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府博客是指政府以网络为媒介,表达政府思想、信息和网络链接,所发表信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目的是为了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推进与公众或其它社会团体的良好沟通,目前有成为政府正常行政途径的辅助手段趋势。以笔者看,目前国内属于政府博客范畴主要有两种,一是指政府官员博客;二是指政府机关博客。政府机关博客与传统意义上的博客有所不同:首先是开办博客的主体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组织;其次在写作上,政府机关博客从选题到写博客,整个操作流程都与个人博客有很大不同,普通博客所设栏目,所写文章是凭个人爱好,而政府机关博客是经过精心策划而形成的。从根源上来说,政府博客出现的深层原因是我国民主制度还不完善与民众需要与政府平等沟通交流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的。
关键词:政府博客 政府机关博客 官员博客
如今写博客已经成为时尚,最近我国政府也纷纷通过写博客来展示自己。据统计2002年博客开始引入中国时,用户数量不足10000人,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超过6000万人,4年间,中国博客就增加6000倍。
博客全名是WebBlog,后缩写为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具体是指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或信息的网络页面 , 所发信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Blogger)是指Blog的作者。中文的博客既可指撰写网络日志的行为 , 也可指撰写网络日志的人。随着网络发展,另一种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由一群人集体创作的博客形式也在悄然兴起。政府博客便是一例。
一、政府博客的内涵
政府博客最先出现在美国。2002年6月,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CIO)Phillip Windley宣布了一个新的计划,要求州政府的2000名IT职员和18000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软件,作为新的交流和沟通工具。他认为,如果政府官员都养成习惯,用博客的方式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部门之间的协同,那么将可以形成一个政府知识库。
2003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一霍华德?迪安开设“为美国而博客”,为自己的竞选活动进行网上拉票,成功地筹到了大笔赞助款。当时,他的博客每天的访问量和白宫网站旗鼓相当,达到600万人次。[1]
在国内,根据现有的资料最早开办政府机关博客的是,河北省公安厅新闻中心于2005年11月在新浪网开通的“公安博客”,后改名为“中国公安第一博客”。第一个政府官员博客是,海南省临高县县长符永于2006年初开办的,他被称为国内网络公共论坛史上公开身份的政府官员第一人。随后出现了“中国部长博客第一人”、每一市长博客等。前一段,“宿迁官员集体开博”更是被媒体广为报道: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开博与群众沟通,而且带动宿迁市12个部门“一把手”开实名博客。[2]
政府博客,顾名思义指的是政府以网络为媒介,表达政府思想、信息和网络链接,所发表信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目的是为了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进与公众或其它社会团体的良好沟通,目前逐渐成为政府正常行政途径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
以笔者看,目前国内属于政府博客范畴主要有两种,一是指政府官员博客;二是指政府机关博客。政府官员博客在这里指的是官员个人在网上开的博客。这种形式的博客在国外早已盛行,据报道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韩国总统卢武铉都有自己博客。而且在美国,博客介入选举早已司空见惯,成为总统候选人问鼎白宫的必要手段之一。[3]政府机关博客,与传统意义上的博客有所不同。首先是开办博客的主体,它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组织。其次在博客的写作上,政府机关博客从博客选题到写博客,整个操作流程都与个人博客有很大的不同。普通博客所设栏目,所写文章是凭个人爱好,而政府机关博客是经过精心策划而形成的。例如“中国第一公安博客”,它的栏目设置由新闻中心来定,从选题、协调,到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及至发表,都经过严格把关。因为政府机关博客上发表的任何一篇文章、图片或音视频,都关乎政府的对外形象,这也是政府公关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所探讨的政府博客主要是指政府机关博客。
二、政府博客兴起的原因
以笔者看,政府博客之所以兴起并得到发展是有原因的。一是广大群众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政府有倾听公众意见来改进工作的需求,公众有了解政府机关如何运转、运转情况如何等关注政治的愿望,但是政府与公众沟通渠道不畅,缺乏互动交流的平台,而政府博客的出现则恰好弥补这一足。
如“公安一博”开博客目的是:“我们将尽可能地消弭警方与公众之间沟通的障碍或噪音,精确传达我们所知道、而您也关注的警方咨讯、警察故事;我们将尽可能地完善警方与公众之间联系的渠道与载体,随时准备诚恳听取您对于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的批评建议。我们希望把“公安一博”办成警民之间良性互动的网上嘉年华,每天都是一个警营开放日。”[4]
二是政府博客了利用博客“草根”精神。博客被誉为“草根媒体”,政府机关通过这种不设门槛的“草根媒体”,将自身的话语权回归到与普通网民完全平等的姿态,政府机关在博客上发布信息、听取网友意见,据此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不仅可以更好地做工作,还有利于在政府和公民之间建立良好的基础性的信任关系。
以“公安一博”为例,自开通以来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点击总量已达1537万,位居新浪网“千万级”博客中的第16位(数据来源于新浪网,截至2007年2月27)。 它成功原因在于:
“之所以得到媒体的青睐和广大网友的错爱,只是因为我们无意中顺应了公安机关同广大公众进行平易交流和真诚互动的一种现代沟通方式;只是因为我们有限度地回应了广大公众对于公安民警强烈关注和信息需求;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端架子,没有装孙子,没有居高临下,没有自我感觉良好地自言自语、自娱自乐,当然,也没有说言不由衷的假话。”[5]
三是政府官方网站经营状况不佳。前几年各地政府部门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起的政府网站,但目前大多数政府官方网站存在着信息更新不及时、服务功能不健全、群众来信有去无回等现象,使公众对政府网站越来越疏远;另一方面,政府博客比政府网站的论坛、留言栏等互动性栏目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它是一个开放的广场,可以在24小时之内随时上传网民原汁原味的发言而不受约束。而政府网站上的论坛等,网民提出的许多问题,需要后台管理人员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因此,网友们无法阅读到原生态的信息,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与评点。最后,在时间上,一些政府网站的论坛也并非全天候开放,不像博客那样,网民可以随时发贴。再者,基于博客的个性化、随意性特点,政府可以将政务工作、民生新闻、服务信息等事无巨细地随机发布,由此,这种新颖、活泼、自由的互动方式,是实现网上网下平等交流、即时交流、坦诚表达思想的好形式。[6]
政府网站应有的信息公开、与公众良好互动的功能没有很好发挥实现,于是的博客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网站的更新慢、为民服务差、民主化、互动性低、工作不透明的劣势,因此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响应。从根本上来说,政府博客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民主制度不完善与民众需要与政府平等沟通交流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的。
三、如何看待政府开办博客
对于政府开办博客,社会各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看法,褒贬不一。褒者认为政府博客,互动交流推进政民沟通,贬者认为,官样文章缺乏个人风格魅力。
目前学术界对政府博客大多数是持不赞成态度。中国人民大学的毛寿龙教授认为,博客写作取得网友信任,往往是基于其博客的私人性。在私人性的博客空间里,讨论公共问题,往往导致公中有私,私中有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闵大洪认为:“你的发言是代表了普通博客还是政府官员呢?是个人的看法还是集体的看法呢?”
中国人民大学徐博士说:“政府部门开博客,失去了博客本身的意义。博客的英文名为blog,其本来的意义就是网络日志,是具有个人隐秘性的东西。政府部门开博客或者政府官员开博客,更多的是政府的政策和日常行政性活动,这些东西放在哪个网站都一样,没有必要开个博客。”
而中国博客的创始人之一方兴东认为,博客由个人到团体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政府开办博客,公务员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个人的看法,也可以代表所在机构发言。”[7]
笔者同意方兴东的看法。上述对政府博客不看好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是从博客是私人性的、隐秘性的这一已被大众接受的概念定性来否定政府博客的。但这种私人性也可以从另外一种角度去理解,个人博客是公开自我,组织博客也是公开自我,不同的是这个自我是一个团体。此外博客是一种新兴事物,任何新兴事物在发展之初,没有人能够完全准确地预言其性质在将来的发展中会不会发生变化以及趋势如何。博客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从公众的角度看,大多公众认为:“政府部门开博客给人感觉很亲切。通过这个途径可以让老百姓更多了解一些政府政策规定,还可以起到政策公开化、决策民主化、监督大众化的作用。民众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都可以参与,互动性好。”
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部门的管理者应与时俱进,懂得利用新技术,“也许再过几年,不使用博客可能不仅是落伍的表现,还会有很大的损失。因为周围的人都在用,你不用,就很难与人沟通”。[8]政府工作者可以通过博客了解民意,有助于改善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客观上来说,政府部门创建博客,通过网络日志的形式加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也是政府部门为民利民便民的新尝试、新举措,推进政治文明的进步。
四、政府博客注意问题
(一)把握好“公私”之度。政府博客目前不属于电子政务的一部分,只是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的一个平台。如果在私人性的博客空间里,讨论公共问题,往往导致公私难分,让很多公共问题更加复杂。而且,有可能导致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经常上博客的网友左右,从而偏离其公共性。
此外,对政府而言,如果政府过于依靠私人性很强的博客,会使公众误以为博客能解决很多实质问题,阻碍正常沟通渠道建设,而且如果处理不好定性问题,会引起法律方面的纠纷,例如在博客上面发表一些看法,公众会把它当成是政府的看法。
而且公众在政府博客上的发言,并不能完全代表民意,因为能够上网并关注政府的公众集中在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年轻人群,这一部分人的意见不能代表全民的意见,而且据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在网上经常发言的人约占10%,很少发言的占近40%,只读帖子而不发言的近25%,还有大概四分之一是从来不去的。这10%人的意见也不能代表这个群体的意见。[9]
因此,总的来说博客作为正常行政途径的辅助手段可以发挥作用的,但是如果代替了正常行政渠道的沟通,就有可能适得其反。博客只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一种辅助手段。如何把握好“公私”之度,充分发挥博客的辅助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展。[10]
(二)平等交流,不能打官腔。政府博客不同于官方网站的最突出一点就是,它不是板着面孔说话,而是和公众进行平等交流和真诚互动。正如目前在国内最知名的官员博客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曾公开表示,政府开博客反映了从传统“请大家注意”到现代“请注意大家”的观念转变。这两种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从内向外的思维方式,是命令别人怎么“一丝不苟”地做;另一个是从外向内的思维方式,强调政府要主动适应现在人们的信息需要以及获取信息的常用渠道,这样才能吸引人们去接受。所以,只要我们的政府能从开通博客这件事上真正树立起体察下情、尊重民众的态度,就是一种莫大的进步。[11]
如果官腔太重,也违背了平等交流的博客精神,公众有主动选择点击还是不点击的权利,打官腔摆架子公众自然不会再去点击浏览,没了点击率政府博客也就没有任何传播效果,便形同虚设。
(三)即建博客又办网站,有资源浪费之嫌。现在国内的各地政府部门基本上都已建立独立的门户网站,再建博客有资源重复浪费之嫌。政府要更加接近民众,更好地接触民意,体现民主精神,完全可以去努力完善我们的民主制度,而不必依靠私人性很强的博客。就目前来说,更好地完善已经普遍建立的政府网站,让其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的作用,充分发挥沟通网友的作用,是一个更好的,更具有制度意义的选择。[12] 要真正接近民众,聆听民意,做好电子政务、实现政务公开、办好政府网站才是更重要的。
对于政府博客未来发展,笔者认为,官员博客可能会越办越好。在美国,政治博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根据美国知名的数字媒体评估公司COMSCORE对5000多万博客读者进行调查,在2005年第一季度,最受欢迎的博客是政治类的博客,其次才是生活类的博客。网络读者的喜好,导致《纽约时报》等有影响力的媒体报纷纷为自己的专栏作家开设博客。也正是因为博客对政治议题讨论的影响越来越大,促使美国越来越多的政客考虑开设自己的博客。[13]
政府机关博客的发展我认为有四种可能,一是政府网站加强建设、民主制度的不断健全,政府网站可以为公众提供情绪宣泄的出口, 也可以利用其互动性来征求民意、了解民情; 利用其平等参与的特性 , 听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 , 在网络社会建立起民众与政府间自由沟通、相互了解的平台与秩序 ,将增加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感、对政策的理解度及执行决策政府博客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机关博客可能会而逐渐消失;二是政府博客与政府网站合并,政府博客成为政府网站的一部分;第三种可能是与政府网站并行发展,二者相呼应,第四种可能是政府网站逐渐衰弱,政府机关博客取而代之。
参考文献:
[1] 方兴东,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id=12841
[2] 政府开博客:毁誉参半中渐成风气[EB/OL].
http://blog.sina.com.cn/u/417c7120010007zk
[3] 胡云生.“官员博客”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J].人大建设.2006(10) :36
[4] [5]“中国第一公安博客”在线[EB/OL] .
http://blog.sina.com.cn/u/46e81ddb010004fz
[6] 李鹏.政府便民博客开通的启示[EB/OL].
http://www.hn.xinhuanet.com/2006-07/24/content_7588778.htm
[7] 谢征.政府也博客.赛迪网-中国计算用户[EB/OL].
http://news.ccidnet.com/art/1032/20060809/790533_1.html
[8]杨芳.博客变公家田 政府博客:个人表达还是官样文章. 中国青年报[EB/OL].http://www.qingdaonews.com/gb/content/2006-06/28/content_7164262.htm.2006年6月
[9] 张顺军.博客与舆论.青年记者[J].2005(9):79-80
[10] 黄睿.官员开博客引争议——该不该提倡政府官员开设个人博客?中广网-经济之声2006-9-18
[11] 袁定波.政府开博客:毁誉参半中渐成风气[EB/OL] .
http://blog.sina.com.cn/u/417c7120010007zk
[12] 毛寿龙. “政府博客”红火背后有隐忧.人民日报[N]. 2006-07-21
[13] 俞开锋.全球政坛要掀起博客风潮 政府官员开设个人博客 [EB/OL] http://www.blog71.cn/user1/4/archives/2006/8481.html
华中科技大学传播系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