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机关的实践与思考
音律和谐,令人身心愉悦;社会和谐,成就千秋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构建和谐机关的现实意义
1.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有机统一的,小康社会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目标,而和谐社会主要是指除经济以外的社会目标。经济与社会是互为前提的,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犹如人类实现美好社会目标的两个轮子,是一鸟两翅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应该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在保障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还要促进人们的文化生活、思想道德水平等不断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没有社会的和谐,小康社会也不可能是全面的。
2.和谐机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就像是一架钢琴,机关单位和企业、社区、社团等部门都是琴键,社会的和谐韵律是由每个琴键的和谐营造的。政府作为国家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建设的中流砥柱,把握着国家政治建设的大方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既对整个社会树立文明和谐新风尚起着引导作用,也担负着为其他社会部门的正常运转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责任,因此,政府机关单位在社会整体和谐旋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和谐机关是机关人员发展的共同需要和诉求。
机关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也是身处其中的每个工作人员发展的环境。环境是发展的导向,也是发展的动力。环境有好坏,导向有正误,动力有大小。只有和谐机关才是好环境,才是正导向,才是真实的动力、持久的动力。和谐环境是一个团队之幸,是每个团员之幸。
4.和谐机关是机关建设的更高要求、更高境界。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和谐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细胞,是每个机关人员发展的共同诉求。那么,和谐机关必然是机关建设的更高要求、更高境界。这种更高要求、更高境界,不仅是机关的自我和谐,更体现在公务员本身的自我和谐。只有机关内部和谐了,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才能更为有效地行使自己的职能,才能更加圆满地完成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才能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为建设一个效能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做出贡献。很难想象一个不和谐的机关能够在自己管理的领域创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人民满意的工作效率与成绩。
二、和谐机关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和谐机关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和谐机关是资源兼容共生的机关。
在机关从事工作的每个人都是重要资源。这些资源各不相同,因为人与人不一样。经验表明,什么时候个人能够扬长避短,互容、团结、合作、共存,什么时候机关就和谐。和谐机关应妥善处理和协调各方面关系,努力为每个成员提供更好生存、更好发展自己的空间和条件,从而把各类机关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一句话:“兼容共生,共存共荣。”只有这样,才能出战斗力、出干部、出人才、出政绩,也出健康。否则,不仅会败坏风气、损坏干部,也会伤害个人健康,甚至使身心受到摧残。机关资源整合中应追求公平正义,应尽量尊重和满足每个人的正当需要,对每个人的发展和成长负责。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公平是相对的,不能脱离实际对公平提出过分的要求,更不能一事当前只想着自己一人是否合适。每个机关工作人员都应该懂得存亡、进退、得失的道理,自觉把豁达大度、吃亏让人作为自己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
2.和谐机关是行为规范的机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条”则“不紊”。在机关的每个人如规范办事,机关就会井然有序。机关的规范包括:风尚、道德、条例、规章、纪律、程序等。从以上涵盖内容可以看出,规范分为成文与不成文两大类。其中,条例、规章、纪律、程序等为成文的,道德以及约定俗成的一些做法为不成文的。俗话说:“小事靠谋,大事靠德。”成文的、强制性的规范固然有效,但不成文的、非强制性的、靠道德来约束的规范更能内化人的心灵,更具有长效性。所以,我们既要用规章制度、用法律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又要用道德来净化我们的灵魂。只有法律和道德并重,才能培养和造就出充满善意、追求完美、维护公正、超越自我的公务员。可以说,机关规范是机关健康和谐的“防火墙”,是机关发展的支撑点。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运筹艺术和方法的问题。如果光有好的资源和规范,而没有高明的运筹手段,机关仍难以和谐,说不定还会浪费资源、践踏规范。应该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关资源的作用,努力实现“人得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尽其功”。
3.和谐机关是诚信友爱的机关。
诚信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当前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缺失现象比较突出,不仅没有个人信用制度,而且企业和政府的信用制度也亟待建立。在此国情下,机关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就尤为可贵。强调诚信友爱,就是机关每个人都要有律己意识,自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在真诚、守信的基础上与他人建立往来关系;都要有利他意识,始终坚持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勾心斗角,不背后拆台,更不能坑人、害人。有时关系处理不好,存在不和谐因素,常常就是因为这个道德底线没守牢,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常言道:“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老老实实做人,什么时候都没有精神负担。所以,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手,说真话、做真人。一个没有诚信和爱心的人是不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很远的,一个邪气上升、正气下降的机关也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机关。
4.和谐机关是充满活力的机关。
如何使我们的机关充满活力?一是要使每个人得到发展,使每个共产党员保持发扬先进性。这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二是积极为每个人发展提供先进观念和制度保证,积极营造鼓励每个人干事业、支持每个人干成事业的机关氛围,特别是要尊重和鼓励创新,使一切有利于机关进步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绩得到肯定,从而使机关活力竞相迸发。这里面涉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用人的导向问题,也就是选什么样人、用什么样人的问题。应该选用什么样的人?一要政治可靠、品行端正,二要胸襟坦荡、顾全大局,三要肯干事、干成事,四要淡泊名利、甘当公仆,五要敢于负责、敢为人先。总之,衡量标准就是要看干部是否“为民、务实、清廉”。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干部的考查和管理,因为考查考核不严,就会养成干部的惰性,甚至助长干部的贪心。如果我们能为干部施展才干、接受锻炼、尽快成才搭建组织平台,那么我们的机关就会成为一个一心一意干事业的集体、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集体,一个大有作为的集体。
三、构建和谐机关的精神支撑和着力点
1.先进文化是和谐机关的精神支撑。
机关文化是机关氛围、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在构建和谐机关中,这些非物质、非法律、非制度的因素十分重要。要以构建和谐机关观为核心,大力发展机关先进文化,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竞争观、得失观等现代理念,同时积极汲取优秀的传统道德成分,使机关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亲、以和为贵”的共识,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2.人的自我和谐是构建和谐机关的基础。
和谐机关的建立需要每个成员有和谐的心态,实现自我和谐。也就是要具有诚信友爱、豁达平和、宽容大度和积极进取的文化心态。机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努力保持身与心的和谐。要在机关倡导做一个快乐的人,知道感恩,学会宽容。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自己必须是真实的。你不真实,你就看不见真实,就不可能达观、犀利,所以内心一定要自然、平静、极度放松。其次要正确对待职位升迁去留。这一点很重要。有时候,我们出问题往往是心理不平衡造成的。我们每个人自己可以反思一下,什么时候心理不平衡,得不到及时调整,也就容易耸动着一种不良的情绪,影响和支配着你的行为。此外,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因为吸收新的知识和学习先进文化对提高修养至关重要。
3.构建和谐机关的三个着力点。
一是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所谓民生),解决职工群众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是必须发扬民主(所谓民权),维护每一个人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和民主监督权。三是必须优化机关的风尚风气(所谓民风),倡导团结、友爱、健康、向上的风尚。
四、构建和谐机关需要注意的问题
1.和谐不是一团和气。
和谐不是没有矛盾,和谐机关也不是世外桃源。机关在不断发展,矛盾总会伴随始终。这个发展进步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动态过程。机关要进步,就意味着要不断打破原有的和谐,在更高一级上形成新的和谐。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和谐是在承认矛盾和不断解决矛盾的基础上达到的一种状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这一切也必然反映在我们机关。构建和谐机关就是要妥善化解这些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每个成员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而坚持原则、善于管理、敢于负责,则是达到不断化解矛盾、实现动态和谐目的的基本手段。
2.公平不是平均主义。
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公平现象,加上不同社会成员在文化背景、实践经验、阅历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不尽相同,某种程度上又加剧了这种差异。构建和谐机关,就是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平保障体系。但是这种公平绝不是平均主义,强调公平并不否认差别,更不是追求平均主义。当前构建和谐机关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这个实际出发,从各个机关的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大力促进公平;又量力而行,根据可能切实维护公平。
3.和谐机关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和谐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绝对的、一蹴而就的。构建和谐机关,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实现人与人和睦相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追求。当前最紧要的,就是要把和谐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和谐机关的各项工作,并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
五、构建和谐机关在外办(友协)的实践
自2004年外办(友协)倡导构建和谐型机关以来,我们始终着眼于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努力增强工作主动性,把握工作规律性,不断推进和深化和谐机关建设,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1.注重思想先行,积极倡导和践行“四个理念”。
我们一直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作为构建和谐机关、统领全局的核心任务,在机关全体人员中积极倡导“四个理念”:一是终身学习的理念。着眼于观念更新和知识更新,培养起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以及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做一个谦虚的人;二是创新工作的理念。从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规范、高效、透明的管理体制出发,创新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外事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形象自觉的理念。鼓励每个干部职工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切实转变作风,树立良好的外事工作人员形象;四是健康生活的理念。在干部职工中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使每个人不仅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健康的心态和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做一个快乐的人。
在倡导和践行“四个理念”过程中,我们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全机关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整合国内外两个资源,服务于天津对外开放,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促进天津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二是紧密结合机关文化的建设。以大力弘扬机关先进文化为抓手,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观、荣辱观,积极倡导团结、友爱、健康、向上的风尚风气。我们充分发扬民主,在先进性教育的评议阶段,对领导和班子成员采用群众全员参加、100%书面评议的方式进行满意度测评,以开放形式举办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使用差额直选的方式选举市九次党代会代表,切实保障了每个人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和民主监督权。三是紧密结合政府能力的建设。办党组严格坚持选拔干部的标准,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断给大家创造条件,让所有干部学习知识、增加素养、提高水平,有40%的干部又提高了学历,丰富了知识结构。我们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衡量干部的首要标准,强调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修养,要求领导干部走正路、成大事、出人才,做到有品有格有才。去年7月份,我们对外办(友协)各部门的负责人全部进行了轮岗,对部分干部也进行了轮岗交流。今年初我们继2001年之后再次组织全员竞争上岗,对机关各处长、副处长职位进行公开选拔,进一步强化了激励机制,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四是紧密结合了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教育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常怀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尽全力和所能关心群众生活,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注重学习提高,自觉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统一。
学习是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不加强学习,就会有负重托,丧失公仆资格;就会停顿落后,被时代所淘汰;就会精神空虚,难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我们认真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负责制,坚持一把手对中心组学习负全责。认真做好理论学习的组织领导,明确提出需要把握的主要观点和着重解决的实际问题,带头端正学风,提高学习质量。比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重要论述后,我们及时认真组织学习领会,并结合外事工作、外事队伍的特点抓好落实。
在纪念建党85周年大会上,外办党组向全市外事干部发出倡议,外事干部践行“八荣八耻”,即:(一)以忠于祖国、维护民族尊严为荣,以损害对外形象、侵蚀国家利益为耻;(二)以服务国家外交、促进天津发展为荣,以以权谋私、背离人民为耻;(三)以增强能力、精通业务为荣,以不学无术、无能无为为耻;(四)以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为荣,以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为耻;(五)以和睦相处、互利共赢为荣,以自私自利、不讲大局为耻;(六)以谦虚谨慎、诚实守信为荣,以骄躁自满、背信弃义为耻;(七)以严守机密和外事纪律为荣,以违反规定、自行其是为耻;(八)以艰苦朴素、勤俭办事为荣,以贪图享受、挥霍浪费为耻。又比如,在总结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过程中,我们提出全体机关党员要争做“四个模范”,即:做爱国爱民、弘扬优良传统的模范,做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模范,做团结互助、增进和谐的模范,做遵守纪律、清廉自律的模范。再比如,在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和谐型机关建设中,我们结合外办实际,提出“以人为本、以政为纲,专业为道、细节为先”的思想和理念等等。每次学习,班子成员都带头自学,并分别给大家辅导授课。此外,我们还结合理论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并把学习研究成果汇集成册,出版《外事与对外经济工作研究》论文集,每两年一部,如今已出版到第三部。
3.注重服务为本,着力推进“四个转变”。
为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践行“外事为民”的思想,以顺应我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要求,我们带动全体外事干部积极转变观念、改进作风,进一步推进外事工作“四个转变”:一是实现工作重心的转变。从办外事转变为办管并重,充分发挥外办的外事部门信息多、渠道广的优势,注重加强信息调研工作,发挥协调、参谋和服务职能,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不断拓展国际交流的渠道,深化对外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二是实现服务对象的转变。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和范围,由单纯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服务转为面向基层、面向全社会,特别是加大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的力度;三是实现服务方式和内容的转变。由注重间接服务转变为间接与直接服务并重,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大局,积极主动地介入到经济工作中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滨海新区的对外开放,服务和谐社会的建设;四是实现服务作风的转变。坚决摈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恶习,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努力为全市因公出国(境)人员排忧解难、周到服务。由于推进“四个转变”,我们的宗旨意识明显增强了,服务的责任心加重了。各地区处室主动为各区县和市各有关部门“走出去”和“引进来”服务,给信息、供渠道、促合作;外管处强化了外事归口管理和协调能力,建立了通畅的出入境绿色通道,为营造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做出了成绩;协调处(新闻处)主动加强与境外媒体的沟通,强化了外宣工作,积极为天津的发展营造客观、友善、和谐的国际舆论环境服务;对外友协创新工作,为全市民间外交及国家外交都做出了贡献。外办非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市审批中心以来,测评排名一直位居前列。
4.注重示范引导,始终坚持“五个必须”。
和谐机关建设领导班子是关键,我们始终坚持弘扬正气,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先进性建设。我们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领导干部要坚持“五个必须”:必须政治坚定、本领过硬;必须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必须真抓实干、注重实效;必须团结协作、促进和谐;必须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近年来,以强化外事部门“管理、协调、服务、参谋”职能为目的,在外办(友协)已经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四个战略”体系:一是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战略。狠抓岗位锻炼、专业培训和制度保障等几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外事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二是以办公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提升战略。通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三是以集合国内外两个资源为目标的优势开发战略。发挥外事连接国内外,自身交往渠道多、层次高、联系广、信息灵的优势和特点,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外事工作的地位作用;四是以追求卓越为境界的形象效应战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树立新时期外事队伍的新形象。(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田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