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军营绿柳成荫。在某集团军指挥自动化站办公室,站长吕家国正在电脑旁忙碌着某演习攻关项目技术方案。
入伍30多年来,吕家国从后台搞服务、前台搞保障到台上当演员,每一个岗位都以苦为乐,从不懈怠,用辛勤的双手描绘着事业的轨迹。
刚到修理所时,吕家国看到别人修电台手心就发痒,非要站在一旁看个究竟。所里一名干部看他这么爱学习,便借给他一本《电工学》。他看完后硬是把这本书一字不少地抄下来。就是靠着这种执着的精神,吕家国熟练掌握了通信装备的维修技能,在集团军组织的三级通信技术干部比武竞赛中,取得了4项第一。他还用报废电台改装成干扰机,解决了报务员抗干扰训练问题;对通信电台进行了机动供电、遮蔽干扰、车载天线三项重大改进,提高了电台车的机动通信能力。
刚接触计算机时,吕家国既陌生又茫然,可他没有退却,从基本操作使用开始,拿着英语字典,看着计算机屏幕,逐词查找,逐令执行,逐功能试验,经常通宵达旦,成了计算机专业的行家。专业技术的提高为吕家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结合装备应用编写了《集团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教材、《现代军事科技知识问答》和《集团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理论研究文集》下发部队学习,为挖掘装备的最大潜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受地形因素影响,雷达探测距离近、获取目标信息时间长,是制约防空作战的“瓶颈”。吕家国带领技术人员深入部队搞调研、找结症,在难点问题中求突破,研制了一套自动化传输系统,只需十几秒,雷达就完成了从发现目标到信息传输的任务,并与电子地图匹配,显示飞行目标的轨迹,既形象又直观,解决了集团军雷达部队困绕战斗力提升的难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实现了集团军多个电子信息系统与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综合集成,综合集成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受到了军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解决野战通信难是思考最多的一件事。”老通信出身的吕家国指着眼前的新型通信装备说。这几年,他立足现有装备,革新了野战被复线宽带传输设备、扩频接力机接口设备、宽带无线电台信号转换设备,解决了利用野战被复线传输图象、接力机传输宽带信息、无线电台传输图形图象等问题,在集团军信息战研究性演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次,集团军在华北某地参加军区组织的信息化装备演示活动中,把防空、装甲、电子、通信等烟囱林立的诸多装备系统集成起来形成整体作战能力,是完成演示任务的关键。为此,军区成立了重点项目攻关小组,点将让吕家国担任组长,负责“一体化平台”建设。他和军区、集团军有关技术人员一起边学习,边调研,边制订方案,经过斗风沙,战酷暑,日夜拼搏,终于研制出了一个可任意剪裁、拼接的模块式综合平台,建立了适应集团军、师、团机关使用和单车单兵使用的两个版本系统。然后,他们又把一体化指控平台与野战综合通信平台进行整合,研制成了集团军野战指控信息系统平台,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各种装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多少个假日的阑珊灯火陪伴着吕家国从初中自学到大学,取得了军事学学士学位,先后获得军队、地方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四等奖4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6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
采访结束时,性格刚毅的吕家国对未来充满了自信,炯炯的眼神中道出了许多感悟:“人生在世,劳动是成就事业之本,学有用的知识,干有用的工作,出有用的成果,立足本职当尖兵。只有这样,才能在履行历史使命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