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引领城市进入“新时代”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空前的,刚出家门的我们,通过城市路边的电子地图就可了解到前方各条主要道路的通畅情况,以便选择最佳出行路线。这是城市交通仿真系统给我们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而伴随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应用,不断发展的数字化城市将会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惊喜和便利。
从“数字地球”到“数字城市”
 1998年1月,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应在三维地球的数字框架上,按照地理坐标集成有关的海量空间数据及相关信息,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地球,即“数字地球”,为人们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和新技术手段。
 正是在“数字地球”这一学说的基础上,今天的“数字城市”才被延伸出来。“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提供了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调控手段。
 可以想象一下,城市规划师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和决策,如同走在现实的城市街道上,还可以像乘坐直升机一样俯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空间布置、组合配置城市资源、改善交通系统活动,那是多么的游刃有余啊!“数字城市”正是为我们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全新的视野,同时也意味着城市管理和规划体制的一次大变革。
 目前,美国有50多个城市正在进行全面数字城市建设,欧洲一系列数字城市的规划和实践也相继展开。我国在“十五”期间,北京、香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数字化建设也已启动。目前,我国已有120多个城市建有城市规划管理系统、400多个城市建有房产管理信息系统、100多个城市建有综合或专业管网管理系统、1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空间基础信息系统。
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赖明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06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并将城市信息化作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优先主题。数字城市建设已被列入信息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十一五”发展的战略重点。建设部将陆续启动一些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数字城镇和综合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功能提升与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城市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
“数字化”带动城市发展
 “数字城市”的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伴随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一个长期的过程。赖明指出,现代的信息要与现代的信息管理融和,数字化不是一个终极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只要科技发展不停止,城市信息化也将永无终结。
 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城市化水平2020年将达到50%~52%左右。这些大、中、小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公众服务系统必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广泛而又迫切的需求,以提高城市的管理质量和快速应变能力,这些工作都必须依赖于城市数字化工程的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支撑。中科院院士陈述彭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化面临双重瓶颈,即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又滞后于城市化。信息化的滞后无论是对城市的长远发展还是城市地位的提升都产生了明显的制约,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中利用信息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
 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必然选择。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城市信息化对于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可持续发展小组组长牛文元教授曾指出,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当信息化达到基本运用程度时,在整个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城市的GDP可以增加2.5~3倍,到达“四倍跃进”的效果。在增加信息化建设投资和不断扩大对信息产品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信息化对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由于城市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都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城市信息化对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建设会产生新的推动作用。因此,城市信息化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数字化”不是空洞概念
 今后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渐成熟,大规模建设的结束,高效科学管理城市的重要性必然凸现,因此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有关专家认为,“数字化城市管理这辆车太大太沉”,它涉及到城市建设乃至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方面面,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要想提速,使得城市管理真正取得实效,依然需要勇于突破发展瓶颈。
 专家认为,影响城市数字化的瓶颈主要有三个:一个是资源的整合。城市数字化是个超级系统,信息量巨大且出自众多部门,整合的任务极为繁重。即使整合起来,要方便应用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当中软件、设备、人才、服务等“一个不能少”。二是权力和观念的阻力。数字化意味着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真正推起来势必要求打破权力的暗箱操作,会直接冲击某些人员的利益,阻力不会小。三是数字城市建设最关键的是资金上的投入,一个系统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投入、改进、协调,整个系统需要很多部门的联动,因此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是决定性因素。
 城市信息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涉及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它以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为依托、以城市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各种城市信息门户为访问入口的复杂系统工程。赖明也指出,“统一管理,共建共享”是“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在现代社会中,政府要花大力为城市信息化建设建立专门的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然后,再根据各个地方政府实际的财力水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地发展“数字城市”。通过巨大的技术工程和基础设施加以支撑和搭建起良好的信息平台,进而通过它们向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发布所需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