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等教育明天更美好
来源:三秦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科教强 是动力
    陕西作为全国知名的科教大省,历来引起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5年来我省科教事业的迅速发展,22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的涌现,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创新成果的诞生,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的进一步提升,为构建和谐新陕西,建设西部强省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智力支持,为陕西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科教兴陕”战略的顺利实施,成为我省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和强力助推器。

    陕西高等教育

    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

    根据省教育厅的统计,全省目前已有普通高等学校76所(其中本科院校37所,高职高专院校39所),成人高校21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26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90余万人。与2000年相比,陕西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由24.77万人提高到64.62万人,增长了160.8%;在学研究生由1.84万人增加到5.84万人,增长了217.4%。“十五”期间,全省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466733人,已就业407062人,平均就业率达到87.22%,居全国前列,高校的人才培养为我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所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西北大学等8所院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我省拥有的“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数分别位居全国第2位和第4位。

    截至目前,全省研究生培养单位博士点增加到560个,硕士点增加到1306个,居全国第4位。我省高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65个,数量居全国第4位。全省现有两院院士45位,其中在高校的两院院士有27位。

    截至2006年底,我省共有国家大学科技园4个,居全国第2位。全省拥有各类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的数量总体居全国第四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数量居全国第三。去年,我省又有5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数居全国第四。

    高等院校助推

    我省建设西部强省

    如何把这些高等教育潜在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直是省委、省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从2001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发出的“两个结合”(即高校与科研院所结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开发区和企业结合)的号召,为破解这一难题指明了方向。

    去年,“两个结合”工作进一步深入,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承担的科研项目558项,奖励了科研合作基地12个,科研经费达20亿元。在省政府颁布的科技进步奖励项目中,高校获得一等奖22项,二等奖47项,分别占全省获奖总数的57.89%和46.35%。

    从2005年开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省教育厅在全省几十所高校征集科技产业化项目,从征集到的500多项科技项目中,经过企业技术人员与专家论证,筛选出30项已进入陕西省100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项目。

    坚持“两个结合”,高校要发挥积极主动性,要把高校自身发展同地域经济的发展积极地结合在一起,在积极主动服务中实现双赢。西北大学近年来落实“两个结合”,紧盯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上门服务,2006年,学校的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其中横向科研经费首次突破纵向经费。

    我省高校一大批科研成果备受瞩目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的“快速成型制造基于关键技术和设备”,包括激光快速成型机、紫外光快速成型机、石墨电极研磨成型机、激光快速成型光固化树脂、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和装备,已应用于咸阳偏转线圈集团公司、陕西标缝集团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公司等单位的新产品开发,使产品的开发周期和费用降低了50%—80%,创造产值近2亿元;西北工业大学与汉江机床厂合作,开发研制成功“精密电火花成型机床数控电源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年产30—50万台,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外汇135万—225万美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我省不同生态区域,分别在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建立农林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区150多个,与宝鸡市合作,在12个县区建立了32个专家大院,示范推广农林科技新成果、新技术350多项,产生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开发的“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间隙测控系统”,1997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后,已在国内外近百家大型火力发电厂得到推广应用,直接获得科技经费累计近8000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亿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徐德龙院士领导的粉体工程研究所作为“国家干法水泥预热预分解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2年该研究所一次申请国家专利10项,2005年已全部获得专利权。依靠专利技术的保护,该所每年签订技术合同都在500万元以上,目前,该专利技术成果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得到推广应用,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累计达到30多亿元。

    据统计,“十五”期间,我省高校在落实“两个结合”中,积极争取政府支援,围绕国家目标开展创新活动。承担政府(包括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市政府科研项目等)科技项目从2000年的2652项增加到2005年的12570项,增加了4.7倍。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技术开发项目和向企业转让技术成果。高校承担的科技项目从2000年的2651项增加到2005年的5569项,增加了2.1倍,获得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让经费从2000年的4.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1.35亿元,增加了近3倍。

    “两个结合” 已成为我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走“两个结合”之路,高校与咸阳、宝鸡等市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对接联系;与省内多家企业共建了研发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分别组建成立了“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和“西北工业大学技术研究院”等。高新科技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创办科技型企业100余家,从业人员1.2万人,实现总收入30多亿元,成为陕西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同时,推动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与西安等6市开展共建开发区和科技合作活动,收到良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我省科技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科技教育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推动了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在国家科技奖励中,我省高校连年取得突破。“十五”期间,全省高校共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42项,其中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主持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教授主持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分别荣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04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并荣获200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五大领域培训6万名专业人才

    为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科技人才,日前我省又出台了《陕西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在现代农业、现代制造、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和能源化工技术五大领域培训6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人才,提升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综合能力。

    现代农业领域每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000人;现代制造领域主要在电子制造、新材料、精密仪器、重大装备、系统集成等重点方面开展大规模继续教育,每年培训2000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开展信息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面向行业的关键技术、共性知识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的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现代管理领域将以急需紧缺的管理专业门类为主,开展包括投融资管理、企业资产重组、质量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以及企业制度、结构调整、国际化经营、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的培训,每年培训2000名中高级现代管理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信息技术领域将在系统工程、集成电路、软件技术、网络、信息安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等重点方面开设相关培训项目,根据不同行业和岗位实际需要,分门别类地培训不同行业领域的信息化人才,计划每年培训3000人;能源工业技术领域将重点在石油石化、电力、化工、煤炭等方面开展继续教育活动,每年培训2000人。

    大力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

    2007年3月23日,《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经省政府同意开始执行。今年我省将启动“13115”科技创新工程,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现代医药、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10个重点领域,设立精密数控机床、汽车与工程机械、可再生能源开发、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及生物医药材料创制、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及中药新药研发、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水技术、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30个重大科技专项。

    按照面向行业、加强集成、突出特色、择优支持的原则,“十一五”期间,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现代医药、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10大领域,支持建设100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中心,着力支持建设50个重点科技产业园区。“十一五”期间,我省每年仅实施“13115”创新工程就安排专项资金1.5亿元,加上省本级应用技术与开发资金、科技产业化专项,每年省本级科技投入将达到4—5亿元,预示着科技工作进入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西安市提出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至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把西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产业辐射中心,世界知名的科技创新城市和西部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此外,从“十一五”开始,省上和市、县每年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幅度。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促使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5%,重点、骨干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不少于企业销售额的1.5%,高技术企业应高于5%。逐步使投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用科技引领全省经济腾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未来15—2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省科技厅厅长唐俊昌指出,我省特定的省情和需求,决定了不可能选择资源消耗型和对外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型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科学技术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受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济实力、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制约,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科技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科技成果多,但在我省转化形成主导产业的少;科技成果中引进仿制技术多,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一般性的应用技术成果多,涉及产业的核心技术少;科技人员数量多,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少。科技资源的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是导致我省作为“科技大省”,但又是“经济小省”、“收入穷省”的症结之一。为此,省委、省政府作出将大力实施“科教兴陕”和“人才强省”战略。

    200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全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线自主创新,提高经济竞争力。全年共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7项,安排经费2598万元;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16项,安排专项资金9492万元;促进陕南实现突破发展科技专项、工业技术研究院研究专项、科技富民强县、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专项相继启动实施;全年登记重大科技成果583项。这些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解决了能源化工基地、装备制造、陕南开发以及“一线两带”发展过程中的一批重大技术问题,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据初步测算,去年科技进步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3%。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于4月26日由省政府下发开始实施。

    通过开展组织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等举措。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为促进人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陕西”、“和谐陕西”的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科技让社会更节约更环保

    按照陕西省“十一五”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专项规划,我省科技发展坚持支撑与引领并举,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主线,努力做到: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突出应用技术研究;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突出高新技术;单项技术突破与集成创新相结合,突出集成创新;科研开发与基础平台建设相结合,突出科技环境和条件建设;增强人才总量和优化人才结构相结合,突出急需人才的培养;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突出市场引导。

    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技术体制。建成新型的区域创新体系,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形成比较合理的科学技术布局。依靠科技进步基本解决我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和建立节约型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技术问题。掌握一大批重要的知识产权和产业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居于中西部领先地位,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为引领我省经济社会更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针对我省主要矿产资源和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研究解决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问题,开发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解决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式组合和社会循环式消费技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近期重点研究开发煤矿安全控制技术;采选矿及其矿产品加工转化技术;矿山环境治理技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以提高质量和附加值、增加品种、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替代进口为取向,以行业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为重点,集中力量对能源、化工、电子、机械、医药、纺织、冶金、有色、建材、食品、轻工等行业实施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全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自主品牌优势的名牌企业和拳头产品,尽快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

    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

    组织条件成熟的县(市)申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对列入国家计划的县(市),省市给予配套支持;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每年拿出不少于200万元资金,采取奖补结合等方式,重点支持10个左右县(市)实施省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优势特色的支柱产业,有效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实现民“富”县“强”。

    在全省推广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公司+基地+农户、农业科技服务110等成功模式和经验,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省科技、财政部门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各设区市给予相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