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科技“点亮”常德制造业的明天
来源:中国常德 更新时间:2012-04-15
可以这样说吧,我市与现代工业化的距离,就是我市制造业与信息化的距离。

  放眼世界,产品生命周期大幅缩短,业内竞争日益激烈,这是制造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不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和商务运作,制造企业就会走到无法立足于市场的地步。

  另一个方面,制造业信息化实质上是一种全面的管理变革。它应用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从2002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和我市科技部门为制造业信息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信息化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那么,距离制造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我市还有多远的路呢?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回首来时路——“数字湘钢”的震撼

  2002年,为了给我国的制造业输入强大后劲,国家把制造业信息确立为“十五”期间的重大工程。我省成为这一工程的试点省,并成立了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湘潭钢铁公司因为信息化建设提升了管理水平,成为参观现场中的一个。

  “走进湘钢,看到巨大的‘打造数字湘钢’几个字,一行人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在这里我们目睹了科技的力量,完全是科技引导着这个大型企业有序地前进。”事隔几年,市科技局副局长唐西新仍然能感受到“打造数字湘钢”几个字蕴含的力量。

  然而,当时我市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全市找不出一个可以比肩湘钢的企业。在对1 家精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调查之后,市科技局越发感觉到我市的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设有专门信息化机构的企业57.8%,有主管信息化工作副总的只有38.9%,设立预算保证系统运行与维护经费的37.8%……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我市信息化程度偏低的真实状况。

市科技局局长胡作武和副局长陈建中考察纺机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市科技局借鉴湘钢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开创性的提出了我市信息化建设的 大对策:成立高规格的制造业信息化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制造业信息化的宏观规划。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在招商引资中对信息化水平高难度项目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组织企业到外地参观,让企业老板现场感受信息化的力量。搞好专业服务,及时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加大宣传,形成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良好氛围。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方面给予关注。

  接着,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市科技局在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主持召开了现场会,带领企业负责人到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考察,请省专家组的专家到我市的企业进行指导,通过向部、省争取项目用项目带动信息化发展,加强了科技中介部门对企业的服务以及企业与高校的联动。

  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使得我市的信息化建设很快走上了正轨,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卷烟厂、湖南汽车车桥厂、常德浦沅建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华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成为了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提高了产品创新和研发管理能力,一步步做大做强。

  信息化,正一步步改变着常德企业

  我市很多快速成长型企业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企业小的时候,订单少,一门心思发展业务,管理上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企业大了,订单多了,业务忙了,公司员工一增再增,可还是忙不过来。同时,各式各样的管理问题也全“冒”了出来。

  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各个部门仍然沿用手工管理,各种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各业务部门,因此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信息化,成为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瓶颈。

市科技局局长胡作武和副局长唐西新考察烟机

  常德烟机的高级程序员周海涛曾用三句话概括了信息化的效果:增强了核心竞争力,规范了生产经营活动,提升了工作效率。从烟机近几年的飞速扩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信息化的惊人力量。

  烟机与“数字”是有渊源的,从 7 年购置第一台数控机床开始,到2001年完成信息化建设,这25年间,信息化几乎是陪伴着烟机的成长。如今,信息化系统已经渗透到了计划、生产、财务、人力、设备和销售的各个环节,某个环节发生的最新情况,可以瞬间传递到其它部门。更为方便的是,公司负责人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同样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公司的生产、库存、经营现状,达到了“沟通无障碍”的良好效果。

  “ZJ17高速卷接机组,过去每一批次产品需要 至8人连续工作1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而运用信息技术之后,仅需要1个计划人员1至2个工作日便成准确无误的完成。”信息化,已经悄悄地改变了常德烟机。

  “信息化能使企业的设计和制造一体化,达到‘甩图纸’的目的,使管理和经营一体化,达到‘甩账本’的目的。”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建中这样形象地诠释信息化的内涵。

  为了推进我市的信息化进程,市科技局还把打造科技信息基础条件平台和开展科技交流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企业的信息搞好技术服务,提供“后勤”保障。去年9月,平台正式运行,科技计划申报、项目审批、成果评估等全部通过网上处理。开展的两次大型科技交易活动中,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得到了展示,金健种业的“金优117”等 个项目捧回了“全国优秀星火科技成果奖”和“省科技创新金奖”。

  政策的引导,企业的示范,服务的完善,信息化迸发的强大动力,使得不少企业纷纷“试水”。信诚液压,就是中小型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信诚液压产品品种多,仓储管理非常困难,几十个员工管理仓库还颇显“拮据”。信息化破解了这一难题,现在仓储管理只需要4个人,而且打开公司的任何一部电脑,都可以看到各个型号的产品,库存多少。减员增效使信诚液压轻装上阵,产值从2001年的500万元飞跃到去年的2100万元。

  信息化,正一步步深入到我市企业的“腹地”,除了烟机、浦元、华南光电等企业已经完成信息化改造外,还有不少企业正在迈向信息化的途中加速奔跑。

  从“常德制造”到“常德创造”的支点

  “制造”和“创造”,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创造需要我们把科技的研发和我们平常的生产、管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延伸到跟国家、社会发展的方向结合在一起。我市如果不能跨过从“常德制造”到“常德创造”的这道门槛,那么新型工业化将仍然只是纸上谈兵。信息化,正是这一撑杆跳的着力点。

  “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信息技术的第二次开发,促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示范带动’的原则加速信息技术的集成和普及示范。”在今年的科技工作重点中,市科技局局长胡作武认为要把制造业信息化作为重中之重。

  为了真正达到“加速”发展的目的,市科技局在分析了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之后,决定将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科技成果推广信息平台建设作为重点,并支持纺机等企业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和“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企业”试点。从这里可以看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正快速推动工业常德前进的步伐!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施企业信息化不是为单纯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确立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整体性规划,然后根据目标分步实施。这样,信息化才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最大作用。

   相关链接

  制造业信息化就是将信息、自动化和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资金积累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从而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