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伦:数字城市、电子公务与城市管理
来源:腾讯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7年5月27日,第十届北京科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要围绕“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城市管理的具体规划等话题展开,分别从科技创新、媒体责任、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等多个角度来阐释城市管理创新。腾讯财经独家网络直播本次论坛,本文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电子公务研究中的主任邬伦先生的演讲实录。

邬伦: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个论坛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同时也感谢论坛组委会的邀请。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数字城市,电子公务与城市管理、科技创新。我简要回顾一下数字城市的发展,并且从电子公务的角度探讨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并且从城市运行系统的建设探讨城市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

首先看一下数字城市,刚才牛先生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城市的管理实际上离不开数字城市的发展,数字城市是城市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数字城市和数字地球的发展不是偶然的,是整个社会经济日益表现出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的。国家的竞争力、区域的竞争力越来越倚赖于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刚才牛先生的报告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数字,当信息化程度达到80%的时候GDP可能会附加增长1.5,甚至更高的比例,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数字城市、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信息化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这一代的和上一代的都对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和数字城市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把它上升到经济制高点和发展战略这么一个程度,国内数字城市的建设方兴未艾,北京是率先提出建设数字城市的地点,早在1999年第一届数字中国的国际会议上刘淇市长就提出了建设数字北京,1999年北京也把数字城市作为北京428重大工程之首。在全国也开展了众多的数字工程的建设,包括城市综合应用的,有管理的,包括有相应的建筑企业信息化,数字社区等等方方面面大大小小将近70多个工程,其中不乏像以北京东城区为代表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应用的示范。

在世界上数字城市的建设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欧洲到美洲等等,大概有数以百计的城市都在开展数字城市的建设计划,数字城市它是整个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它的发展来看,从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整个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它是一种发展的必然。尤其是当我们的城市面临了普遍存在的土地资源的制约,人口环境不断增长的压力,如何更准确的把握城市有关的空间信息,进行合理的配置资源,包括如何更好的满足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和民众日益增长的相应的需求。所以数字城市和城市信息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城市现代化中的标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和广大市民根本利益的需求,所以数字城市的建设必然要和数字地球等等联系在一起。

总的来说数字城市就是要在数字地球的原则和理念下基于城市的各种相关基础设施,以地理空间为框架进行各个方面的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通过CRS在内的相关新技术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共享,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的各种各样的综合服务。它是未来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来探讨如何促进信息化城市管理的发展和创新,首先我认为应该是模式上的创新,正如很多专家所指出的,数字城市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数字城市的管理也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模式的创新是首要的问题,而模式的创新我们要依据数字城市的发展,它本身也是数字城市的重要构成,也是数字城市重要的综合应用,另外信息化的城市管理不是简单的数字化,把它输到计算机里面,整个管理流程也不是机械的在计算机里再现,而是如何在数字城市的支撑环境下研究相应的这么一个模式下的管理特点,信息流的特点,提出相应新的模式,充分发挥信息集成共享的优势,改进传统的管理流程优化模型,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这样的话有必要把数字城市这么一个复杂体里面的相关内容重新有机的组合,这就是所谓的要把政府方面的、企业方面的、公众方面的管理的三个主体以及相应的关系重新加以有机的整合和联系,所谓的GBC模型,这个模型上午武利亚委员已经在报告里指出了,下面我稍微做一点进一步的解释。

这个模型我们称之为所谓的电子公务,GBCP,电子公务和以往电子政务不同的地方是它更关注如何使政府、公众、企业之间实现互动,所以我们从主体、目标、业务流程等等做了比较,如何更好的面向老百姓,如何更好的面向社会事故的处理。这是电子公务平台框架,我们以一个市政管理简单的例子说明。比如说当市民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他可以举报,把这个问题通过电子公务平台反映到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再反映到相关的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对公共设施进行维护。这就是所谓的GBC管理理论模式,总而言之在这么一种模式下能够形成所谓的和谐三角要素模型,形成以市民委本,全要素有机统一自循环,并且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理念和方式。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实现相应的业务模型,使得我们的管理主体、责任主体,也就是企业,最终能够更好的有效的提供公共产品,同时形成一个目标,更好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两条主线,一个是从市民到管理主体,一个是从企业和管理主体,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络,把三类主体联合在一起,最终达到和谐。

在这种模式下数字城市的支撑下形成这个模型,各种公共资源通过信息、通过公共资源目录、通过治理结构,基于空间,数字城市、数字地球的理论方法指导下的基于为什么服务,有效的把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借助于我们的规范,借助我们的评价体系,最终为我们的三类用户提供应用。

同时这么一种模型在东城区的创新模式之下,现在从北京到上海、广州、深圳等等,全国都在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工作,GBC的模型和以往工作的关系是什么?实际上我们的网格化奠定了很好的进一步实现GBC管理基础,这个图表现的是如何把三者联动的GBC模型最终实现在网格上的概念,从市政府到区政府,到最底下的城管员,通过这么一种方式最终多级联动,落到实处。

把我们已有的管理网格、服务网格和联动放置在一起,另外在这种模式下我们还可以把紧急和非应急的管理系统有效的整合起来,使得信息化可以延伸到街道、社区,实现信息的畅通共享,而且将原来的多个系统全部纵向垂直的把它重新改造为基于数字城市,基于共享的这么一个平台来进行联动,使得市民可以有效的参与到市民管理,使得我们城市的各种分析能够进行联动,使得各个公共服务能够无缝整合,这种模式在指导思想上,在管理理念上,在管理流程上,在管理制度上,在管理手段上,还有在管理方式上都呈现了新的变化,这也是在信息化的推动下相应的各个方面都会得到新的质的提高。

最后来看看在这么一个模式下城市运行的问题,通过我们前几年的网格化城市管理建设发展,应该说我们的城市管理从短效到长效,从粗放到细化等等,应该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我们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我们以前的管理往往是比较静态的,而城市的运行是需要动态的管理,是一个运行体的概念,就像一辆汽车一样,我们开这辆车的时候必须要了解这辆车的种种状态,比如说要看油表有没有油了,汽油、机油,胎压,这些都不管开这辆车可能会出大事。城市的运行也是这样的,不是说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再来解决,下大雨立交桥沉淀了我们再来排水,而是有一种预测的概念。

国际奥委会对举办奥运城市明确的要求是建立城市运行中心,北京2008年也是针对奥运指挥进行了相应的建设,但对城市运行来说,除了奥运或者是应急这些非常态的需求之外,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从事常态运行,现在的电供应的怎么样,水下一步会不会缺,这些问题都是市民非常关注的,对市政府领导来说也是非常关注的,现在我们确实是在城市的监督管理,乱堆垃圾要在处理等等细节问题上技术手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是从城市总体运行来看,如何更好的进行城市运行、城市管理的决策,这方面我们需要更高级的城市运行系统建设,来满足它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对城市的常态和应急运行的需求工作进行相应的分析,我们需要对各种各样的常态、非常态可能的需求,对于城市参与各个方面的角色,比如说从市长到市民,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而在其中究竟需要哪些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建立相应的应急和非应急的常态与非常态的管理体系,同时要建立一套城市的体征指标体系,就像人体的血压等等一样,城市需要我们了解它的各种运行指标,水、电、气、气象等等,建立像这样的,就像ITU病房来监护体征指标一样,城市也需要有这么一套监控。

然后要对它进行相应的状态评价,并且从时间、地区、专业等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当然这是很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建立相应的各种数学模型,反映城市的运行状况,城市运行是非常复杂的,还有很多东西可能不了解,需要在下一步加强这个研究。同时对城市运行下一步会这么变化或者那么发展,我们如何应对,如何建立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通过各个方面,数据采集、监控、分析,通过各个指挥部、分指挥部,最终协调,使得城市能够达到健康的运行。

总结来看,我们有这么一些初步的认识,从电子政务到电子公务实际上是由于有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由信息技术引领的一次公共管理的变革,是一个革命,城市运行的主体平台是政府、企业、公众共同构成的,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互动,并且围绕城市的公共产品才能建立起效益最高、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城市运行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围绕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这么一种和谐思路,是未来和谐城市运行的基础,应该加强相关的研究。以公众的需求为驱动,将会改变传统以政府为中心的城市运行模式,通过电子公务的研究将创建以市民为中心的城市运行的新模式,基于这么一个模式可以建立我国的城市运行和管理信息化的新的思路。

我们建议应该建立由政府倡导、组织和协调,城市利益相关者主动参与的治理体系,促进城市管理的和谐社会发展。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全面实现相关的信息共享,同时从科学发展观出发,以城市运行体征的监测为基础,实现预测、预警机制,城市管理关口前移,主动进行事件处置,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扁鹊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神医,医术非常高明,有人问扁鹊为什么能够有这么高的水平,他说实际并不是这样,我还有个哥哥,他水平比我高得多,但没有太多人知道,为什么?他总是很关注这个病人,看他平时有什么问题,他一个小药方就调理解决了,甚至提出一个建议,实际他不会有大病发生,用不着到他那儿来大动干戈,所以他并没有什么名,但他的医术比我高明的多,城市也是这样的问题,不是要等各种城市病都到了很难医治的角度我们再来解决它,需要建立相应的城市运行系统,所以我们认为北京作为首都和奥运的举办城市应该开展相关的建设工作,在我们已有的网格化的城市管理的良好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率先达到城市运行科学、准确、实时的新境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