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寻求创新动力
来源:瞭望 更新时间:2012-04-14

  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匮乏,标志性产品与品牌明显不足,成为上海支柱产业发展的重大隐患。这一现象在国内其他地区同样存在

    在许多人眼里,上海不仅是魅力之都,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大都市。

    制造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制造业对上海经济贡献率达到65%以上,每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带动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0.56亿元。

    从生产规模来看,上海是国内集成电路生产最为集中、产能规模最大的地区,占全国芯片制造市场份额的72.5%;笔记本电脑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25%,已经成为世界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基地之一;轿车生产和销售也在全国占有较高比例,同时也是国内重要的发动机生产基地;发电设备产量为全国的25%;港口机械中,集装箱起重机的市场份额在全国也居绝对领先地位。

    此外,上海造船业、钢铁业、石油化工等行业均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技术水平来看,上海的产业已初步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由于产业结构经过多次调整,同时一些主要产业通过技术引进,起点较高,有的已进入国际产业发展圈,一些关键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

    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深层次的“成长烦恼”却越来越困扰上海的发展。

    经济学者分析,上海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之所以能保持一个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其主要原因,是依靠土地、公共财政以及优惠的税收政策,形成巨大的“投资效应”。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使上海支柱产业的技术层次得到很大提高。

    但这种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使上海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上海市科委和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1995年,上海对外技术依存度为83.4%,以后虽逐年下降,2002年仍高达53.3%,其中工业企业技术依存度近60%;2004年与2005年,上海引进技术与设备的到位金额分别为214.72亿美元与186.33亿美元,远远高于同年上海全社会的R&D投入,其中70%以上属于支柱产业引进的技术与设备。

    核心技术不足、产业势能不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形成了引进技术与资本、跨国公司进入“双重挤占国内市场”的现状,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匮乏,标志性产品与品牌明显不足,成为上海支柱产业发展的重大隐患。上海通过技术引进形成的相对产业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有可能随着周边省区的快速发展而逐渐丧失。

    相关专家认为,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现实来看,上海的投资驱动已经过了高峰期。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必须要有勇气抵制传统方式见效快的诱惑,寻求和增强创新的动力。

    产业创新能力偏弱

    上海市政协的一份调研报告认为,目前上海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具体表现为:引进消化再创新尚可,集成创新还不够,原始创新能力最差,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甚微;真正从事R&D的创新人力资本还不够雄厚,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相关省市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由于广泛的技术引进,上海各大产业在近些年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之相匹配的科技研发还处在较低水平,原有的研发体系还没有很好地进行体制和机制转变,许多仍然是根据计划而安排科研活动。   

    上海市国资委和知识产权局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上海13家企业集团已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的比重不足10%,60%的上海企业在最近若干年内没有申请过一项专利;在以合资方式引进的技术中,属于硬件技术的成套设备的进口占了绝大部分,技术许可和技术咨询等软件技术引进所占比例不超过20%;同时,企业用于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资金只占技术引进资金的1/3,而日本、韩国正好相反,用于消化吸收的资金三倍于技术引进的资金。

    从资金投入总量来看,上海企业的创新投入普遍不高。上海市国资委对全市26家重点企业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6%~1.8%;一些重点产业集团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科研开发投入却出现下滑趋势;13家企业集团R&D投入的增长低于科研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的增幅。

    特别是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与外资企业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上海市统计局2004年的资料显示,上海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数之比为38:100,技术开发机构科技活动人数之比为20:100,技术开发经费之比为14:100,新产品项目数之比为33:100,新产品产值之比为8:100。

    由于技术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跨国公司为保持竞争力,往往将技术通过内部市场转让给其占控股地位的子公司,对转让的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因此,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并不等同于外国先进技术,会操作和使用这些机器设备也不等同于掌握了先进技术。

    专家们担心,以引进为主的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自主创新和开发产生“挤出效应”,同时由于缺乏自主研发的动力,上海的许多制造行业会陷入“引进、引进、再引进”的怪圈,企业不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将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的“组装厂”和“装配车间”。

    创新能力的培育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邬贺铨提出,上海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政府主导作用的效果需要通过企业的主体作用才能体现。

    专家告诉本刊记者,上海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政府定位不清晰,市场导向不明确,创新决策不明智,未能在整个社会培育出一个对自主创新有着强烈冲动的企业家群体和科学家群体。

    上海科技创新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于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各部门、各产业的资源,如何实现产学研结合,仍然是个老问题。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从总体上说,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资源整合乏力,创新机制不活。

    这主要表现为:独立进行技术开发仍是上海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集中力量攻关的产学研结合优势远未发挥出来,政府各部门围绕产业政策、经济与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方向与目标,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力度不够。

    专家建议,上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可在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方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型创新体系,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干”、中小企业为“枝干”的“互通互连”创新机制,提升国有大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为主要切入点,打通以“二次创新”带动“自主创新”的环节,构建提升上海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撑体系。

    不同产业梯次对自主创新路径的选择应各有侧重。上海的支柱产业当前应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以此作为提升产业能级的目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注册的商标总数占全国注册商标总数的80%,拥有一批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品牌,而现在上海的品牌、名牌越来越少了。

    提升支柱产业能级应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路径。对于企业来说,应通过建立研发机构,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优势互补,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上海华谊集团在引进技术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近四年来取得了130多项发明专利,占集团所获专利总数的近70%,在核心业务和核心技术领域,已初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专家建议,今后5~10年内,上海应形成若干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产业。可考虑选择轨道交通装备、氢燃料电池、核电装备、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应以“集成创新”为主要路径,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大学和科研院所是重要的技术支撑,在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项目为纽带、利益共享的产学研联动下,推动战略产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世界产业竞争趋势,上海还应对一些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进行重点培育,使之在今后10~20年内发展成上海的战略产业或支柱产业。对这些未来产业,则应以“原始创新”为主要路径,充分发挥上海知识密集的优势,重点依靠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力量,以实验室为创新源头,围绕未来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加大原始创新力度,求得在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并形成“研究——孵化——扩散——转化”机制,促进未来产业的形成。

    打造“创意生产力”

    通过体制创新培育产业创新能力,已引起上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本刊记者在上海调研时看到,上海通过发展创意产业,从另外一个切口为提升上海的创新能力探索新的通道。

    追溯历史,创意产业本身就是老工业城市为克服传统制造业衰退、竞争力下降的困境而提出的。最突出的代表是英国伦敦,这个工业时代的先驱城市,同样是创意产业的旗手。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用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一年中伦敦的境内外游客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花费超过了60亿英镑。

    泰康路是上海卢湾区一条400多米长的老街,混杂的老厂房和民居透着中西合璧的老上海风情。如今,这个略显破败的弄堂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视觉创意设计机构入驻。这里与北京大山子“798工厂”、昆明的“创库”、广州的PARK19等LOFT一起,成为当下中国刚刚冒出的无数“创意经济”新芽中的一枝。

    在浦东张江,随着盛大网络、第九城市等一批重量级的网络文化企业的聚集,已经绽放出一朵朵文化科技的创意奇葩。网星游戏、CORE等游戏软件企业,矽幻科技、创新科技等电影后期制作企业,还有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院、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北京大学软件学院等纷纷落户张江,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在浦东的迅速崛起。

    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市创意产业协会会长厉无畏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说,创意本身就是先进生产力。未来5年上海将加大创意产业推进力度,着力打造“创意生产力”,力争到2007年在全市形成70~80个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和集聚3000~4000家各类创意企业。到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增加值要努力达到全市的10%以上,把上海建成亚洲最有影响的创意产业中心之一。

    做好服务全国大文章,一直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主轴和源泉。记者在上海采访时,不少企业界人士都提到“浙江制造、上海创意”的概念,在整个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中,上海的制造业在外移,但设计中心却越来越向上海聚集。

    上海的经济学者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创意在为上海发展“创造”着新的机遇,成为上海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应将发展创意产业与推进产业升级相结合。要将创新意识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广泛激发员工的创意;将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充分实现创意成果的价值;将文化创意融入品牌战略,为知名品牌注入时尚元素,提高产品的观念价值;将文化创意融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应用中,特别是数字化内容产业的开发,拓展市场,提高附加值。

    2010年世博会是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迫切需要创意产业提供有力支持,让世博会办得更美好。专家认为,上海要抓住世博会所形成的综合性国际化需求,推动上海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推动创意产品营销的国际化,以创意带动创新能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