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公务员视角看信息技术和信息化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更新时间:2012-04-14


5月3日应邀到北大给MPA讲课,题目是《站在公务员视角看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前几次去讲课,主题都定位于电子政务,虽然努力争取在内容框架和观点上有所创新,但总觉得内容有些和听课的MPA学员(很多是组织、业务方面的干部,信息中心的倒反而少之又少)不大相关。

学生也是客户,讲课自然也要投其所好,而且五一这样的节日,这些学生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辛辛苦苦的集中学习,机会成本极高,如果讲一些跟他们没有太大关系的大而无当的内容,似乎也有点浪费他们的时间和注意力了。

所以事先在考虑如何调整讲课内容,以达到“投其所好”的目的时很是头疼了几天,最后定下来按照以下的提纲去准备和讲课:

1、重新理解“信息化”

2、以“人”为本:超越电子政务

3、公务员:分类、知识结构和能力需求

4、信息化能力及评价

5、效率优先:工作和时间管理

6、零售政治策略下的人脉管理和SNS建设

7、博客/播客:批发政治的双刃剑

8、互联网时代的舆情管理和危机公关

9、个人信息化进程中的趋利避害-信息安全和信息过载

10、信息化社会(虚拟社会)的治理-政府管治的“死角”和“蓝海”

完全从一个公务员的视角去讲解信息技术、信息化和电子政务,虽然准备有些仓促,但讲课的反响居然还不错:)

感受:

1、如果把讲课当作一种“知识”或“观点”的销售的话,认真的进行客户细分和需求分析,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设计“产品”(讲课的内容)至关重要。

2、我们的电子政务建设过多的关注了“管理”的角度和“系统”的层面,而忽视了“人”这一最为活跃的因素,由于个人信息化本身缺乏技术上的创新性和政绩上的亮点而对它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殊不知很多电子政务项目的失败往往是源于领导干部和一般公务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知识和信息化技能的不足。

3、我在讲课的开始给大家提问“互联网和信息化这两个概念,大家对哪个感觉更熟悉”,大多数人都回答是互联网。其实从信息化最初的定义“计算机化、通讯化、行为合理化”来看,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仅仅是信息化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过度娱乐化等)也恰恰体现了和“行为合理化”这一目标的差距。我们现在尤其需要重新认识信息化,确定我们的信息化目标和方向。

4、信息技术已经走过了技术革命创新的阶段,当前而言,信息技术已经走向成熟(不排除将来再次出现革命性创新)和普及,信息化正在走向深入。IT的关键在于应用而不在于技术,这个时候对于信息化来说,比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去学习和发现每一个行业固有的知识、经验和模式,比如公共政策分析、零售政治、批发政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