里,由于集聚形成的规模经济和区域经济,加之高速通道缩短了城市间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生产和服务的交易成本、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大降低,投资回报率和要素收益率明显提高。

    由于经济活动高度密集和在空间上的压缩,大都市区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也是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通过强化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特别是向沿海大都市区集中的趋势,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我国大都市区和城市集聚区(带)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城市化

     2、产业地域分工推动空间重构

     3、开发区和产业簇群是大都市区扩张的新生长点

     4、旧城改造、环境整治与市区工业外迁加快了大都市区的郊区化过程

     5、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大都市区的发展也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自身也存在城市过度投资和扩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我国大都市发展充满活力!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统配统分"的制度,使国有大中型企业闻望形成经济"孤岛",城市建的产业联系不密切。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由核心城市及其腹地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区域"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以国际性门户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即"大都市经济区")是目前全球最优竞争力的地区。进一步加强大城市的集聚功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里的都市经济区。

    四、我国目前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严重倾向

    城市化伴随工业化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1800-2000年,全球城镇化率从3%增加到47.2%

     1950-2000年,城镇人口从7.5亿增加到28.6亿。

    推进我国城市化的伟大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解决农村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本出路。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扩大内需,促进规模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快速城市化

    市镇建制:1949年底全国有设市城市136个,建制镇2000多个,到2002年底全国有设市城市660座,其中特大城市48座,大城市65座,中等城市222座,小城市325座。全国有建制镇20600个。

    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000万,已经发展到2002年的5个亿。无论从净增城镇人口和城市体系的具有规模,我们一个国家都可以和世界上亚洲以外的任何一个大洲相比。

    中国城镇化的水平仍然不高,面临着的亿万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十分严峻的形势。我国在城镇化的质量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甚多。

    发展"国际大都市"、进行"大"规划。纷纷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提出要建设国际性大都市有183个城市。

    蔓延式的城市建设和混乱的空间布局。开发区太多,一些城市的开发区,占地而没有开发,甚至废了粮田而长满了大片荒草。一些城市搞起了大绿地和大广场。特别是许多大城市纷纷规划和建设"新城"。这些"新城开发区建设高潮中开辟了一批,以政府机构等大迁移又开始了一批。这两年许多大中城市纷纷以"科教兴国"的名义,在郊区建设"大学城"。

    有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城镇建设"城不象城、乡不象乡"。

    部分城市化地区资源、生态和环境状况严重恶化。

    城市之间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

    上述倾向和问题不仅大量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造成空间结构长期的不合理。也使城市道路和城市交通流量和各种管线大幅度增加,能源等资源的消耗也相应增加,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可持续发展将是严重的危害。

    "土地城市化"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

    热衷于扩大城市面积,而消极对待农村人口进城;

    热衷于标志性市政工程;

    以行政区为界盲目推进城市化,变动行政区推进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的缓慢:表面上是户籍制度的阻碍,背后是社保、医疗、教育以及城乡分割体制。

    空间失控和蔓延式的城市化道路导致:

    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制造了大量的失地农民;

    大规模破坏了耕地;

    造成土地的低效率利用,闲置宝贵的土地资源;

    导致大量的乱开发和低开发的城市空间;

    城市发展和管理中造成空间结构长期的不合理,使城市道路和城市交通流量和各种管线大幅度增加,能源等资源的消耗相应增加。

    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

    全国城市年产生活垃圾1.5亿吨,每年以8-10%速度增长,垃圾存量60亿吨,占地5亿平方米,垃圾处理率50%;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

    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全国70%城镇缺水;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0%重点城镇集中饮用水源不符合取水标准,污水处理率36%;水污染造成经济损失为GDP的1.5-3.0%。

    我国城镇建筑能耗占全终端商品能耗30%以上,现有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9%为高耗能建筑,每年新建的18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5%仍属高耗能建筑。按照目前建筑能耗水平发展,到2020年,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为2000年的3倍,空调高峰负荷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出力。

    五、我国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反思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依据

     60年代

    毛主席:"上海那些地方减少人口是必要的,有战争、沿海城市挤那么多人口不好嘛","将来的城市可以不要那么大,要把大城市居民分散到农村去,建设许多小城市,在源自战争的条件下,这样比较有利。"

     1965年6月,毛主席在党的杭州会议上说"搞小城镇嘛,还是搞小城市的方针。"

     80年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指出,"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

     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又确立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

     198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的重要论断。

    在上述背景下,"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唯一道路"成为主潮流。

     1984年我国降低了设置市、镇的标准,大力推行"乡改镇"、"县改市",建制镇和小城市的数量从此一路激增。

     90年代

    我国在八五计划报告(1991)里虽然第一次提到了"城市化"但那是在"坚持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方针"的前提下提及的。

     1995年,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并在全国选择了57个镇作为综合改革试点。

     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新世纪: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五计划"、"十六大报告",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中央正式文件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原则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提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2002,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县城的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的体制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有限度的鼓励农民进城的政策

     1984年有限度的鼓励农民进城政策的开始。说它是"有限度的"是因为允许农民进城火炉的口子仅仅开放到建制镇一级的城镇。这一政策推行以后,在最初几年全国有几百万农民自理口粮进镇落户,后来总数就逐渐停滞甚至下降。

    小城镇的发展这几年有点儿盲目性,过去的政策是发展小城镇,由于我们政策的变化,政策依据,新世纪肯定有一个转变。

    现在应该是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我们各国是不一样的。美国都有、德国的中等城市都有,法国的二级、三级城市100万左右的城市很少、日本的大城市集中,中小城市不多。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城镇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是普遍基础设施水平低,对经济的集聚能力较弱。

    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实力增长,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第三产业发展仍严重滞后。

    我讲一下对莱芜的印象。

    之前我来过莱芜,每年是20万吨钢,1962年刚刚建成,还没有投产。现在莱钢发展到全国十大基地之一,还有50个重型钢铁厂。

    这次论坛提出,很多的方案还是很有基础的。在全国的钢铁企业发展面临着调整,一会儿还有梁总的权威,我个人认为我们规模发展的空间已经没有了。2003年钢铁产量2.2亿吨,但是在建的有七八千万吨,今年的产量可能超过3亿吨,在建的还有。河北要建1500万吨的大钢铁厂,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更大规模地发展,我们的产品也要销售到国外去,我们现在的薄板现在正在引进来,我相信品种的进口也会愈来愈少。钢铁工业的发展会有明显的发展方向。

    中央的宏观调控跟地方的利益是不一样的,哪怕一个经济大省,它的钢材产量不到600万吨,消耗钢材是3000万吨,所以要建立千万吨的钢铁厂,它有理由,钢铁不够。每年要有很多的钢铁调进来。刚才我讲了,现在几个大的基地鞍钢、武钢、宝钢等,有些重要的缺少的是品种的生产线。如果中央同意,中国其他的钢铁企业就会重新洗牌。

    钢铁基地,20万人口,几百万的生产能力,把它洗掉,我看会给政府带来困难,它不像一个电视机厂,电视机厂重新洗牌是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家电市场的发展。我们钢铁企业的宏观经济,钢铁企业的老总都从这方面考虑,我们当然需要大胆的决策,最高层的决策是需要政治家的决策。

    像莱芜这个城市,要加强综合服务功能,要加强城市的综合功能,加强对工农业产品生产、流通各个方面的服务和行业,使莱芜成为鲁中的一个复合型的、区域性的经济中心,不仅为大企业服务,要为一个地区服务。就和青岛的功能有一个分工,利用这个硬件的建设化设施,可以设计一个加强综合性的城市建设功能的路线图逐步来实施。

    莱芜的大量水源可能要转到工业生产,莱芜的农业生产加工搞得相当大,莱芜完成可以逐步实施。正如莱钢的发展方案,也不是很明显、但是规模上能够从宏观调控上来考虑。我相信政治家的考虑是多方面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