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群 靳曼)日前,国家行政学院有关人员进行了“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素质调查和分析研究”。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县处级公务员多少都存在相信迷信现象的情况。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问题,已引起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日前,陕西省政府下发《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06-2010-2020年)》,提出“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通过实施八大任务,使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并力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将成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人群,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任务一 录用公务员考科学素质
背景:国家行政学院调查发现,2006年,中国地厅级公务员只有8.2%的人具备科学素质。
任务:全省各级党校、行政院校要将提高领导干部、公务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公务员录用考试要将科学素质列入测试内容。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知识考试、考核机制。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管部门及科技社团,要定期举办有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的讲座、报告会、知识竞赛等科普活动。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编辑出版科普读物,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
任务二 发挥青少年宫科普功能
背景: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不少青少年沉迷于不良的网络文化,导致大量的网瘾青少年产生。
任务: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整合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科技馆、青少年宫等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教育体系,重视家庭和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认真做好“为未成年人办10件实事”工作。
任务三 扶持百个农村技术协会
背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城市居民的1/6,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
任务: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之春”、“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重点宣传农业科技、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知识和观念。抓好农村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科技传播与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重点扶持10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的作用,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长效机制。
任务四 提高进城务工者适应力
背景:目前,我国劳动人口中75%左右只具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半文盲占8%),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亟待提高。
任务:以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搞好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和适应城市生活能力的培训。对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培训。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课程,并作为培训、考核和鉴定内容。
任务五 组织专家参加科学教育
背景:长期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薄弱。目前,科学教育与培训资源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需要,而且分散于不同部门、单位和团体。
任务:加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要组织动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的专家学者参加到科学教育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中小学校、高等院校、行政院校、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教育机构的科学教育。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社区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机构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
任务六 贫困地区共享科普产品
背景:科普读物、科技馆等科普公共产品和信息资源匮乏、集成整合共享不够,且存在重复建设等问题,同时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有限的资源在分配上也存在着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不平衡。
任务:抓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的作用,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的开发。集成省内外科普挂图、展教品、科普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等各类科普资源,建立全省性数字化科普信息共享交流平台。逐步建立面向贫困地区的公益性科普产品配送共享制度。
任务七 增强科普类节目趣味性
背景:大众传媒目前还存在科技传播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能力不强、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
任务:增加电台、电视台科技教育栏目、频道的播出时间,丰富节目内容,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增强科普类节目的趣味性、知识性。逐步增加综合性报刊科技专栏、各类科技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建设科普网站和政府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
任务八 鼓励科技场馆免费开放
背景:目前,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基层科普设施非常缺乏,现有设施功能薄弱、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普遍存在。
任务:省上和西安市统筹考虑规划建设陕西新科技场馆。有条件的设区市将力争建成有地方特色的科技馆,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力争建成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活动中心。鼓励、支持各类专业科技场馆和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普资源定期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