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2007年工作要点
来源:2007年农建简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7年农村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为动力,以保障农民饮水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农业节水灌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民办公助"等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省农村水利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全省农村水利发展的目标任务,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2007工作要点为:
  一、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加快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一)做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前期工作
  统筹考虑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本着远近结合、优化布局、科学合理的原则,组织编制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及工程布局规划,指导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结合年度工程建设实际,按照300万人的规模,组织编制2007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备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分批下达计划实施。
  (二)抓好项目投资安排和投资计划管理工作
  积极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衔接,多方筹措资金,适度确定投资规模,合理安排2007年度农村饮水安全投资计划,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加强计划和资金管理,出台《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确保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三)加强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发挥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06]74号)文件精神,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建立责、权统一的农村饮水安全建管机构。积极支持、引导项目县(市、区)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机构(项目法人),统一负责本县(市、区)的建设管理工作。
  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全面推行"六制"。即规划建卡、社会公示、资金报账、集中采购、巡回监理、落实管理责任等,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规范入户标准,美化工程外部形象。贯彻执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30号令),做好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确保投资效益的及时发挥。
  (四)积极探索与研究,建立适宜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
  探索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总结交流工程管理经验,促进工程良性运行。按照相关规定指导核算工程供水水价,抓好水费的计收工作,建立工程折旧和维护基金,确保农民群众长期受益。组织开展《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研究与示范》课题。
  (五)加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省级示范县建设
  鉴于我省农村安全饮水数量大、投资巨、任务重、周期长,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地有序推进、健康进行,制定《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管理办法》,切实做好省级示范县建设工作,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六)规范饮水安全建设管理工作,加强机构能力建设
  通过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系列管理办法,规范建设行为。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研究符合省情、经济实用的水处理工艺,推广先进供水技术和设备,为饮水安全工程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采取多种方式对不同管理岗位以及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七)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报导;向社会公开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相关政策、法规;搞好饮水安全年度工程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展示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建设成就,推广建设和管理经验;宣传饮用安全水的优越性,改善广大农民的用水习惯,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增强党的凝聚力,树立亲民爱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八)完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系统开发,并及早投入运用。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工作,并开展使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继续深入开展"红旗渠精神杯"竞赛,建立、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抓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
  适时组织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针对洪涝、旱灾中暴露的问题,抓住影响本地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找准水利建设主攻方向,制定水利建设计划和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施方案,并尽快把任务落实到乡村,项目落实到现场。督促各地在冬季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春季抓好新建工程的扫尾工作,加紧建筑物配套,争取早日投入使用。抓好农田水利工程度汛安全工作。
  (二)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评比、表彰工作
  修改、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评比办法,组织各市4月底前完成对所辖县(市、区)评比工作。组织好2006年度"红旗渠精神杯"竞赛表彰工作,同时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促进竞赛活动的健康开展。
  (三)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民办公助"项目规范实施
  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总结近年来我省"民办公助"项目的实施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我省实际的意见和建议。做好2005年"民办公助"项目验收工作,抓紧组织实施2006年度"民办公助"项目。联合省财政厅及时组织各地做好2007年项目前期工作,适时上报中央和省"民办公助"计划,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项目的支持。
  (四)认真做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专题调研工作,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五)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五部委《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文件精神,会同省有关部门出台我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实施意见》。
  三、推进大型灌区"两改一提高",启动大型泵站技术改造前期工作,加快中小型灌区建设步伐,搞好末级渠系改造与骨干工程改造结合
  (一)抓好2007年以前国家安排我省的28个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作
  组织开展2003年以来大型灌区建设与管理的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择优安排续建改造项目。组织实施2006年度审批的工程项目,会同省有关部门对具备验收条件的灌区进行竣工验收,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做好2007年度项目的前期申报工作,争取中央对我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的支持。与相关处室联合组织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法人培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二)以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为重点,协助抓好灌区的改革工作
  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全省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现状、作用、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指导意见,推动全省农民用水协会健康发展。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争取省财政同意从小农水资金列出专项安排对农民用水协会给予扶持。
  以水管体制改革促进农业水价改革。配合有关部门强力推进灌区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强化工程管理,推进水价改革等相关工作。
  (三)做好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作
  督促2005年度已批复实施的舞钢田岗灌区和2006年度已批复实施的潢川潢河灌区建设。开展相关前期工作,为争取2007年度和2008年度项目做好准备工作。对2004年度安排的卫辉沧河灌区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四)开展大型泵站技术改造前期工作
  国家已启动中部四省大型除涝泵站的技改建设,为争取我省符合条件的泵站早日列入国家建设计划,积极做好安全鉴定、规划申报、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
  (五)认真抓好省级补助灌区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组织督导2006年度小型农田水利灌区补助项目建设,保证尽早完成建设任务;合理安排2007年度的计划;做好2008年度灌区计划的申报工作。
  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开发工作,以信息化促进灌区管理的现代化。
  (六)结合国家项目安排,选择具备条件的灌区加大各级资金投入,建设样板工程。
  四、从水资源节约、合理配置出发,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相结合,建立农业节水灌溉示范体系,推动全省节水灌溉全面发展
  (一)抓好国家级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工作
  组织督导2006年5个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确保在2007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2007年国家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并做好2008年项目申报准备工作。搞好2005年9个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的验收工作,促进项目投资效益的及时发挥。
  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6]2722号)要求,开展调查研究,制定贯彻《通知》要求的具体办法或实施细则。
  (二)抓好省级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工作
  从规范建设程序,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入手,督促各市组织实施2006年度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并按时竣工。完善2007年度项目申报手续,做好投资计划下达工作。切实作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储备,为2008年度项目安排做好准备。会同财政厅对2003年以来安排的省级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进行抽验。
  (三)做好节水灌溉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申报等相关工作
  根据《节水灌溉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组织使用贷款的节水灌溉项目单位积极申报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对项目建设提供支持。
  (四)做好灌溉试验站归口指导、协调工作
  按照水利部要求,做好灌溉农业基础数据的调研、采集和汇总,充分利用已有的试验条件开展主要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研究。督促省水科院做好河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建设。协助重点试验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五)做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
  按照水利部安排,开展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建立全省灌溉用水效率测算分析网络,跟踪分析全年灌溉用水效率变化情况,完成年度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成果报告。
  (六)做好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培训工作
  大力宣传节水灌溉,提高农业节水意识。积极推广节水灌溉的新工艺、新设备。对基层水利技术人员进行规程规范、技术培训,促进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节水灌溉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七)结合国家节水示范项目建设,树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样板,培育节水示范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