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 评论0条 4月,省委书记卫留成在接受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专访时表示,将打造海南成继台湾后的第二个“硅岛”;
卫留成在会见比尔·盖茨时希望,海南与微软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
省第5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发展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
十年前就提出的信息智能岛的发展战略,在同一个月里被重新重重强调,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做出的科学决策。而海南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新兴工业省建设和特色经济结构战略性、现实性的选择。
如何抓住产业转移机会?如何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今天上午,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召集有关企业领导、专家学者等,对此进行了专门座谈。本版将有关观点建议刊发,以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编者
创造条件承接产业转移
韩勇:我省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现实而明智的战略选择。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众多产业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高技术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形态就是电子信息产业,包括软件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系统集成业和信息服务业等。
“十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产业总规模已经跃居国内各工业部门之首,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末的4%提高到7.2%。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75万亿元,增长24%,其中软件业4800亿元,增长23%,实现利税2200亿元,增长12%;产品出口3420亿美元,增长30%,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
我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有现实可行性。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具有中国任何省份都无法复制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征。在海南,既可以充分享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又可以随时随地保持与全世界的信息交流,环境优美而信息畅通,是吸引人才、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理想胜地,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王静:我省信息化建设起步早、起点高,特别是199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信息智能岛建设发展战略以来,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发展和改善信息化软环境等方面均取得成效,有不少领域率先在全国进行试验与探索。我省在全国率先开通省政府门户网站,率先发行跨行使用的银行IC卡,率先实施药品网上采购,率先开通第一个网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化立法、财政和金融等信息系统建设、天然橡胶电子商务、海南航空信息化等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信息技术在政府各级部门和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海南具备了加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
当前全球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业和微电子产业)转移已经开始,海南一定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承接产业转移,海南电子信息产业崛起的时机已到来。
邢明:卫留成书记提出建设硅岛,体现了海南领导人长远的眼光和深刻的思考,令人鼓舞。海南发展信息产业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和布局,不求立竿见影,要有大智慧,要下大决心。海南建设硅岛要有选择,应重点发展软件业、创意产业,特别是没有地域局限的互联网产业。
海南应该有很好的战略规划,应该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培育在全国乃至世界有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我们公司就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历经八年创办天涯社区、海南在线,我们在全球网站的排名在100名左右,我们正在成为全球数千万华人的网上家园,我们正在启动天涯广东平台,下一步还要建设运营天涯重庆、上海、北京平台,我们正在考虑在海南建设全国性的企业数据中心,为全国成百上千万的企业提供存储和广告营销。
刘丹:信息化建设覆盖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极大地刺激人们对信息产品、网络服务的需求,特别是邮政的183、11185两个全国知名品牌。海南的183网站在全国较早实现了电子商务模式,11185中心全省大集中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机票销售、文昌鸡销售等社会效益很高,适应了全省百姓需求,实现对产业的拉动和提升,形成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瞄准微电子产业软件产业
韩勇:电子信息产业门类众多,软件产业和微电子产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我省应结合省情,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微电子产业和软件产业。
以芯片制造为龙头的微电子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值的高技术产业,其能耗低,在环保方面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美国、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已成为全球微电子产业的重要阵地。据专家预测,我国半导体市场需求2007年将接近2600亿美元,供需缺口达4000多亿人民币。另外,芯片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年产值超过15亿美元,且容易形成IC设计、制造及测试封装等完整的产业链,对地方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贡献。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已将微电子产业列为首要发展目标,当前,微电子产业正处在海外向中国转移的高峰期,我省应抓住机遇,借鉴台湾的成功经验,发展微电子产业,努力打造中国“第二硅岛”。
王静:海南具有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天然优势。我们建议在海南尽快规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将人才培养和吸引人才并举,克服我省人才匮乏的瓶颈,使园区产生集聚效应,将政府的扶持、产品孵化、资源集中和服务企业手段集中园区,促进产业发展。以软件为例,全国软件产业发达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四川、福建、重庆、湖南、大连等),都是依托软件园建设实现产值上百亿的突破。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17个,2005年软件销售收入实现1440.5亿元,占全国软件销售收入的37%,出口创汇21.4亿美元,占全国软件出口总额的60%,聚集软件企业6533家,从业人员29.6万人,占全国软件从业人员的33%,可见园区的积聚效应非常明显,海南必须抓住产业转移机会,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迎头赶上。
丁郁:政府投资建设软件园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服务平台,这是目前国内各省支持、发展软件产业的一个共同的举措,海南省想要吸引软件企业,在争取政策的同时,基础设施的投入上一定不能落后于其他省。
发展软件外包产业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就要想方设法做别人的生意,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展软件外包是一个好方向。印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2005年295亿产值中234亿是出口,占近80%,而中国的这一比例是8%。相对于印度,中国也有成本的优势。同样,对海南来说,只要政府有决心,也是海南的机会。
微软公司的高层连续两年参加博鳌论坛,都表示微软有大量的软件外包订单向全球发包,并且发往中国的比例也在逐年加大,海南的软件企业只要在规模和能力上达到要求,完全有可能争取这部分订单。
詹长智:省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产业发展思路完全符合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下一步是将这些战略方针具体化,一项项落到实处。我认为海南最值得借鉴的是法国南部蓝色海岸的发展经验。1972年法国在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尼斯和戛纳之间划了一块2000多公顷的地方建设高新技术园区———智慧谷,也称为索菲亚工业区。政府建设公共试验室和图书馆,以及其它相应的配套设施和配套政策,由于这个高新技术园区紧邻法国传统的旅游胜地,离尼斯和戛纳分别只有18公里和20公里,良好的环境和配套体系立即吸引了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在此设立研发机构。与此同时,许多大学和教学科研机构在“智慧谷”开设了分校、分部,有数千名学生在其中学习和研究。“智慧谷”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法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园区之一。2000年左右,索菲亚入驻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达到200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0多所。“智慧谷”之所以成功,是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旅游业的最佳结合,使二者互相辉映、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