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然 推动信息通信发展 造福社会和青少年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访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

 

  记者:继去年5·17世界电信日和世界信息社会日双节共贺以来,今年5·17将把“世界电信日”和“世界信息社会日”合并,统一为“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能否请苏局长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解读?

  苏金生:自1969年设立“世界电信日”以来,电信行业在每年5月17日都会举行一些纪念活动。与往年相比,今年5·17纪念日呈现出双节统一的特点,把“世界电信日”与“世界信息社会日”合并为“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内涵。因为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动,而且是世界电信发展中的风向标志,我们可以从中透析出国际社会对电信发展与信息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指向:一方面表明了电信业发展在推进信息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标志着国际社会赋予电信业在信息社会建设方面要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另一方面将电信业与信息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促使电信业站在信息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自己,为面向信息社会的电信业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和新的发展空间。我认为,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正式合并,与当前我们对电信业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是相一致的。

  让通信技术造福青少年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下一代”,请你谈谈这个主题所蕴涵的意义。

  苏金生:今年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下一代”。这是在世界电信日的主题中首次提到青少年,但也是国际社会多年来对青少年问题关注的必然体现。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信息通信业发展来看,应该说这个主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作为一个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技术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产业部门,信息通信业的发展对于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发挥青少年的智力潜能、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方式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据统计,在我国1.37亿互联网用户中,24岁以下青少年所占比例为52%,学生所占比例为32%,青少年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信息通信发展过程中成为最大的使用群体。因此,在将电信日与信息社会日融会在一起的同时,从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看待信息通信技术与下一代成长的关系,既反映了当代信息通信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也表明了信息通信业在保障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特性和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环境相适应,当前在推动信息通信发展,让信息通信技术造福青少年方面,应当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发挥信息通信行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青少年是互联网的最大使用群体,网上提供的丰富知识和内容,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重要源泉。但同时,互联网的虚拟社会特性,也使网络犯罪、黄色、暴力等不健康信息内容问题日益突出,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了巨大危害。从去年开始,信息产业部组织开展“阳光绿色网络工程”,把净化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作为保障和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通信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有关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常抓不懈。

  二是要推动开发适合青少年使用的信息通信产品,在满足青少年消费需求的同时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目前青少年在我国互联网网民中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同时,由于青少年好奇、求新的特性,在一些新的网络业务应用中,青少年也往往成为最早的享用者和传播者。因此,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开发适合青少年群体的信息通信产品,不仅有利于推动青少年正确掌握和运用现代通信手段,而且也是传统电信业转型发展的机遇与空间。

  三是要在青少年中大力普及信息通信技术,提高青少年掌握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近年来,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各国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客观现实。因此,加强对青少年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青少年的创造热情。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和手段,已经成为青少年有效获取外界信息,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

  电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记者: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造福于青少年,也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信息通信业在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带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请你谈谈在这方面,中国电信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苏金生:近年来,我国电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信息社会化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电信用户已经达到8.3亿,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的普及率分别达到28.3%和35.2%;实现增加值1.5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5%。全国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98.85%,24个省份实现了全部行政村通电话。另外,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电信业还间接对提高社会信息化、增加就业、减少能耗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央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各行各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信息产业提供服务支撑的方式、手段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亟须科学、集约的电信网络技术和服务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需求(如市场、科技、教育、医疗等)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过程也需要信息网络技术与各类工业技术的有机结合。在推行电子政务、增强治国理政能力方面,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电子政务,需要逐步建立统一的、面向公民和企业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基础的综合监管。在建设先进网络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为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需要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完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宣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推进社会信息化、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网络教育的推行、科研资源的共享、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立,也需要以完善的信息网络来支撑。

  可以预见,在整个“十一五”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信息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在电信业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能够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仍须积极做好充分准备,紧密配合经济社会信息化的推进步伐,利用信息社会建设带来的机遇,把电信业发展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大潮,努力提高业务和网络的支撑能力,加快向信息服务业的扩展和转型,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更高层次、更优质的服务。

  记者:作为电信监管部门,应如何在推进电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苏金生:基于对当前电信业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的认识,电信监管必须进一步树立“立足全局发展、促进综合平衡”的观念,更加注重把电信业的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思考和实践,坚持科学、和谐、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政府引导、管理、协调的功能,为推动电信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转变职能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电信监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站在国家和社会利益高度,推动电信业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主要表现:一是信息产业部近年来开展的“村村通电话工程”,极大提高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边远地区的通信水平,为消除数字鸿沟,方便偏远地区的农民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获取经济和致富信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在去年开展“阳光绿色网络工程”基础上,今年继续围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遏制有害信息传播”和“完善基础管理措施”三个重点,大力维护安全稳定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和净化环境的良好风气。三是随着通信在社会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加强重要通信保障和应急安全管理已成为通信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急通信保障系统为抢险救灾和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了强力保障和支撑。四是针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电信服务问题,组织发起了“诚心服务、放心消费”行动,并对价格欺诈、消费陷阱、霸王条款等突出问题落实专项查处工作。通过多方协同、综合治理、严惩违规,使长期以来社会百姓反映突出的电信服务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管理创新方面,要不断加强电信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一是通过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平台,提高日常办公和行政审批的电子化程度,增强管理效率。二是认真落实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信息产业部网站、有关媒体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加强与群众沟通,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管理的透明度。三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针对社会关注问题,扎实开展SP专项整治、互联网接入治理等专项行动,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四是密切与有关部门的工作配合,理顺流程,提高效能,形成合力。

  近年来,我们在互联网治理问题上,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打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初步形成了一套协作机制,为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