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binews 更新时间:2012-04-15
数字校园(Digital Campus)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资源的全面数字化,并对这些信息资源科学规范、有效整合,通过有效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进行业务和组织流程再造,从而推动学校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目前,许多高校在经历了以硬件投资为主的校园网建设之后,在需求的拉动之下,开始新一轮注重软件建设、以“应用为中心”为主题的数字校园的建设热潮。通过建设数字校园,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日益成为共识。各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方案商又是如何应对这种趋势,为高校提供实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呢?
信息化起步早 各部门分而治之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优良的基础硬件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校园信息化建设。近年来,伴随各高校的扩招和规模不断扩大,新建校区也随处可见,如何才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此,记者走访了一些具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高等院校。从各学校了解情况来看,经过多年不断的建设和投入,中国高校在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中已经走在了前列。目前,随着校园网的基本完善,学校各部门纷纷上马了自己的业务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设备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系统的应用给日常工作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记者在某学校教务部门看到,教职工正在通过部门自有的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一些日常的教务管理、课程安排、学生基本信息的管理等;同样在后勤宿管办,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宿舍管理系统管理学生在宿舍的住宿分配、查询入住学生姓名班级等情况。在院校学生数量庞大,业务繁杂的情况下,如果仍采用原始的手工方式管理,其困难度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通过进一步了解,记者得知,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校园各个系统多是独立、各自为政的。由于许多学校缺少全校统一的规划,也没有考虑到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问题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部门根据自有业务需要进行系统建设能使系统较快上线,推广难度相对也比较小,这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初期普遍采取的办法。然而,由于部门级应用所采用的技术架构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不但使得用户操作繁琐,流程难以实现自动化,而且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从而,这种“分而治之”建设模式的弊端也随着校园信息化应用的深入逐渐暴露出来。
以前面提到的教务系统和后勤管理系统为例,如果两个系统间能有效的融合,后勤部门就能通过自身系统查询教务相关数据获得某个时段某宿舍学生是否在上课,就能为后勤部门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帮助;对于教务部门的教职工而言,课程调整通知除了在自身教务系统公布以外,还可以通过系统轻松得到相关学生的住宿区域,可以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课程调整通知等。这些必须在学校信息系统整体规划,各分信息系统能实现充分共享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
然而,现在很多高校的信息系统都处在各部门分而治之的情况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业务管理信息化,但由“信息孤岛”引起的一系列不便也开始备受关注,数字校园整体建设之路开始浮出水面,并已从论证阶段走向实施阶段,在一些高校的应用中显出效力。
从部门级的应用 到面向全校的应用
谈起数字校园的建设,重庆工商大学网络中心田老师很是兴奋,他参与和见证了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全过程。“我校于 2003 年开始规划实施数字校园工程,经过多次走出去 ( 到国内著名大学调研 ) ,请进来 ( 与国内外知名的有高等教育背景的软件开发公司作技术交流 ) ,收集、发掘校内各部门的需求,不断探索学习,逐渐认识并找到了一条重庆工商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之路。”
田老师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以前,重庆工商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离高水平信息化大学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指导和总体规划,这使得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停留在项目性的临时工作层面,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开展和推进。虽然学校于1997年就开始了信息系统的建设,一些小型的内部网和应用系统虽然能解决某个部门内部的某些业务需求,但对于学校整体发展却起不到很大作用。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原有资源已难以满足现有需求,在建设理念、建设模式和技术方面,都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审视并设计。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数字校园”建设,在多方面考量之后学校选择了与专业公司合作的方式,来承担数字校园的建设,专业公司通过对学校实际情况的认真调研和分析,为其提供了基于“学校全局统一规划设计”的数字校园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个性化建设策略,并通过有效的实施和服务,协助其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校园。
打造面向全校应用的数字校园,通过近二十个应用系统的建设,重庆工商大学实现了集校、院(部)分层管理、信息共享、安全运行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智能管理平台。应用涵盖了招生、报到、注册、学费、成绩、学籍、学工、宿管、团委、就业、校友会等有关“学生一条线”和人事、科研、教学、办公等有关“教工一条线”的两条管理线,所有环节信息互联互动,实时共享,正如记者在重庆工商大学看到的那样,各种先进技术为学校师生带来了全新的数字化体验。
“数字校园的建设将对我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田老师这样评价到,“‘数字校园’是我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工程,是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方法、手段和途径。目前,我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成为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
校级应用一体化设计 全面走向整合
通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数字校园应用建设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根据各个学校信息建设程度不同,大至可分为下面四个阶段:
一、软件独立运行阶段
软件纯粹性地独立运行,如教务部门使用的排课、选课软件等,软件只为满足某一具体业务而设计,服务于某个部门的特定人员,设计时未考虑与部门内其他业务或其他系统的关联和数据共享。不同的业务单独使用完全独立的软件,各个软件独立运行,没有信息交流。
二、信息系统部门级应用阶段
信息系统基于学校具体部门内部的整体业务进行设计,部门级系统应用各模块之间已经实现了部门内部的业务关联和数据共享,如教务系统可整合学籍、选课、注册等模块,其局限性是设计时未考虑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和数据共享,虽然实现了小范围内的数据统一,但仍是部门间信息孤岛形成的根源。
三、部门级应用 + 集成平台阶段
通过在平台(中心岛)与各部门应用(孤岛)间搭建桥梁实现对校内原有系统和新建系统的集成,实现了数据交换,其局限性在于整合方式上未区分新建应用和原有应用,新系统之间以及新系统与平台之间无法实现业务关联,在应用层面上仍然停留在部门级。
四、校级应用解决方案阶段
校级应用是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设计时统一考虑了各部门间的业务关联,所有业务共享同一套公共代码和信息项,避免了数据不一致。校级应用解决方案区别对待新建应用和原有应用,新建的校级应用直接运行于与其一体化设计的认证和数据平台,并通过平台对第三方系统有效集成。
国外高校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成功经验是在校园内建立以浏览器/服务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门户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等为代表的校园级应用系统,它把整个学校视为一个应用系统,在全校的业务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实现各部门级应用之间的数据共享,因而被称为“统一的数字校园(Unified Digital Campus)”建设。
在对数字校园的了解中,记者走访了国内最早进入数字校园领域的企业--北京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希尔总经理何忠义认为,进行数字校园应用建设应将立足学校全局管理和服务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遵循信息标准建设校级应用,通过平台对原有系统和第三方系统进行高效集成和整合,并根据学校校情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个性化建设策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级解决方案。从而真正实现学校相关信息资源的互联互动、统一共享,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应用、统一数据库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彻底消除信息孤岛,真正实现Anywhere/Anytime的信息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设计理念与国际主流数字校园技术同步,代表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能够从根源上解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通过数字校园的整体建设,提高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管理服务水平以及整体综合实力;通过规范、优化、重构业务流程,能实现资源整合、优化、共享,提高各项工作效率、效果和效益。
用户案例
中山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 院校,跨越广州和珠海四个校区,在校各类学生6万多人,教职工12230余人。为了紧跟学校发展需要,解决原有信息系统的不足,中山大学提出了建设全局数据共享、整体校务规划的“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目标。经过多方面考查与论证,希尔成为中山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合作伙伴。
希尔根据中山大学的需求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建设全局数据共享、整体校务规划”的建设目标,根据学校管理特点和业务系统的相对完整性,在“五大统一“的建设原则下,以全校总体业务工作流程为主导,一期建设实施了安全平台、招生、数字迎新、学生收发费、教务、排课、科研、校友会、办公自动化、组织部、统战部、团委、研究生、人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留学生、就业等系统,涵盖了人、财、物三条主线的主要管理功能,建设工作涉及20多个职能部门,同时,建设了中山大学管理信息标准和标准化管理规范,形成学校信息数据代码项4000多项,标准代码数据46000多条。在校方高层领导的直接参与和强力推动下,中山大学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国内第一个真正的校级校务管理系统。
随着校务管理系统的全面、纵深使用,充分体现数据集中、应用集中的强大威力,彻底消除了“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协同办公目标,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了更为及时、完善、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中山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郭清顺老师将建成的数字校园形象地比喻成“中大人的阳光、空气和水”。
CBI白盒方案推荐
由于学校自主开发和非专业公司的开发式项目建设存在巨大风险和严重的资源浪费,由专业公司为主导的产业化建设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必然趋势。随着数字校园建设需求的逐步扩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理念和“产品+服务”的建设模式也将成为主流。这无疑为国内有实力的数字校园专业公司带来了市场机遇。
推荐理由:
基于“统一标准、统一应用、统一数据库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下的信息管理服务应用建设将是数字校园建设的趋势,这不仅符合学校的战略规划,同时也从根源上解决了长期以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数字校园不仅要满足传统的信息管理功能,而且还要更多地向广大的师生提供信息服务,更要从分散的部门级应用逐步过渡到校级应用,满足各类别用户的个性化服务。
北京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数字校园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快速稳健地发展,希尔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校级应用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公司拥有统一数据库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门户平台、综合校情展示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学生综合服务管理系统、教工线产品、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自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几十款,覆盖了学生和教职工教学、科研、办公、管理、服务、生活等全方位业务。丰富的产品既可独立拆分使用,又可自由组合,完全适应学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理念。
截至目前,希尔已成功建设实施了中山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一批数字校园典范工程。经过国内二十多所著名院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已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牢固确立了行业市场的优势地位。“希尔数字校园整体解决方案”方便、周全、优质地解决了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受到了高校用户的肯定和赞誉,公司也因此得到了业内充分肯定。
方案1
高校统一数字校园综合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适用范围:基于学校全局业务的统一数据库平台,提供全面的校情数据,满足校内各层次的数据服务要求;通过对权限的有效控制,对不同用户提供的不同的信息展示和服务,支持用户的个性化定制;提供全面的校情信息展示及决策辅助支持;基于对校情的动态监控,支持学校各方面工作水平的提升,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软件产品:包含统一数据库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门户平台、综合校情展示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
方案2
高校学生综合服务管理解决方案
适用范围:服务于高校学生综合管理,业务范围覆盖学生从入校、在校、毕业、离校,直至毕业以后成为校友的整个流程,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各项事务的管理,同时,统一数字化管理和保留所有数据。
软件产品:?包含招生、迎新、注册、学生收发费、宿管、教务、学工、研究生、团委、就业、离校、校友会等管理系统。
方案3
高校教工综合服务管理解决方案
适用范围:服务于高校教工综合管理,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人事、科研、教学、办公等一系列活动的管理,实时了解各种详细信息,维持学校后勤办公的日常运行,并位学校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软件产品:包含办公自动化、人事、科研、组织部管理、统战部管理系统、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软硬件环境:
客户端参考配置:
软件: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 XP / Vista
应用软件: Office 2000 / XP / 2003 / 2007 Internet Explorer 6.0+
服务器端参考配置:
硬件最低配置:
CPU Intel/AMD 1.8GHz
内存 512MB DDR
硬盘 30GB IDE/SCSI
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2000 / 2003、Red Hat Enterprise Linux、Solaris、AIX、HP Unix
应用服务器:Tomcat、JBOSS、IBM WebSphere、BEA Web Logic、SUN JavaES Application Server、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软件:Oracle
●结束语●
校数字校园应用的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如财务、教务、设备管理系统等。但到目前为止,应用系统仍主要是面向部门、局部开发、没有共享的应用框架和共享的技术架构,系统管理分散、重复、浪费人力物力。面向部门的应用虽然对提高本部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重要作用,但从全校整体业务的角度看,部门级的应用必然存在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
“校级应用整体解决方案”采用统一标准、统一数据库、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的方式,基于全局数据分析和全校综合业务统筹设计,从根源上彻底解决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问题,真正体现全局数据共享,有效支持综合数据查询、业务联动、协同工作、一站式服务、辅助决策支持等高端信息应用,这将推动高校数字化的发展,而高校数字校园的不断深入发展也为方案商带来了无穷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