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如何借鉴美国电子政府经验
来源:济南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电子政府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着手推进电子政务,将其作为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美国作为电子政府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为各国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之处。本文就美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府发展的历程、经验与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资借鉴的发展对策。

  美国地方政府

  电子政府发展现状

  美国的电子政府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总结美国电子政府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可大体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1、被动阶段(1993—1998):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主要体现在许多政府机构设立网站,将大量的文件在网上公布。其特点是被动,主要是由互联网用户自己上网查看所需资料。2、互动阶段(1998—2001):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利用互联网提供在线交易和服务。如税务机关通过互联网收税,交通管理机关通过互联网办理驾照等。其特点是从被动转向互动。3、服务阶段(200l至今):在这一阶段,美国电子政府开始增加主动的成分,并进行多种政务应用集成,确定了今后电子政府的目标,即打破部门界限,建立一个以功能为主导、以政府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网上政府,以达到为公民服务的目的。

  目前美国电子政府的类型:1、政府——公民:简称G2C,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站式在线服 务,并引入现代管理工具,以改善服务质量和效率,使公民能得到高质量的政府服务;2、政府——商界:简称G2B,主要目的是通过大量削减冗余的数据收集,减轻商界的负担,为商界提供顺畅的一站式支持服务,使用XML(电子商务语言)与商界建立数字化通信系统;3、政府机构之间:简称G2G,主要目的是整合和共享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的数据,以改善对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关键的政府行为(如救灾行动等)提供更好的综合服务;4、政府内部:简称IEE(内部效率和效能),主要目的是借鉴产业界的先进经验(如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和知识管理等),更好地利用现代化技术减少政府支出,改善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使各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和改进绩效,消除工作拖沓现象,改善雇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美国地方政府

  电子政府建设的基本经验

  1、改变以技术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以民为本”的理念。美国政府的行政理念是政务透明和为民服务。政府提出的口号是:让人们点击鼠标三次就能够办事。因此,美国的电子政府,“电子”只是工具,“政务”才是目标,而“服务”则是关键。2、政府推动与财力支持。在美国,从前任总统克林顿、现任总统布什到一般政府工作人员,都对电子政府建设持积极认同和支持的态度。根据《2002年电子政府法案》,联邦政府设立了电子政务基金,2003年这一基金被投入4500万美元,到2006年将增长到1.5亿美元。3、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法律保障。4、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发展电子政府。即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以政府的业务流为主线,根据轻重缓急,将政府职能中带有不变性的业务流逐个计算机化和网络化。5、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法发展电子政务,注重规划,分步实施。6、借鉴电子商务经验,以市场运作模式发展电子政府。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将主要的政府信息系统要素分包或统包给合格的企业。7、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

  我市电子政务建设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电子政府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力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但相对于美国电子政府发展的现实经验和发展省会经济的迫切需要,我们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投入相对不足,电子政务的基础建设比较薄弱;二是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彼此独立,分散建设现象依然存在;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电子政府的快速、便捷、公开、透明的优势显现不出来;三是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办公业务系统的开发相对薄弱,政府网站的社会应用水平较低。每个政府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与服务数量还很有限。四是部分领导干部、公务员队伍及广大群众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公务员队伍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电子政府建设的要求。必须下大决心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我市电子政务向更高阶段发展。

  我市电子政务建设

  未来几年的目标和对策

  通过以上对美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府建设的分析,笔者认为今后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在未来的几年中要达到以下目标:围绕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托公用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公开,整合业务应用系统,加快政务协同系统建设,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和服务水平。到“十一五”末,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机制,基本建成政务信息资源科学部署、部门间高效协同的电子政务框架体系。具体而言,借鉴美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府经验,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对政务信息公开统一立法。从制度建设来看,我国信息公开制度是很不完善的,公开制度的执行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规范。《宪法》中没有明确的保障公民获取信息的条款,虽然我国法律中有一些关于行政公开的规定,但都是零散的局部的,有的甚至是试行的。信息公开方面,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全国还没有有关的统一立法。因此,我国应该及早制定政务信息公开的统一立法,在立法技术上,特别是在公开与保密的平衡问题上,借鉴美国做法,用法律规定各部门必须公开的信息内容,对哪些事项可以公开、哪些事项不能公开做出明确规定,使得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最大化,政府信息保密的范围最小化。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电子政务的计划与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长远的眼光和谋略,还需要强大的来自领导层的推动。政府领导应深谙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意义,并较为熟练地掌握日常工作中操作电脑和互联网的基本技能,切实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要变人治为法制,通过立法确定电子政务建设的地位。要将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是要更新管理理念。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民服务,因此应改变以技术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以服务民众为中心的理念,以民众的需要和满意度为建设的出发点,认真听取民众意见和建议。要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为民众上网参与电子政务提供硬件支持。

  四是要加强预算管理,提供资金保障。从美国电子政府建设实践看,为搞好电子政务,首先必须建立电子政务体系架构,并据此制定资金预算,以解决政府各部门各自为政造成的资金浪费和重复建设等问题。今后我市应加强预算管理,同时逐年增加电子政务建设专项经费。财政每年将电子政务建设经费列入预算,并根据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逐年适当追加,从资金上给予必要的保证。

  五是要制定总体规划,走市场化运作之路。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挥、稳步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避免重复建设。应建立信息化效能评估制度,监督工程的建设。各部门应各负其责,在统一的电子政务规划下抓好自身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由于电子政务建设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应抓住机遇,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电子政务建设走产业化运作之路,把重大建设项目与培育骨干企业、应用开发与振兴软件产业、信息资源开发和政务系统运行维护与发展信息服务业结合起来。可以根据实际,有选择地推广工程外包、托管服务及跟踪负责制度,待工程竣工启用后,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管理。但在尚未规划完善而政府机构又急于建立自己网站的情况下,则不宜鼓励电子政务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外包”业务,以避免强化已有的各自为政的格局,为将来的技术、业务与管理的全面整合创造条件。

  六是要重视人才建设,建立信息化培训制度。美国电子政务建设非常重视人才建设,为人才招募、培训、交流提供了大量资金,同时非常重视各类人才的交流和合作,这是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我市而言,应加强对政府公务员和全民计算机技能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造就电子市民和利用信息化资源的群体。要加强各类人员的交流和合作。应克服惯性,改变片面依靠信息技术人员的倾向,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和公务员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电子政务建设中来。

  七是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综合性门户网站。按照“简单、实用、重点突出”的原则,建立单一政务处理入门网站。即将各个部门机构的功能和信息综合起来,建立门户网站,加强办公资源的整合,消除“条”与“块”之间的割裂状况,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来体现电子政务服务于民的本质要求。应当明确,政府门户网站不仅是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和业务处理平台,而且也是知识加工平台、知识决策平台和知识获取平台的集成。政府门户网站有赖于各政府部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条件。对于还没有建立或打算建立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职能部门来说,一定要放在全市门户网站的规划内统筹建设。

  八是要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对电子政务建设至关重要,必须一手抓电子政务建设,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一手抓安全技术手段开发,一手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根据安全标准,进行安全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分类;与安全等级相应的安全措施的要求;对参与系统开发和运行的企业(特别是外企)的要求、限制和约束;安全问题的报告制度和程序;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应急措施等政策。任何电子政务系统在建成和运行的过程中,都应该接受有关部门的安全审计,以确保政府的安全政策和安全标准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