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国在德州市2007年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来源:德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为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而努力奋斗
----雷建国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德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

    市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雷建国同志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报告中指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实干兴德,胜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各方面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综合实力持续攀升。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3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工业总资产达到1173亿元,年销售收入达到1510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3.4倍和3.9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比2002年增加16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0多亿元,超过建国以来到2002年的总和。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重要进展。积极培植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中央空调城三大城市品牌初步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商贸流通更加活跃。
    发展活力日益增强。思想解放向纵深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发展环境日趋优化。民营经济进一步增创新优势,对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新增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80%。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连年突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730亿元,实现出口创汇20多亿美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12个省级开发区的带动集聚作用日趋明显。市经济开发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活力与后劲持续增强。县域经济各展所长,一批特色产业、优势企业竞相成长。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支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有效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位,被建设部授予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心城区新一轮规划全面实施,老城改造加快推进,铁西开发效果明显,河东新城顺利启动。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管理步入规范有序的轨道。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农村公路建设、植树绿化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交通、能源、水利、信息以及供电、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增长了近一倍。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余万人。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逐步完善,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础、高等、职业和民办教育全面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区三大医疗中心和覆盖全市农村的中心卫生院相继建成。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政治更加和谐。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全面加强,“三城联创”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人大和政协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壮大。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平安德州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依法治市提高到新水平。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科技事业明显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新提高。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计划生育、残疾人、老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稳步发展。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广大党员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县乡党委换届圆满完成,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兴实干兴德之风,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为重点的长效机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果,源头防治腐败工作得到有序推进,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违纪违法案件得到有力查处,促进了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雷建国同志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雷建国同志说,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赶超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当全省西部地区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环境最好的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民营推动、开放带动战略,更加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促进社会进步,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而努力奋斗。
    雷建国同志说,根据以上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到2011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超过4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0亿元,民营经济注册资金超过500亿元,累计引进外资10亿美元,实现进出口60亿美元。
    ———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资源利用注重节约,生产经营不断集约,科技创新明显进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万元GDP能耗降低25%。
    ———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16000元和6800元。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城镇五大保险全面覆盖,各类社会群体得到多层次保障。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化率达到4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社会发展进一步和谐。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的权益得到有力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全社会创造活力明显增强。平安创建深入开展,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雷建国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强化“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动新农村建设迈出更大步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多渠道加大投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推动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增加综合收益的同时,实施农民培训、劳务输出“双百万工程”。大力发展能人经济。多策并举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依托基层组织、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增加农民保障性收入。加快农村改貌步伐。坚持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加快完成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着眼整散治乱、节约资源和提高服务水平,借鉴市经济开发区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安置做法,加大乡镇驻地村、城郊村的改造建设力度。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尽快全面实现村村通客车、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网和村内通油路。引导农民群众破除陈旧习俗,改变生活方式,提高文明素质。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一切要素,倾注全部力量,实施重点突破。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积极引进新上一批质量高、配套强、成长快、就业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五年内工业总资产、销售收入实现“双翻番”。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力争五年实现总量和效益“双倍增”。对新能源、生物制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成长性产业,分别选择一批重点项目和产品集中攻关、全力扶持,尽快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技术优势的产业群体。进一步打响三大城市品牌,加快创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突破核心技术,促进企业裂变,拉长产业链条,尽快形成代表德州形象、支撑发展全局的产业集群。把培植大企业大集团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全市筛选一批重点企业,在用地、资金、项目审批、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资产重组等手段加快规模膨胀。大力抓好扶持名牌、争创品牌工作,提高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的竞争力,加大市属企业改革发展力度,搞好对外合作,尽快做大做强,形成财源支柱。
    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围绕做强做优企业、做大做新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以承办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为契机,尽快建成世界级太阳能研发基地。坚持效益优先原则,节约使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实现清洁型、循环式、可持续发展。高标准抓好园区开发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资强度。高度重视并抓好生产和建设环节的节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确保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注重统筹各类要素配置,优先保证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实现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积极繁荣发展服务业。抓住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时机,加快建设鲁西北冀东南地区有较强辐射力的服务业区域中心。巩固发展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优势,着力培植一批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商贸企业、交易额过百亿元的专业市场。弘扬传统餐饮文化,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美食大观园”,打造美食德州、一品天下的金字招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建设全国交通主枢纽城市的契机,着力构筑连接全国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和物流配送网络。在中心城区加快建设功能完善、辐射宽泛的现代物流园区。积极发展信息、保险、中介、会展业,完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扶持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历史遗迹、城市文化等体现资源优势的旅游业,积极发展科技、研发、设计、广告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绿色节能住宅为代表的房地产业和以度假、疗养、健身为重点的休闲产业。
    全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继续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在全市上下进行再宣传、再发动、再升温,大力消除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思想阻力、人为障碍和体制束缚,积极营造想创业、敢创业、创成业的社会氛围,真正让民间资本创业有条件、扩张有动力、做强有信心。坚持以放促活、以放促强、以放促大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投资经营。坚持总量扩张与素质提高并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引导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销售、创新机制等方面与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接轨。大力培植特色产业,尽快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的产业集群。加强对民营经济的管理。重视抓好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信用评价、金融担保、法律援助、技术信息、人才培训、行业协会等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地和平台。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按照促强扶弱、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抓好城市农村、三次产业、经济社会“三个联动”,促进县域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坚持工贸强县,培植特色鲜明、配套协作、集群发展的“板块经济”、“团状经济”。更加注重商贸流通对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及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作用,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扶持乡镇(街办)、村(居)发展二三产业,培植壮大乡镇财源和集体经济。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市文明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辐射。健全和完善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多措并举解决发展资金问题。正确处理经济繁荣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简政放权、放开放活,健全完善县级社会管理权、公共服务权、市场监管权,使党委、政府能够根据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放手发展。
    努力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打造最具发展承载力、创业竞争力和环境吸引力的北方现代名城。要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抓住国家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有利时机,按照“一心四极”的布局,逐步实现与陵县、宁津、平原、武城对接,拉开中心城区发展框架。新城区要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形象。老城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改造。市经济开发区要加快东进步伐,跨过减河向东延伸。继续大力实施铁西改貌开发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运河景区。同时,抓好禹城、乐陵、临邑等次中心城市及其他县城和中心镇的规划,构筑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配套完善的要求,集中建设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长远发展的大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建筑要重点向高层组团发展,打造精品工程,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突出抓好主骨架公路、市域路网建设和城区南、北、西三个出入口改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筑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重点建设德滨、德商、济乐等高速公路和城区外环,主动配合搞好京沪高速铁路、德烟铁路、邯济铁路复线德州段和站点规划建设等工作。抓好华能四期、火车站改扩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秩序。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激活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组织。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坚持政企分开,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规范行政审批和权力运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注重招商引资和开拓国际市场,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整体水平。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继续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向南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向北对接天津滨海新区,加强相互间的经济、贸易、技术合作与交流,实现借力发展。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大力引进终端产品、高新技术、基础产业项目以及研发中心、区域性总部,吸引更多的优质生产要素向德州集聚。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作用,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建好招商平台,以商招商、以外引外。进一步转变招商理念,以“大高外”项目和战略投资者为重点,力争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优化商品结构,提高对外竞争力。下大气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雷建国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共建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积极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着力解决好“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着眼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在努力提高整体收入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节利益分配,不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农村中小学和新城区学校建设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将德州学院建成德州大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大力发展体育、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高度重视老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完善社会管理,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加快建设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落实司法为民要求,加强对审判、检察机关的领导,保障和实现司法公正。广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巩固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建设和谐文化,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努力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加强国防教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进一步加强公安三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薄弱部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继续坚持和深化信息预警处置、矛盾排查调处、司法调解中心、便民诉讼网络等成功做法,畅通诉求渠道,完善调解机制,从源头上化解不和谐因素。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建立健全社会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要坚决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坚持经济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要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水碧天蓝、空气清新、生机盎然的绿色德州。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土地征用制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雷建国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和永葆先进性,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掌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思想理论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有力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本领。切实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原则,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积极发挥老同志的作用。
    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贯彻中央下发的四个长效机制文件,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创新组织设置、工作方式和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继续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深化完善“星级化”管理体制,大力培养“双带双强”型农村干部。切实抓好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流动党员管理,重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倡导和弘扬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切实抓好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培育与党的优良传统相承接、与广大群众要求相一致的好作风。大兴为民之风,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大兴务实之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使工作成效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大兴节俭之风,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追求奢华、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经济活动、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堵塞以权谋私的漏洞,有效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抓好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职责。
    大力加强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党委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形成权责明确、协调配合、有效制约的科学领导体制。完善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和方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把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