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房每个月6万元的电费单子摆在国内某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中心张教授面前的时候,他不得不慎重考虑机房节能的问题了。“在建机房的时候,我只考虑到了要买速度多快、内存多大的机器,根本没有想过功耗的问题,”邓教授说。一年几十万元的电费让邓教授感到头疼。“最初的设备购置等投入资金领导觉得问题不大,可随之而来的竟然是如此大笔的电费,让人一下子难以接受。”
IDC分析师Michelle Bailey说,2005年美国公司花了58亿美元为服务器提供电力,并将另外35亿美元花在服务器冷却上。而与之相比,花在购买设备上的费用大约为205亿美元。花钱是一个问题。更严重的问题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需要的电力供应。事实上,全球电力资源紧张已经让IT经理们感到压力。当美国David Young向其公司的主机代管提供商提出计划在数据中心添加10台服务器的时候,得到的答复让他大吃一惊,南加州本地电力公司不能提供所需要的更多电力,David的公司升级需要等待。全球性的IT电力危机正在逼近,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正在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政策。我国政府还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单位GDP能耗5年降低20%左右的目标。国家节能战略清晰可见,而IT产业的节能行动也刚刚开始。
IT耗电触目惊心 节能意识亟须提高
根据CNET Research的调查数据,2006年国内PC市场超过了2000万台(含笔记本电脑),总数约8000万台。预计2007年中国PC的社会保有量将超过1亿台,打印机超过2000多万台,服务器超过200万台,投影机超过200万台……还有数目众多的路由器、交换机等其他IT设备,总量惊人。
估计2007年我国IT产品的总耗电估算为300亿~500亿度。这几乎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总量(2006年为492.50亿度)。这些林林总总的IT产品,积累起来将是惊人的“电老虎”。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目前国内用户和厂商的IT节能意识还在起步阶段。根据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对“中国信息化500强企业计算节能调查报告”显示,有高达45.17%的被调查企业,不了解节能计算这一问题。
更让人担心的是,多数的企业用户和个人消费者并不了解计算机产品大量消耗电能的后果,还在一味地使用或采购高速的计算机设备,而这些产品中几乎都包含了高功耗芯片。全球IC设计与个人电脑平台解决方案领导厂商,威盛电子总经理陈文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芯片功能越强大,其消耗的功率也越高,如今,由十亿晶体管构成的芯片可额外泄漏60至70瓦的电力,一味追求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能源浪费的恶果。”
低能耗芯片 每年能省38.1亿元
威盛电子的研究部门曾算了一笔账:“按每100台PC机每天持续工作10小时所消耗的电能来计算,使用低能耗芯片每年可节省电费约4760元人民币。目前中国拥有电脑的数量大约为8000万台,每年总共能节省38.1亿元人民币。如全球的6亿台计算机全使用低功耗芯片,1年工作200天,每天8小时,则在全球可以少盖13座核能电厂。”
因此,随着国家单位GDP能耗指标压力的增大,《节约能源法》修改的正式启动,IT产品功耗作为一项社会性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正如专家所呼吁的,节能计算应尽快推广,以缓解能源危机和日益变暖的全球气候。
节能在行动
当芯片厂商纷纷将产品设计的重点放到“低功耗”上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生态链上的企业开始参与到提倡和建设“节能IT”的行动中来。今年,在服务器和PC领域,“多核”和“低功耗”无疑是最大的热点。芯片产品的主流厂商们都先后推出了功耗低的处理器产品,而由于计算机“大脑”的降温,从而使得整机也具有了与以前所宣传的“节能”不可比拟的低功耗值。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1年6月,威盛电子发布的全球第一款采用最先进0.13微米制程的CPU── VIA C3,即以低功耗和高集成度领先于业界。此后,威盛对C3家族产品不断更新,并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尤其以节能、低发热的特点得到用户认可。2005年秋季,威盛又发布了凝聚了多年低功耗技术的C7系列处理器,朝着高效低耗的方向迈出一大步。
威盛C7-M处理器在1.5主频下,最大设计功耗不超过7.5W,目前被广泛应用在移动计算产品等商用计算领域中;而C7-D台式机处理器则是全球第一款能够减少碳排放量的节能处理器,最高功耗不超过20W,2006年被英国政府在台式办公设备的采购中选用。而除了省电环保之外,威盛认为节能型PC的优势还意味着计算机仅需要少量的散热部件,这使整机可以更轻便灵巧,噪声更低。这使得注重环保、静音的用户(如医院、图书馆),也会优先考虑节能型PC。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美国沃尔玛等零售卖场,采用威盛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长期位居电脑类产品销售榜首,单周销量达到千台以上,台式机销量也表现突出。同样,在国内物美、旺市百利等超市,采用威盛处理器的电脑销量喜人,也从侧面体现出用户对节能、环保型电脑的认可和欢迎,正处在一个令人欣喜的成长阶段。
芯片节能 带动整个产业链
毫无疑问的是,当芯片厂商纷纷将产品设计的重点放到“低功耗”上的时候,必将带领整个产业链也向着节能的方向迈进。诸如节能主板、节能电池、节能机箱等等产品将陆续问世。事实上,一些对市场高度敏感的电脑整机制造商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出了节能牌,推出了不少的节能产品。比如联想的某款服务器产品,拥有自动节能降噪技术,其系统风扇具备自动调速功能,可通过监控并采集系统温度、CPU核心温度等关键点的温度,实时调整风扇转速,把系统的散热控制在一个良好可控的范围内。不仅联想,像戴尔、海信、紫光、同方等等PC和服务器整机厂商,也都推出了自己的节能产品,并且先后接受了中标认证中心的信息技术产品节能认证。
由此,从芯片厂商到整机厂商,越来越多生态链上不同位置的企业都开始参与到提倡和建设“节能IT”的行动中来了,信息技术产品的节能,也开始和其他行业的其他产品一样,开始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其相应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