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基层服务管理网络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来源:解放日报 更新时间:2007-05-20

 
  这个月以来,南汇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尽享“精神大餐”:涉及便民服务类、咨询讲座类、实用技术培训类等种种服务被列成“菜单”公示,老百姓只要按“菜谱”内容“点菜”,就能轻松享受由区、镇政府精心“烹调”的各种服务。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不仅是南汇的老百姓。这些年来,上海市民在看到洋山深水港建成、140.2公里轨道交通营运这类体现城市发展“硬指标”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变化:办事、看病、活动无需走出社区,碰上“急难愁”也能及时回应,享用的公共资源越来越多……

  变化,体现上海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步步进展。目前,本市正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把社区打造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让老百姓在社区中真切感知和谐、共建和谐。

  “社区公共服务圈”享受便捷

  【讲述】近日,大宁路街道居民张先生为出租一套房屋,和租客第一次跨进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大门,不到十分钟,他们就从社区工作人员手中拿到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张先生说:“以前办张证明,需要带着一大叠证件会同租客前往派出所、房产交易中心等部门登记备案,又费时间又费精力,现在只需到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一门式办理,真是太方便了!”

  社区是社会和城市的基础、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社区的和谐尺度,更多来自老百姓的感知。老百姓的心愿很淳朴:办事更便捷、健康有保障、精神更愉悦。

  近年来,本市依托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编制出惠及全体市民的“社区公共服务圈”。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截至2006年底,本市已建成社区事务受理中心2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0个。

  如今,在很多社区,出门15分钟,就有文化活动、健身运动点;出门15分钟就有医疗服务点;到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事,一般事务10分钟便能办结。

  降低了办事时间成本,享受丰富多彩的公共服务,不少市民的生活变得更为“滋润”。家住五里桥街道的独居老人李老太如今每个周末都会来到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看免费的公益电影,有时还会参与中心组织的经典老歌歌友会。除了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老人也十分关注自己的健康,去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她建立了健康档案,卫生中心的医生还定期送医上门,为她提供个性化的保健服务,深受老人的欢迎。

  为了确保为老百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切实满足百姓需求,本市严格把关“软硬件”:“三个中心”的布点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结合人口布局调整进行严格规划,努力实现全覆盖;对于纳入规划的中心建设,按照远郊及困难区县的不同情况,研究分类支持办法和标准,由市、区财力给予积极支持;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要逐步实现服务功能、流程、程序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紧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要因地制宜完善文化服务……

  “服务直通车”及时解难

  【讲述】离休干部张一肃:请兄弟姐妹吃个团圆饭,菜正要下锅,煤气灶却点不着了,真急人!还好我们五角场社区有个求助中心,电话打过去,一会儿就有师傅上门维修,不到1个小时,问题全解决啦!

  为了及时解决百姓的“急难愁”,近年来,本市依托信息化手段,整合各类服务热线,组织社区内的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形成服务实体,多角度多层次为居民解忧。

  在临汾社区,全市首条“社区生活救助热线”于去年7月成立,热线与百余家单位签订协议,形成居民生活类服务网络,这张网络覆盖了辖区内全部17个居委会,配套编录了居民信息数据库。只要拨通热线电话66987770,电脑就能立刻反映出居民的家庭住址、成员构成等基本情况。现今,热线平均每天接听居民求助约30个,近九成需要得到满足。

  热线是老百姓和政府之间的一座桥,无法解决的突发事、长期困扰的麻烦事、不知该找哪个部门的尴尬事,都能递交给这个直通道。维持这条通道正常运作的,是各职能部门之间统筹协调的能力和及时应对的本领。闵行区民生热线规定,凡是来电事项能当场解决的,则当即答复;涉及多部门职能范围的,明确一个部门牵头;属于疑难事项的,则由区政府协调解决。依靠这样的机制,夜排档扰民、小区水质发黄等“疑难杂症”被七所八所合力根治,群众满意度超过80%。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立足社区对百姓呼声作出回应的,还有长效性实事项目。一些百姓反映强烈、难以一时根治的难点,通过列入区县和街镇两级的年度实事项目,得到有效解决。地处市中心的静安区,老式住宅较多,老龄化程度较高,成为不少民生问题的源头,区政府连续两年的1号工程就聚焦这两大难点。继去年完成1万户老式住宅公用卫生间改造、2.1万平方米旧住房改造性大修之后,今年还将形成“床位不离家,服务送到家”的为老服务模式,一系列服务项目不仅覆盖1万名纯老户家庭,还将逐步延伸全区7.4万名老人。

  目前,本市不少区县和社区还正在探索建立民情反映渠道。由居民自己投票选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地方党委、人大和居民代表“三位一体”,对政府解决问题的绩效进行长期监督和阶段性考核,考核结果与职能部门当年考评挂钩。

  “共享资源”滋润生活

  【讲述】退休居民顾丽娥:以前居民进不去的区委党校、教师进修学院和艺术馆,现在全都向我们敞开了门。今天在党校听心理讲座,明天到进修学院参加剪纸小组,后天去艺术馆看画展,日子不要太惬意哦!

  几天前,欧阳街道社区文化街正式揭幕,街道沿线4家大型文化教育单位的资源全部向居民开放。据了解,去年起,本市进一步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要求体育场、图书馆、学校教室等在自身工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可能向居民免费开放。

  这项被居民誉为“破门之变”的举措,不仅确保社区拥有适宜适量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业余活动提供了场所;更有效整合利用了原本散落各处、常常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让这些资源汇聚到群众活动的社区来。

  被纳入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的长宁区,16所学校的大门敞开之后,全区人均健身面积从0.5平方米上升至0.93平方米;每周平均有近万人次在示范学校进行体育娱乐活动;每年居民进入学校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达数十万人次。与此同时,一个个制约资源开放共享的瓶颈被突破:人员管理,政府委托管理或组织社区志愿者管理;安全问题,采取商业保险方式,邀保险公司介入;物耗问题,建立政府评估和经费补贴机制……这些做法现已在全市19个区县推广。

  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中,硬件通过“共享”得到保障,而软件又如何充实?各基层政府在着力完成“保基本、广覆盖”的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部分事务委托给民间组织。打浦桥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日常活动项目的开发和运作被委托给一家社区服务管理机构。机构利用专业优势,针对不同年龄居民策划系列品牌活动,吸引了社区居民。江苏路街道社区事务由职能部门、服务型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共同承担,既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帮助政府从各种琐碎事务中“脱出身”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培育社区民间组织1200多家,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会空间不断被拓展,来自民间的“草根力量”日趋活跃,越来越多居民成为建设和谐社区的主人。仅以虹口区为例,各种群众团队近2000家,参与人数超过15万人。这些组织在娱乐之际,逐渐参与和承担起各种社区事务。如新港社区外来媳联谊会,将1200多名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外来媳联系起来,参与了“送文化进工地”等一系列活动,在服务“新上海人”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