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首先我们感谢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和东城区委、区政府对这次会议给予的大力支持。今天我们在东城区召开这个现场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学习推广东城区依托信息化技术和体制变革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经验做法,促进我们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也不断改观,但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与城市建设相比,则显得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要求和国外城市管理的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市容市貌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现阶段城市管理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模式,抓手在什么地方?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持续地进行研究,各城市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多模式进行探索。
北京市东城区从2004年4月份开始,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际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东城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多项信息技术,在管理手段上实施“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二是对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以“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为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新体制。主要经验有:一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了城市精确管理;二是创新了管理体制,建立了监督和指挥两个中心,使几十个不同的城市专业管理机构形成了治理城市环境的合力;三是主要领导亲自研究、组织部署,有力地促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四是进一步整合了现有管理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五是进一步发挥了市政服务热线电话与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有机组合,达到了相互强化的目的,形成了完整的监督反馈体系。下面我就这次会议的议题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有些地区的城市建设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人民群众对城市市容市貌的整洁、绿化、美化、卫生、有序等要求相比,我们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滞后。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大量的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和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定居。我前天刚从法国回来,在法期间,我与世界上最大的起吊机公司的总经理会谈过。这位总经理对我说,目前世界上塔式起吊机和履带式起吊机每年的市场总容量是16000台,而中国每年就用10000多台。全球一半以上的新建筑在中国。中国的一个大城市,如北京或上海每年的新建筑量,就相当于整个欧盟的建设总量。这样一来,我国现阶段几乎所有城市都成为空前绝后的建设大工地。这使得我们城市管理的任务空前艰巨。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神圣不可侵犯的文明观念尚未真正树立。西方的城市化已经经历了几百年,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各地城镇中,乱搭乱建、乱扔垃圾、乱设摊到处都是以及破坏公物和公共环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党政干部中,“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理念也没有树立,重建设、轻管理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顽症。
我讲这些的目的,是向大家传递两条信息,一是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运用,都已经滞后于现实;二是我们必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体制创新来应对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的许多难题。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运用新的体制和新的技术来解决我们面临的难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每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人的发展必须相互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就是因为我们这两项职能与经济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相比显得比较薄弱。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认真研究解决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必须从群众最不满意但是每天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城市管理具体难题入手,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只有实现了城市的协调发展,才能确保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北京市东城区在2004年提出把城市管理的突破作为今后五年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正是基于对城市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