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4月19日,2007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中国电子信息技术50年暨中国电子学会成立45周年庆典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50年来中国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倡导以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科学发展观,弘扬以科学技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先进理念,促进国内外高新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交流与融合,提升企业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
以下为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原综合规划司司长王建章演讲全文:
王建章: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受刘秘书长委托,让我今天下午借着中国电子学会成立45周年的时候,让我给大伙儿解读“十一五”规划。既然是解读,那么就不是“十一五”规划的全部,既然是解读,就不是照本宣科,既然是解读,势必要有自己的观点,正因为要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不一定和业界的某些学会、专家甚至团体的看法一致。但是,一致不一致,反正我讲的红头文件所规定的东西,孰对与孰错各位专家自己判断,但是我只是提醒这是去年12月由信息产业部和发改委共同颁布的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
因为比较仓促,汝林同志我们是多年的合作了,他从来不给我一些准备的时间,我们俩在私底下也经常打我个措手不及,没有办法,很多东西不像原来在厅局长政策分析会上讲的那样,我这儿有个PPT,翻起来也比较长,所以我就恭敬不如从命,谁让我们多年在一个坑里摸爬滚打呢?所以,我把“十一五”主要的内容给在座的专家代表解读一下。
在具体解读之前,我想把我们国家在规划方面一些重大的变化,首先给大家讲一讲,否则的话,大家会认为,你们这做的是什么规划啊?因为在座的电子学会都是老前辈了,说你们这个破规划可能还不如我原来20多年前的呢,但是我想在讲之前为什么把规划的情况、编制的思路、编织的内容、编织的指导思想方面先给大家说一说呢?应该说,我们电子工业后来叫信息产业这块儿的“十一五”规划,它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当中所制定的规划的内容,应该说前九个五年规划,它的制定的大环境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以及叫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所制定的,那么从十五开始,随着我们整个国家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到现在讲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下这种经济体制情况下,我的规划的编制的指导思想、内容、重点和计划经济时代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那么从国家计委到现在的国家发改委都力图在摸索一条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宏观规划,行业的宏观规划到底应该怎么做,应该说这个“十一五”规划是第二次尝试,其实最根本的一个区别就是从十五开始,其实汝林同志也参加了,规划当中的实务性的指标越来越少。尤其是行业规划,只是把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发展的重点以及采取的措施和政策作为规划的主要内容,因此很多地方老一代的厅局就觉得这个规划不如以前那么具体,尤其是项目不如以前那么明确。但是这个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为从政府机关职能的转变以及入世以后和完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规划到底起什么作用?这就看你如何进行编制了。所以从发改委以及国务院最终批复的“十一五”规划整个编制的方法、内容和指导思想来讲,应该说有两个大的变化,一个就是把“十一五”,以前都是把五年叫做计划,“十五”规划的时候我们叫规划,实际上颁发的还是“十一五”计划。而现在从“十一五”开始,又把它变为“十一五”的发展规划,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因为我们国家的管理决策体制是中国特色的,所以往往制定规划的时候,是一种说法,具体实施的时候,又是一个样子。所以,业界普遍流传的“规划规划就是‘鬼话’”,我跟他们说,我们一直搞规划的,我们不是鬼话,我们在画鬼。这次“十一五”规划呢,温总理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就是一个指导思想,“政府制定规划,规划管政府”,也就是说规划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温总理给明确的非常清楚了,就是凡是没有列入规划的,就不能实施。尤其对地方,这种指导思想所带来的决策应该说是很根本的。因为地方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规划制定完了以后,实施过程当中很随意,往往根据某些领导人个人的一些意志来发展经济。尤其要体现政绩,要体现发展,因此各地对GDP这个指标那是看得重之又重,是要考虑一定的速度,是要考虑一定GDP的增长,但是它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唯一的指标,也带来很多弊病。所以这次在宏观上来讲,发改委,你们可以看一看,我们《“十一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当中,实际上对GDP的指标,虽然有一定的描述,但是每次在布置规划的时候,跟各地都要打招呼,不要一味的只注重GDP的增长,而是要按照创新、和谐、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这样一种思路来进行制定。
这个总体变化以后,我们信息产业部这块儿到底怎么办?所以我们从2003年开始,就对“十一五”信息产业的整个发展规划进行了前期的研究和一些软课题的研究。因为信息产业的规划,按照规划体系来讲,它是行业的行业规划,它是在《“十一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纲要》的大的框架下所制定的行业规划,现在起名叫专项规划。除此以外,“十一五”当中还对区域规划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因为区域规划我们搞了很多年,没有形成一个很清晰的思路,“十一五”期间,发改委试图尝试在区域规划当中如何来制定。因此,区域规划从信息产业这块儿,只是在两个地区进行一下区域规划制定的尝试。一个就是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的区域规划,另外一个就是京津冀都市圈信息产业的区域规划。原来还有一个成渝地区,但是后来我估计随着我们国家大的规划、大的区域的发展,像西部地区的大开发,这是一个大的规划,再有一个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一个振兴东北的这样一个大的地区规划,后来又提出来中部崛起的一个地区规划。所以现在东中西什么都有了,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把长三角和京津冀都市圈作为区域规划的一个试点,我们也在参与发改委的制定。因此嗯,我这个规划包括了几个内容,一个是电信运营业,一个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还有一个就是邮政业,另外一个就是无线电管理,这是根据信息产业部规定的职能我们来制定的行业规划。
应该说,“十一五”这个规划里,我们是分了五个部分:一是“十五”的回顾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二是“十一五”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三是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四是重大工程;五是政策措施。这五大部分。由于时间所限,我想“十一五”规划的内容当中的第一部分回顾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我就不讲了。因为这个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和形势这块儿我觉得很多都是官话,所以这块儿你们哪儿都可以看得到。我主要介绍一下“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政策措施我也不讲了,因为说老实话,信息产业部作为一个行业的职能部门,有很多政策措施的最终敲定不在我们这里,而在综合部门。但是我们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你们在颁布的规划里,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
下面我先讲一讲“十一五”我们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首先是指导思想。“十一五”的指导思想,全行业的总体发展思路或者叫指导思想,我们用了这样一些字来描述它,就是着力自主创新、提升竞争能力、完善发展环境、推进战略转型。这个战略转型是什么概念呢?实际上是根据国家整个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五个统筹和协调这种情况下,根据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以及我们入世以后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大的国际环境。我们制定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从四个方面来说。
第一,关于电信业,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推动电信业向信息服务型转变,就是把原来电信业的概念要向信息服务型转变,这是一个战略转型。它体现的内容应该是加强电信法制的建设,完善监管体系,加强业务创新,改善基础服务,丰富增值业务,发展互联网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三网融合,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努力提高普遍服务的水平。这是一个战略转型。就是电信业从我们原来叫传统电信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型,这个在制定的过程当中大家提出来,“十五”期间实际上是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基本的完成过渡的时期,我已经不是原来传统的电信业了,所以现在只是说我要推动电信业向信息服务业这个大的转型,或者叫转变,这是第一个战略转变。
第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创新效益型转变。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产业结构,壮大核心基础产业,延伸完善产业链,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在座的都是一直从事电子工业的,实际上我们前十个五年计划,应该叫速度扩张性的发展。而现在根据新的环境,我们提出来要向创新效益型转变,不是简单的扩大规模,不是简单的增加投资,而是要在自主创新,提升水平上,掌握核心技术上,在完善产业链加强配套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这些方面来发展,提高我们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所以这是又一个转变。
第三,邮政业,我们提的是要向现代邮政业的转变,是推进体制改革,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发展步伐,推进结构调整,拓展新兴业务,保障普遍服务,提高竞争能力,努力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三流合一”。这是邮政业这块儿,我就不详细解释了。
另外一块儿,无线电管理,整个的指导思想要用几个字来描述的话,就是三个转变、一个加强。所谓加强,就是我们在无线电管理方面,是加强无线电的集中统一管理,以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科学配置合理开发有效利用频率卫星轨道资源,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开展。因为随着政府机构的改革,1998年成立信息产业部以后,全国无委会已经没有了,这个职能落在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而各地在无线电管理当中也是依附在不同的部门,有的在信息产业厅,有的在信息办,有的还在当地的政府的办公厅等等。同时,这里又包括了各个行业,广电的、部队的、民航的,还有航运的等等,都分散在这样的一些部门管理。所以根据这种管理体制,我们“十一五”提出来是加强无线电的集中统一管理。所以这是整个的指导思想,归总起来就是三个转变一个加强。
具体到“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应该说我们“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当中,我们提出了这样几个目标:经济指标、服务水平的目标、创新能力的目标、竞争能力的目标和协调发展的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咱们这儿牵扯比较大的一个是经济指标,经济指标这块儿,概括起来从定量的目标来看,可以概括为三个“10”和一个“35”。
所谓三个“10”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信息产业的总收入要达到10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9万亿,电信业1万亿,在电子信息产业里的9万亿当中,软件1万亿,制造这块儿是8万亿,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0%,这10%当中电子信息产业要占到7.5%,“十五”末的时候,我们整个信息产业占全国GDP的7.2%,那么“十一五”我们增加了将近三个百分点,要占到GDP比重的10%。为什么这么来定呢?这也是经过了反复的论证、研究,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把我们信息产业定义为,或者说实际上也是我们国家的叫战略产业、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一般衡量一个产业是不是支柱,从指标上来讲,各国家不一样,有的说你占到整个GDP的指标5%以上,这就是支柱产业,原则上来讲,我们“十五”一直提的支柱产业已经到了7.2%,所以肯定是支柱产业。为了更突出支柱产业的概念,以及考虑到我们信息产业飞速的发展,所以经过论证以后,确定是10万亿。电信这块儿的1万亿,也有很多的争论,到底能不能完成?靠目前这样的状况,其说不一,有的说难度比较大,有的说应该可以完成,应该说我们在基本上在制定指标的时候,我们还是留有一定的余量的,就是说10万亿应该是可以达到的。另外一个“10”是什么呢?是全国电话的总数达到10亿户。固定电话4亿户,移动电话6亿户,目前的概念大概都8亿了,移动都已经是4.8亿了,因此我们预测整个这个指标,第三个“10”就是全国电话的用户数是10亿户。10亿户,其实我们现在在统计这些问题上,水分比较大,包括咱们电子产品制造业的所谓的销售额,重复计算的因素那是肯定的,但是其他的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也是很多的,所以,按照目前这种统计的概念,估计10亿户应该说问题不大。
除了三个“10”以外,还有一个“35”。所谓“35”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电子信息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比重保持在35%左右,这个指标实际上我们在制定过程当中,争论也是比较大的,按照目前的水平,实际上我们已经基本上占到了35%,就是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额在全国外贸额当中的比重已经到了35%。“十五”末是3680亿美元,但是为什么“十一五”我们仍然写的是保持在35%左右,这里面我们基于几种考虑。一个就是我的基数已经很大,增长一、两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是原来一年五年计划所完成的目标。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根据我们对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我们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各些政策的配套,大量的吸引了跨国公司在我们国家来进行发展,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讲,我们周边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越南、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他们在吸引外资争取跨国公司的支持方面,不可小视,所以我们在分析整个经济形势的时候,我刚才没讲,跨国公司的产业的梯度转移的竞争,区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国家从目前的情况来讲,还会不会像前几个五年计划那样,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在我们国家来投入,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目前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80%依赖于外商投资企业。所以,根据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给它敲定是占全国出口的比重能够保持在35%左右还是不错的。这是偏于保守的一种确定。但是作为规划来讲,也有一定的余地,所以最终我们确定这个目标是维持在35%。
另外一个目标,就是我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当中,还有一个就是“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要加快做强的目标,要体现在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要求上。两个方面,一个是要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显著增强集成创新的能力,逐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建立一批重点领域共性技术的开发平台,这样一个目标。因为,从国家提出创新性国家,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且科技大会也是以创新为主题的。那么对创新提出了三个方面,一个是消化吸收再创新,一个是集成创新,再一个就是原始创新,根据我们产业的实际情况,和我们国家的实际的科研水平,我们觉得对电子信息产业来讲,“十一五”期间我们仍然要强化消化吸收再创新,要增强集成创新的能力,逐步提高原始创始能力。
“十一五”我们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的重点,我们在整个规划里,实际上我们确定了信息产业一共是九项,军工这块由于有特定的保密的问题,因此在整个行业规划保密当中是一大块儿内容,所以我们把它作为省略了,包括军工这块儿一共是九项主要任务和发展的重点。那么电子信息产业这块儿,涉及到了四个内容:一个是大力发展核心基础产业,就是包括集成电路、软件、元器件、电子专用材料和专用的电子设备。第二,重点培育新的一些产业群,包括数字视听产品、新一代通讯产品、计算机与网络产品、信息安全产品和应用电子产品。第三,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这是很重要的一块儿任务。第四,积极推进产业的集聚式发展。
在说大力发展核心基础产业、培育新的产业群和推进集聚市发展之前,我想把大力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先讲一下,因为这是整个行业发展规划作为信息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里专门有一个专项,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专项,是由发改委牵头,国新办、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等等一些部门参加的,因此,我这个行业规划当中,没有包括信息化的规划,而且这个规划从目前的管理体制来讲,也不是我信息产业部要承担的规划的职能,所以这块儿要发改委来牵头,国新办、信息产业部一起参加的。对于推进信息化这个事情,给信息产业的职能规定的很清楚,我是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
因此,我们在信息化的问题上是这样提的,大力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信息产业的规划是这样提的,第一个支撑是增强信息化装备的供给能力,要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大需求和重大系统工程的建设任务,积极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增强网络的基础设施,提高软硬件产品的配套能力,这是一个支撑。在信息化的推进过程当中,要优先支持农村信息化的建设,要从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上优先支持农村信息化的建设,采用多种接入手段,提高农村网络的覆盖率。我们“十五”期间在普遍服务的问题上,要做到行政村达到95%通电话,所谓就是村村通电话。“十五”应该说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达到了97.2%还是97.1%,完成了“十五”的规划。“十一五”我们又提出来在村村通电话的基础上,要做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好象是这个概念,就是在普及电话的同时,要增强互联网的建设,上网的水平要有一定的提高。所以我们提出来要提高农村网络的覆盖率,推广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以及流通领域的应用,鼓励开发适应农村需要的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为农业信息化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是第二个支撑。第三个支撑,就是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金融、物流、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广信息服务应用,加快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内容的数字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这是第三个支撑。第四个支撑,就是强化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比如说,加大电子签名推广应用的力度,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建立安全认证体系,完善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化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在农业、农村信息化,设城市社区信息化、行业信息化等方面,发挥信息产业的整体优势,加强协调配合,通过试点、示范和分类指导,为全面落实信息化各项工作服务。这四个方面,都是在增强我们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所以这是我们信息产业根据自己的职能和行业赋予的任务,我们提出来在信息化的建设方面应该有这样四个方面的支撑。这是一个发展的重点。
另外一个发展的任务和重点,就是刚才我讲的大力发展核心基础产业,核心基础产业我们大概的定义是这样的,包括集成电路、软件、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实际上简言之就是集成电路、软件和基础元器件。基础元器件的发展离不开专用材料和专用的电子设备以及包括无线电测量仪器,电子仪器这个方面,所以我们把它列为我们核心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我们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瓶颈,所以要重点加以解决。一个是集成电路到底怎么弄?我先把目前全球集成电路的情况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全球在芯片制造领域,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全世界12英寸的生产线的比例在不断的增加,8英寸的生产线的数量在逐步下降,或者说几乎没有新的投入。目前,12英寸的集成电路的生产线,全世界大概有30条,台湾有10条,美国大概有7条,韩国有3条,日本、欧洲大概有10条。8英寸的生产线已经从2003年的254条减少到了目前的200条,很多都停了。而且这200条当中,我们国内买回来不少。从目前集成电路产业的,虽然是高速的成长期,2006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006亿元,比05年增长了43%,产业的集聚效应也比较明确,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是三大产业集聚区,它整个的集成电路的销售收入占到全国的95%以上。当然,从技术创新、技术发展说来讲,IC的设计业已经具备了0.11微米、0.13微米,数千万门的设计研发能力。我们的CPU,网络路由的交换芯片,TD—SCDMA的基站芯片、数字音视频的芯片、手机的芯片、身份证卡的芯片等一批高性能的芯片也都研发成功,部分实现了产业化,我讲的都是国内的情况。我们集成电路的产业结构,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的设计业占的比例由2000的5%上升到18%,这是在整个行业产业链当中,设计业从5%升到了18%,芯片的制造占了三分之二,我们的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在整个芯片制造领域当中,我们现在已经建成的国内8英寸的钳工具生产线有10条,“月投片”的能力32万片,12英寸的生产线有2条,“月投片”的能力是4万片,在建的和拟建的8英寸的生产线有7条,12英寸的生产线有3条。那么,上述这些总共加起来的总投资户达到245亿美元,将会形成8英寸“月投片”56万片,12英寸20万片的能力,这个就是我们目前国内的现状。
那么,集成电路到底能不能发展?于总他们作为行业协会,给我们部里在规划制定的过程当中,提出了很多建议,我们经过研究和业界专家的论证,觉得还是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发展我们的集成电路。第一,要把设计业仍然当成一个重点来进行发展,也就是说优先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积极发展集成电路的制造业,积极发展集成器件制造,因为我们“十五”期间,而且目前在建的来讲,基本上是代工线,而我们在“十一五”在制造业过程当中,我们积极鼓励IBM的模式,不是代工线,是集成器件的制造,要鼓励新一代芯片生产线的建设,加快90纳米以及这个技术以下的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和研发产业化,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就是提高高密度封装测试的能力。第四个就是增强关键的设备仪器和基础材料开发能力。所以,总的归起来我们集成电路的发展,是形成以设计业为龙头,制造业为核心,设备制造和配套产业为基础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的产业链。但是,这里我们经常讲的15号文件,它的颁布对集成电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或者认识到,18号文件的出台并不意味着我的市场因为18号文件的出台而大大有了,这是两个概念,我们18号文件是创造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把产业建在我们国内。但是实际上一说高新技术那就是集成电路软件,因此各地也在相应的搞这件事情,这个是宏观上来讲,我们觉得这是不可取的。尤其是旧线,8英寸的旧线,确实需要慎重的考虑,这是于总多次给我们提醒的,不要一哄而上。但是我们觉得集成电路的发展,还是按照我们刚才讲的这几个层次,我们觉得还是比较适应的,我们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软件的发展,应该说我们国内发展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3900亿,到了“十五”末,但是我们仔细的想一想,我们软件这一块儿真正作为产品销售我们国内的情况实际上还差得远,我们的3900亿当中,把嵌入式软件也算在里面,这里就有统计的问题,你说那些通讯设备制造商,确实里面含软件,那么怎么办呢?为了体现这一块儿,把整个通讯设备的销售额乘以一个百分比,就认为它是嵌入式软件。同时,软件的3900亿当中,很大一块儿还有系统集成,因此我们大概分析了一下,3900亿当中,真正是自己研发、销售的纯软件产品,可能不到三之一。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软件通过18号文件,通过“九五”、“十五”的发展,增长的速度是相当大的。“十五”期间达到了年增45.7%。但是年增45.7%,最终才3900亿,可见咱们当初的基数多小。再加上我刚才分析的3900亿当中,所包含的实质,那么因此严格来讲,我们国内自己的软件,作为软件产品来进行开发、生产和销售,还差得比较远。所以,作为软件这一块儿,我们在“十五”期间,根据这个形势有很多分析,一个是目前的软件技术,将向网络化、可信化、服务化、公平化和体系化方向去发展。所谓网络化的趋势,是改变应用与技术的模式。可信化将成为网络软件应用的一个关键。服务化的趋势在改变着软件产业的格局,公平化的趋势会推动付用技术和构建技术的发展。体系化竞争会加速软件平台的建设。这是大家分析以后,是我们软件发展所面临的这样一种方向发展。
所以,我们“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我们的软件的发展,仍然对我们制定的这些软件发展,说老实话还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思路,这是我自己体会的。那么因此我们还是仍然包揽我们发展的基础,是基础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等,还是这些东西。但是真正软件到底在中国怎么发展?尤其经济全球化,我理解经济全球化,科技也是全球化,所以这块儿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我们只是提了这几个方面,就是我刚才讲的来作为重点进行发展。
元器件这一块儿,应该说,其实元器件是电子工业的老祖宗,真正电子工业原来站得住脚的,除了一些军工的、雷达这些以外,其实在整个国家其他行业当中,最有竞争力的是基础元器件。老前辈邓磊都在这儿,那是非常明白的,可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元器件本身的发展到目前来讲,当然了我们也不是反对外商投资,但是真正作为我们自己下功夫在元器件本身的开发研究,应该说从指导思想和投资力度上可能都差了一些。我个人理解,整机没技术,我指的是生产,真正有技术的是元器件,基础元器件是最有工艺技术、生产技术和设计技术的,整机关键是这个产品一旦开发出来以后,从生产的角度来讲,简单劳动。而基础元器件这块儿它又是促进整机开发、生产一个很关键的基础产业。所以“十一五”期间我们仍然要推动产业的结构升级,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的垂直整合,加快新型元器件的研究,重点发展片式、微型、集成、高性能的元器件。这里对重点的平板显示元器件到底应该怎么搞?平板显示器件,应该说是在显示产品当中的一次升格,将会替代我们目前传统的CRT的这种显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讲,我们在平板显示的器件方面,无论是研发技术还是生产技术,我们都落后于国外。因为老实说,因为从“九五”末到“十五”期间,我们很多的这些器件的企业,在维持企业的生存,没有拿很大的精力或者投入很多的资金,来对平板显示技术加以跟踪,甚至加以发展。当然,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各地、各个企业,不像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拿出很大一笔钱,我去建4400,我去建742,都要靠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考虑新的产品的研究和生产。那么比较有远见的上海的上广电,无论是对PDP,还是LCD,以及京东方对LCD的认识,他们投了一些和国外合作了一些。但是真正作为平板显示当中的电视机,实际上在国内,到目前都是空白,没有人去生产。京东方也好,还是上广电和NEC合资搞的LCD的生产线,都是监视器用的屏,而电视机所需要的屏,国内还没有。但是这一块儿,又恰恰是我们今后电视机发展,从显示技术来讲是一个主流。而且从数字技术数字时代以后,器件厂、配套厂、整机厂的分工越来越模糊。就是器件厂提供的产品不像原来的模拟时代,CRT的只是管子厂,器件完了以后是给整机厂生产。而现在的平板显示器件这块儿,在完成器件生产的同时,它集成了很多的部分。因此,它在提供给所谓的整机厂的时候,利润的分配,价值的分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机厂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器件企业,尤其是平板器件在供给这些整机厂的时候,它的价值在不断的提高。所以这就面临着如果都蔡约国外的,日本的也好、韩国的也好都是由他们来供给的话,那么我们这个产业,电视基地的产业,它的价值会大大的降低,因此部里跟发改委在研究,高度重视平板显示的发展。但是平板显示到目前发展的情况一个是资金,一个是技术,资金这块儿现在都很吓人,6代的LCD的生产线,一般的规模经济6万片的水平,要24亿美金,6.5代线的,大概要30亿美金,我们哪个企业能有这样的实力?那好,我们是不是能吸引它来投啊?这就牵扯到人家来不来?但要从技术上来讲,无论从产品技术还是生产技术,国内都不行。技术来源从哪里来?这两大问题困扰着平板显示到底应该怎么搞。为此,部里研究了很多次也进行的多次的调研,一方面希望吸引外商到国内来跟我合资来建设,一方面看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能不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投入,共同研发来经营、生产、发展我们的平板显示的器件。而且从政策上,我们也向发改委以及有关部门建议,能否仿效18号文件那样,给予更多的优惠来支持这个产业的发展。从目前的状况来讲,难度比较大。其实我觉得这里有个经济规律的问题,因为从目前全世界的平板显示器件的供应来讲,是供大于求,而且从目前平板显示电视机的销售来讲,一个是量还不是很大,国内去年实际销售也就占到10%左右,不到15%。而生产平板电视的电视机厂,在平板电视上亏损,盈利的恰还是CRT,所以这就带来我们这些整机企业的积累,和搞器件的器件厂的积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自有资金。而且国家这块儿来讲,也看法不一致。而且不像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彩电的发展,国家拿出一大笔资金,现在就是拿不出那么多钱,到底应该怎么办,还在积极的研究政策。如何鼓励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完成这个项目,以及能不能在吸引国外的一些制造商,在我们国内进行生产。反正难度都比较大。
所以说到这儿,一个在注重我们现有技术的同时,因为平板显示的技术尤其是对PDP就是等离子或者是液晶来讲,有人也说是过渡产品,10年到15年,与其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另辟蹊径,从下一代入手,这也是值得研究和考虑的。所以不管怎么样,在平板显示这些方面也在积极的想方设法来加速我们的发展,那么对于数字视频产品,基础核心产品这块儿,数字视频产品大家关心的可能是数字电视,应该说从目前的发展来讲,很多人都说你标准影响了数字电视的发展,我个人认为,非也,只是一方面。数字电视很大的程度要提高我们推广应用的水平,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以外,我们国内的数字电视的经营者,按照什么样的一种经营模式,按照一种什么样的管理体制去弄,现在还在摸索过程当中,有线电视的运营商到底应该按照什么样一种模式呢?是一种水平体制,还是一种垂直体制,这些都是有待于研究的。广电部也是费了很大劲,原来规划目标,2005年数字电视要达到3000万的用户,实际上2005年才将近500万。这里有很多的政策体制、管理模式、技术路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不是简单的产品有没有的问题。而且我们很多的领导认为,还按模拟时代,你只要有电视机,天线一支,就可以接了。数字电视可不是那样,数字电视带来的东西是什么呢?其实非常简单的一句话,数字电视就是收费电视,由于收费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数字电视清晰度要提高,互动水平要提高,因此从各个方面跟模拟时代的电视技术完全不一样。所以这块儿我们总认为数字技术是“十一五”的主流,而数字技术给人们带来的管理理念、发展思路甚至是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还没有认识,人们还维持在模拟时代的那种管理思路、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体制来进行的。因此,目前我觉得很多的东西都处于在一个拐点上,由于你用模拟这套思路去管理数字技术带来的东西,因此很多还没有发挥真正数字技术带来的这种大的威力。数字电视如此,3G也是如此,数字业务增多以后,我的业务开什么呢?等等一系列的,从管理上来讲,也跟不上。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数字技术带来的盘片,纸制出版物以后有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应该怎么管?还是按照原来的纸制的那一套,我看还不适应这种发展。所以,总的一点应该说,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突飞猛进的美好的前景,但是如何从管理层面,从思路方面去适应它,觉得还有一个过程。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再讲了。其他像通信等等这些大家听一听就行了。因此总的来讲,应该说我的“十一五”规划把它念薄了来讲,就是在“十五”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三个转变、一个加强的指导思想,通过采取7项措施,实施12大工程,完成8项任务,实现5大目标,为信息产业强国战略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对“十一五”很简单的一个解读。我相信,我们的目标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