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监测体系看武汉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保险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共武汉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创新武汉"奋斗目标,包括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产业创新、农村发展模式创新、城市建设管理创新等五大创新内容。为监测评价实现进程,按照五大创新内容,结合"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以创新型国家和其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为标准值,武汉市统计局选择35项主要指标,建立了《"创新武汉"统计监测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用指标年度的实际值与标准值的百分比来反映"创新武汉"实现程度。初步测算结果显示,2006年"创新武汉"总指数为67.5%,表明"创新武汉"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已接近七成,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武汉"雏形。
  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科技创新"是创新武汉的核心内容,目标是要推动应用领域重点技术跨越,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创新型人才高地,使武汉成为自主创新高地。根据这些内容,本体系选择11项主要指标,从科技投入、科技活动、科技产出三个方面进行监测和反映。2006年,武汉市"科技创新"指数60.2%,表明"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程度已超过六成。
  在科技投入方面,2006年,武汉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3.87亿元,比2005年增长20.4%;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2.08%,比2005年上升0.0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67个百分点。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在市级地方财政支出中,科技、教育支出35.57亿元,比2005年增长36.8%;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13.8%,提高1.4个百分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2005年上升了0.01个百分点。
  在科技活动方面,2006年,武汉市科技资源配置和利用能力继续增强,软件开发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投入运行,国家光电实验室建成完工,国家植物基因工程、脉冲强磁场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发展到468个,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生产力中心3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3个,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44个。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比重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3.2%,比2005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成立,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实现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额41.6亿元,比2005年增长16.1%,其中,技术开发合同13.4亿元,增长5.4%;技术服务合同24.7亿元,增长62.8%。在全市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中,流向武汉市的占35.6%。
  在科技产出方面,2006年,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8125件,比2005年增长30.4%,高出全国平均增幅7.6个百分点,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6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733件,占专利申请量的21.3%;专利授权2855件,比2005年增长19.9%。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取得成效,年末拥有国家级名牌产品13个,其中,当年新增"武钢船板"等国家级名牌产品5个;拥有湖北省名牌产品134个,名牌产品生产企业97个;拥有"富康"、"黄鹤楼"等8个"中国驰名商标";"马应龙"、"五芳斋"、"曹祥泰"、"长生堂"4家品牌获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创造增加值6万元,比2005年增长13.2%。
  二、体制创新取得新成效
  "体制创新"是创新武汉的重要保证,目标是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围绕这些内容,本体系选择5项主要指标进行监测和反映。2006年,武汉市"体制创新"指数64.5%,表明"体制创新"目标的实现程度也超过六成。
  在行政体制方面,2006年,武汉市累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321项,依法保留221项。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32万条,13区和东湖开发区、武汉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良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新进展。在编在职的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市人口比重(财政供养系数)下降到2.19%,比2005年降低0.01个百分点。
  在经济体制方面,2006年,武汉市国有经济继续保持较强的控制力,国有"武字头"大中型企业改制重组取得积极进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4%,比2005年下降1.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私营企业发展到8.6万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7.2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1030亿元,占GDP比重39.8%,比2005年提高0.3个百分点。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金融创新力度加大,中小企业贷款额占全市各项贷款额的比重(中小企业融资率)上升到28.1%,比2005年提高4.5个百分点。
  在对外开放方面,2006年,武汉市经济外向度提升,进出口总额80.1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9.5%,其中,出口37.77亿美元,增长48.7%;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外贸依存度)25%,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直接利用外资20.01亿美元,增长15%,世界500强企业有69家落户武汉。引进内资641.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1.6亿元,其中,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49项,占项目总数的46.6%;实际利用内资180亿元,占利用内资总额的89.3%。
  三、产业创新取得新进步
  "产业创新"是创新武汉的重要内容,目标是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制造业高新技术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区域经济,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本体系选择5项主要指标,进行监测和反映。2006年,武汉市"产业创新"总指数77.3%,表明"产业创新"目标的实现程度已近八成。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2006年,武汉市东风电机、华丽环保、人用狂犬病疫苗等8个项目获得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504家,比2005年增加7.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100.40亿元,增长3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79.70亿元,增长30.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4.7%,提高1.6个百分点。
  在制造业高新技术化方面,2006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了工业快速增长,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0.53亿元,增长24.2%,占全部工业的88.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38.0%,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8.6%,提高0.5个百分点。
  在服务业现代化方面,2006年,武汉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280亿元,增长13.0%,其中,批发和零售、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687亿元,增长12.0%;占服务业比重53.7%,比2005年下降1.3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14.7%;占服务业比重46.3%,提高1.3个百分点。
  在壮大区域经济方面,2006年,武汉市两大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东湖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9.09亿元,比2005年增长2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1.47亿元,增长28.6%;全口径财政收入26.15亿元,增长30.5%。武汉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1.28亿元,增长5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4.58亿元,增长50.7%;全口径财政收入42.93亿元,增长56.4%。都市工业园建设步伐加快,入驻企业89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4.3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72万个。工业十大产业集聚化水平较高,实现产值2252.92亿元,增长22.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9%,其中,汽车及机械产业566.72亿元,成为工业的新龙头。
  由于产业创新,提高了节约生产、清洁生产水平。2006年,武汉市万元GDP综合能耗1.37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4.1%。
  四、农村发展模式创新迈出新步伐
  "农村发展模式创新"是创新武汉的重要组成,目标是要促进城郊融合,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体系选择7项主要指标,进行监测和反映。2006年,武汉市"农村发展模式创新"指数72.8%,表明"农村发展模式创新"目标的实现程度超过七成。
  在城郊融合方面,2006年,武汉市财政支农支出稳步提高,市级地方财政支出中农业支出6.28亿元,比2005年增长19.9%。城乡产业对接步伐加快,7个城郊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5.60亿元,增长36.0%,增幅高全市平均水平13.3个百分点;乡村休闲游景点景区和经营户发展到713家,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亿元,增长15%。"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实施力度加大,新增试点村220个,累计330个,实施建设项目128个。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2006年,武汉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已建成优势农产品正规化基地64万亩,畜禽养殖小区发展到85个,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42万户,农业产业化农户覆盖率达到54.7%,比2005年提高4.7个百分点。农村非农行业产值997.42亿元,是农业总产值的5.2倍。蔬菜、瓜果、花卉园艺、畜禽、水产等特色农业产值15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9.1%,提高了0.42个百分点。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增强,推广农业高新技术12项,名特优种子种苗生产面积达到5.8万亩,农业良种应用率达到92%。
  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2006年,武汉市建成通湾公路1640公里,改造水利机站353个,维修主干渠387公里,改扩塘堰673口,铺设排水管网430公里,改造户用卫生厕所1.4万余座。全市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旱涝保收面积达到62.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55.6%,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1000个行政村通宽带网。
  在农民增收方面,2006年,在拓展农业功能的同时,武汉市加快农村社会体系建设,7.61万贫困农民享受"低保";149.28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2.65%;率先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受益学生达84.5万人次。加快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实施"农民工素质进城计划"、"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2.3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3万人,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48元,比2005年增长9.4%,其中,外出务工收入1002.8元,增长20.9%,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五、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水平提升
  "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是创新武汉的重要支撑,目标是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城市网络建设,城市健全综合管理体系,将武汉建设成为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城市。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即"四城同创"),本体系选择7项主要指标,进行监测和反映。2006年,武汉市"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总指数为72.3%,表明"城市建设管理创新"目标的实现程度已超过七成。
  在城市建设方面,2006年,武汉市严格土地管理,优化用地结构,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增加值(土地产出率)3049万元,比2005年提高414万元,增长15.7%。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465.50亿元,增长38.4%,增幅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个百分点。新、改、扩建道路1123公里,城市主要干道"黑化"率达到80%;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9平方米,增加0.69平方米。武汉交通信息中心、汉阳客运中心、舵落口物流中心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关山货运站、郭徐岭货运站、武昌客运站等一批客货站场开工建设或改造。全年货物运输量2.08亿吨,增长6.2%;旅客运输量1.62亿人,增长5.1%;客货换算周转量1750.64亿吨公里,增长4.4%。
  在城市管理方面,2006年,武汉市推行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管理体系,城市环境大大改善。城区空气污染指数好于二级天数273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4.8%,比200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空气质量最佳的一年;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值85,与2005年持平;东湖水质自1990年来首次达到Ⅴ类标准;市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提高了0.1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6.33万吨,削减了3.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8.61%,提高了2.97个百分点;工业重复用水率75.07%,提高了0.4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8%,提高了0.2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32平方米,增加了0.1平方米;建成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8座,设计处理能力119万吨/日,新增处理能力45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1.1%(其中二级处理率52.19%),提高了34.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