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消息,由信息产业部主办,中国通信学会承办的2007年“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庆祝大会,今日上午9时在北京正式开幕。
以下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天顺副司长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的大会,与大家一起共同庆祝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我代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向大会的成功举办和“绿色网络联盟”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各有关单位、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和信息环境下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今年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以“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下一代”为主题,反映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青少年一代的深刻影响,反映了社会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实施力度。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两大重要部署:一是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二是实施校校通工程,使90%以上的中小学校以多种方式联通互联网。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程实施的目标是: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构建一个遍及全国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具备数字卫星教学收视设备,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到今年年底,工程将如期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经过5年来的不懈努力,以这些重要部署的推进为标志,全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交互式的教学应用平台正在逐步形成,并由此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在广大农村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使一亿多农村中小学生普遍受益,有效提高了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直接成果,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等方方面面正在悄然变化。“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了”,反映了孩子们接受现代远程教育时的欢欣鼓舞,“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
世界范围的信息化浪潮对于基础教育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真正要使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普遍惠及下一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深感任重道远:一要普及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环境,并使信息通讯技术更加便捷、服务更加全面、价格更加优惠;二要普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流动与共享,使广大师生能够有条件脱离物理时空的限制,通过虚拟环境随时随地学习;三要普及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教育,使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增强、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进行努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我们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会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