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审计转型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李金华审计长在多次的讲话材料中都曾提及,各级审计机关也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积极探索。浙江省审计厅则在初步建立具有浙江特色审计工作创新体系基础上,在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绩效审计和计算机审计等审计转型关键问题进行深度探索情况下,于2007年推出“加快审计转型年”活动。那么,什么是审计转型,为什么要加快审计转型,当前审计如何转型以及怎样确保审计转型成功?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些思考。
一、什么是审计转型
审计从起源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审计发展史表明,审计与受托责任存在着依附关系,没有受托责任关系就没有审计。即便在现代,国家审计依法律而设立、依法律而运作,仍然摆脱不了这种受托责任关系。只不过此时的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要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特定政治、经济目的的需要。根据受托责任关系,以最大善意履行好职责,乃是审计得以维持和继续发展的根本。
但同时,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审计原有的形势和客观环境会发生变化,进而受托责任关系也跟着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主动适应形势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工作进行根本性调整,即审计转型。当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盛行绩效审计。但是,必须指出这些国家并非刚开始就搞绩效审计,而是随着他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根据现实需求逐步做出调整的。以北欧经济强国瑞典为例,1539年他们国家皇家审计厅成立时, 主要工作就是财务审计。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瑞典开始向福利国家迈进,绩效审计才受到重视,并在80年代与财务审计齐头并进。
可见,所谓审计转型,其实质就是对自身工作所进行的根本性调整,它是一个主动适应的过程;其原因就是原有的形势和环境发生变化、受托责任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其目的就是确保受托责任的完全履行和自身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加快审计转型
我国传统的审计模式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毋庸置疑,在当时财经领域的违法违纪现象十分严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单位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很不规范的情况下,传统的审计模式在维护财经秩序、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当前之所以提出加快审计转型,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传统的审计模式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使传统的审计立足于微观层面的查错纠弊的工作变得不相适应。
2.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确立,政府依法行政成为核心问题,使传统的审计定位于简单的经济监督变得不相适应。
3.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越来越迫切,使传统的审计局限于对一般预算可用财力的监督的工作变得不相适应。
(二)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与审计工作息息相关。审计肩负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的职责。
2.党的十六大把审计定位为权力制衡的重要工具,要求审计工作“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3.传统审计注重查出问题、揭露问题,但从政府层面来说,更希望审计能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4.审计公告制度的逐步实施,审计的影响逐步扩大,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传统的审计停留在揭露“是什么”问题、说明“钱是怎么花的”的工作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三)形势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给审计自身发展带来压力
1.我国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并与国际接轨,有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将不再是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客观上要求审计目标应重新确立。
2.国有资本从企业加速退出,使原有的审计对象逐渐减少,客观上要求审计工作的对象和范围要作相应调整。
3.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原有的审计手段遭遇“进不了门”、“打不开账”的尴尬局面,客观上要求审计手段要及时跟上。
4.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今后的审计工作还将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体制、制度、管理、责任方面的问题,审计工作深化和提高的难度会更大。
总之,加快审计转型既是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的需要,还是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环境变化、增强忧患意识的必然。
三、当前审计如何转型
审计转型涉及的内容很多,从宏观角度主要应把握三点: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加快审计转型首先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审计转型必须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自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巨大审计需求,审计必须开阔眼界,紧跟时代潮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从具体内容看,当前尤其要突出以下八个方面的转变:
(一)在审计理念上,要从单纯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审计既是监督,更是服务,从大的方面讲是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体一点讲,是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和一个项目服务,促使他们整改。因此,审计工作不能满足于查处几个违法违规问题,而应该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和提出具体的针对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整改提高、建章立制,把局部的现象和问题放到全局和宏观的高度去分析,寓监督于服务之中,正确处理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实现由单纯监督型向监督服务型转变。
(二)在审计职能上,要从单纯的经济监督向经济监督与权力制衡兼顾转变。现代国家审计从本质上说是民主和法制的工具,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可以发挥其在民主政治的建设上的作用。因此,审计工作一定不能离开推动民主和法制这一本质要求,一定不能离开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一神圣职责。
(三)在审计目标上,要从揭露问题向揭露问题、促进整改、完善制度方向转变。审计揭露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整改,只注重揭露问题而忽视督促整改,揭露的问题会不了了之,审计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完善制度和法规,堵塞漏洞,标本兼治,因为不能腐败比不敢腐败更重要。
(四)在审计内容上,要从忽视或者不够重视非财务信息向高度重视非财务信息转变。一个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对外传送的信息中,有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包括这个单位的业务范围、战略目标、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各项业务数据等。掌握非财务信息,对于了解一个单位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总量及其构成,特别是面临机遇和风险至关重要,因此要予以高度重视。
(五)在审计方式上,要从单纯的审计向审计与审计调查并重转变。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作为两种不同的审计工作方式各有特点和优势。比较而言,审计主要针对具体单位和项目,侧重于发现问题,纠正和处理问题。专项审计调查主要针对宏观管理中存在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侧重于综合分析和研究,在促进加强宏观管理和完善法规制度方面,更具灵活性,能从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运用好专项审计调查这一审计方式。
(六)在审计手段上,要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转变。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现代科技发展上,现代科技最前沿、发展最快的就是信息技术。为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必须充分发挥代表现代审计发展方向的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的重要作用。
(七)在审计对象上,要从一般预算可用财力向全部政府性资金转变。我国政府掌握的资金有一般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基金以及债务等。传统审计往往只注重一般预算可用财力,而事实上,传统审计没有注重的那部分资金在总量上是很大的,而且由于其没有进入预算管理,导致其管理最不规范、问题也最多,不仅直接影响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设,而且严重影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因此,必须强化包括那部分资金在内的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审计监督。
(八)在审计类型上,要从真实合法审计向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转变。绩效审计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这首先说明它是审计的一种发展方向。其次,国内也有这方面的诉求。第三,审计自身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另外,从经济学上讲,最不讲效果和节约的就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因此,必须加大绩效审计力度,使之与真实合法审计并重。
四、怎样确保审计转型成功
审计转型能否成功,最主要是看观念是否转变、素质是否具备、行动是否跟上、环境是否良好。
(一)确保审计转型成功,转变观念是根本。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未来。面对审计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水平,努力冲破那些与审计工作发展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的束缚,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探索为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途径,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
(二)确保审计转型成功,素质具备是基础。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同样道理,要加快审计转型,也必须提高审计干部自身素质。结合我国审计干部素质现状,当前需着重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优化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要根据目前审计机关懂一般财务审计的多,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较少,复合型审计人才不足的实际,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使既熟悉审计业务,又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知识的人员占整个审计人员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二是优化干部队伍的能力结构。要针对当前审计面临的难度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压力越来越重的现实,切实提高审计人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适应于现代审计要求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于信息化要求的计算机审计能力,使审计工作更加贴近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三)确保审计转型成功,行动跟上是核心。做好每件事,既要心动,更要行动,只会感动羡慕,不去流汗行动,成功就是一句空话。当前加快审计转型也是如此,必须落实在行动上。第一,制定审计计划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放弃一般性的项目,集中精力抓住重点。第二,要灵活运用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两种不同的审计类型,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两种不同的审计工作方式。第三,要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通过计算机技术提高审计业务和行政事务管理的水平,同时还要重视对其他先进技术方法的实践和探索。第四,要整合提炼审计成果,为各级领导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审计综合报告和审计信息,从而促进完善体制、机制、制度和宏观决策,乃至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确保加快审计转型成功,良好环境是保证。推进审计转型,是对旧的审计理念和方法技术等进行的一场深刻变革,为保障这一变革的顺利进行,单靠审计部门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审计机关必须加强与各个方面的沟通与宣传,争取领导机关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争取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理解,争取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为加快审计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者:浙江省审计厅 高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