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有利条件助力陕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抓住经济快速发展周期的历史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宏观的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全省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目前,随着我国形成了东部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在新的格局下,陕西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劣势,关系到全省经济的崛起。笔者认为,陕西经济赶超进位具有一定的空间。有利条件主要有:

 

  首先,陕西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陕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多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和潜在价值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陕西农业资源丰厚,粮、棉、油、畜等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投资少、见效快。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扩张,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在价格大多已放开且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这一优势非常重要。有利于将中西部地区发展成为陕西的潜在市场,予以大力开拓。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开发生产文化旅游产品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二,固定资产形成的产业项目产能将逐步释放。“十五”时期,特别是近年来,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强劲。200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10亿元,2001―2006年投资累计完成9240亿元,年均递增21.2%。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投资率由43%提高到60%。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能源工业投资得到加强。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在经济建设中始终突出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带动战略作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重大举措,通过加大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煤、气、油、电、重化工等能源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力度,加大先进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引进投资力度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2001-2006年,能源化工业投资累计1782亿元,年均增长19.2%,相继建成投产了西安灞桥热电有限公司以大代小技改项目,户县第二发电厂技改工程,东岭集团凤翔焦化钢厂焦炭生产项目,宝鸡第二发电厂送出工程,蒲城电厂二期工程和陕西电力公司西安西北郊输变电工程,延长油矿管理局、长庆油田陕西地区的原油开采项目,定边县石油开采工程、吴起县钻采公司石油开采项目,陕西电力公司330千伏关中至陕北送变电工程等一批能源化工建设项目,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全省能源化工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108.16亿元,2001-2006年累计完成投资3108亿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37%。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极大地改善了全省的投资环境,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明显改善。交通运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06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40公里。西安至黄陵、潼关、宝鸡、蓝田、户县、阎良、西安绕城、西安至咸阳机场、延安至黄陵、陕蒙界至榆林、西安至柞水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以“米”字形主骨架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建设获得重大突破。被誉为“中国第一长隧”的秦岭终南山隧道建成通车,彻底解决了穿越秦岭这一天然屏障亘古难题,使西安―柞水的行车里程比原有公路缩短了60公里,车程缩短2.5个小时,陕南人民走出大山的梦想如今变成了现实。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的相继建成,让陕西挺起了纵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区域的“铁脊梁”。西安至合肥铁路的开通,形成了陕西省及西部地区通达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便携通道,密切了陕西省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

 

  第四,陕西省具备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且有一定的人力资本要素,这是吸引东部和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陕西省转移的重要优势。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14796元,相当于全国的80.6%,居全国第23位。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一国或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在生产过程使用较多廉价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具有竞争力,那么该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陕西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较低,这种低成本优势正是发达地区转移资本和技术所追求的核心内容。

 

  第五,陕西具备人才优势。各国经济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的快速增加,远胜于实际资本投资的报酬。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与科技投入是发展新经济的关键。在新经济指标比较中,陕西高等教育、技术工作者人数处于较高位次,较高水平教育人口在全国处于相对先进位置。充分发挥陕西的人才优势,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保障制度,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将是陕西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第六,“观念也是生产力”,各地竞相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为促进陕西省各地区域协调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思路。200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依据陕西省各地的自然资源、行业布局、人才配置、地域特征等具体特点先后制定了关中“一线两带”发展战略;高新技术、果业、畜牧业、旅游业、国防科技、能源化工六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关中先进制造业、陕北能源化工、渭北绿色果品、陕南绿色茶叶四大基地发展战略以及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式发展、陕南突破式发展等一系列促进各地竞相发展的战略和规划。这些战略和规划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全省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全省各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

 

  陕北地区集煤、气、油于一地,能源高度富集,有“中国的科威特”之美誉。近几年陕北地区以能源重化工业为核心,不断加大产业链的延伸和新产业的培育,经济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06年,陕北地区经济增长16.5%,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全省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

 

  关中地区依托其科技和经济优势率先崛起,辐射带动陕南陕北,在调整优化全省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2006年关中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增长12.7%。

 

  陕南充分发挥其自然环境、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初步建成了以生猪、茶叶、桑叶、烟叶、中药材、菌及其他林特产品为重点的陕南农业产业带。其中陕南的现代中药材基地建设快速发展,药、果、茶规模化经营初步形成。经济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2006年陕南地区经济发展有所加快,增长10.6%。

 

  第七,陕西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即传统落后部门或地区和先进部门或地区并存。通过结构调整,要素从生产率低的地区或部门流向高的地区或部门,有助于提高要素利用率,这是后发地区的一个特有优势。中、东部和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纵深发展,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外转移,这是陕西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从三次产业结构看,陕西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加之农业人口多,如何提升和改造传统工业、农业,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突破口。

 

  在未来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中,陕西经济更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严峻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既要紧紧咬住既定目标,又要有超越目标的勇气,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步步紧逼,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要树立敢为人先的发展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以跨跃式思路发展。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陕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从全国各地的发展趋势看,这个目标应该是陕西省发展最基本的目标,而不是陕西省发展的最终目标,在经济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把眼光看的更远一点,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2004年以来,陕西省经济增长连续保持12%以上,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加快发展的稳定阶段,这样的速度应该说是比较快的。但从全国发展情况来看,陕西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仅处于全国第16位,比2002年的12位下降了4位,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基本处于20位左右,这充分说明,我们在前进,别人也在前进,有的比我们的步子跑的更快。目前陕西省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变化,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积累的历史问题比较多。因此,今后陕西省仍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坚持积极有为的工作方针,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认真贯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巩固良好的发展局面,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在陕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关中和陕南地区的发展,加快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式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发展战略,努力形成陕西省三大经济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协调机制,缩小地区差距,进而促进“五个统筹”的顺利实现,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二、坚持在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把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上来。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传统优势主导产业改造升级步伐,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下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提高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切实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走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协调发展之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从陕西省的实际情况看,陕西省地处承东启西交汇之处,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交通便利,人文资源积淀雄厚,对全省乃至周边地区辐射作用较强,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使其迅速成为今后陕西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坚持在抓好改革工作中,力争在一些障碍上有所突破,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以科学发展为抓手,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推动新发展,进一步拓展深度和广度。陕西众多优势资源和经济要素作用发挥不好,瓶颈在制度,根子是改革滞后。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加大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促其生产上水平,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大力拓展吸引外资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转换体制、创新机制,提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继续实施开放带动和项目带动战略,以优化投资环境为重点,扩大招商引资,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四、坚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科教资源和人才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陕西省有较强科教资源和人才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也要看到陕西省的自主创新与科技转化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自主创新要以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解决制约技术创新和转化的瓶颈因素,重点支持与陕西省产业关联密切的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攻克获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加大科技风险投资力度,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组织和承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加快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部门、行业和地方的作用,引导和动员全社会的科技力量和资源,形成攻关创新合力。积极促进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人民安全健康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对外开放度,增强陕西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引进外资质量。认真执行有关招商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改善市场开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和水平,同时注意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围绕已经形成的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吸引外资。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牢牢把握国内外产业和资本梯度转移的机遇期,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竞争日趋加剧的新形势,面临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新任务,陕西要实现工业的超常规发展,仅仅依靠省内财政的扶持和本地存量的挖潜改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自身的优势和外部的力量结合起来,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开放,积极吸引省外、境外、国外的投资,进一步增强陕西工业发展的动力。充分利用陕西区位、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抓住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接受沿海地区的辐射,全面推动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的对接,进而提升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省内企业开阔思路,广泛与国内外同行联系、合作。招商引资要有大的突破,各级政府应切实转变职能,摆脱对微观的干预,强化宏观调控,做好服务工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增强城市经济圈的辐射力。中心城市强大的辐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高速引擎。从目前来看,陕西不仅城镇化水平低,而且缺乏强大的城市经济圈的带动。虽然近几年来,陕西不断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作为全省经济增长极的雏形已经形成。但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作用的比较分析看,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严重阻碍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一是要积极实施“三集中”战略。即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小区集中、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发展战略,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引导乡镇企业走向集中化,农民进城后原有的承包土地,其经营权应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转移。二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到小城镇地区建房买房、务工经商,逐步放宽小城镇务工经商人员的户口控制。三是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逐步实行居住地登记制,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步取消与户籍联系在一起的各种城镇福利。四是突出中心城市在培育发展极中的特殊地位。在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进行超前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多极化城市网络体系,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发动机和增长极。

 

  七、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传统产业在陕西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在满足投资、消费需求和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举足轻重,而且在发挥陕西比较优势,扩大商品和服务出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工业化,推进信息化和现代化,必须依托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陕西拓展传统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改造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加大对纺织、食品、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力度,可鼓励一些重工企业转产或部分转产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利用重工企业的资金优势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增强竞争能力。努力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深度,改变目前向发达地区输出原材料和粗加工产品的现象,实现最终消费品和高档次消费品的生产。可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骨干企业,突出发展汽车、机械装备及配件、新型家电、新型建材、优质金属材料等制造业,通过高起点改造、多元化重组、低成本扩张、国际化经营,实现超常规发展。要加快推进制造业物流现代化。制造企业要抓紧搭建企业物流信息平台,使企业生产与部件制造商、供应商、用户及相关单位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传统制造业要进行产业转型和业态升级。一些企业可适当选择将部分物流业务“外包”,享受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集成化、专业化、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以集中力量增强主竞争力。

 

  八、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虽然陕西信息化建设近年不断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总体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系和机制建设、产业结构和规模等不具备优势。二是信息产业总量少,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经营机制不完善,上规模、上档次、高质量的“拳头”产品不多。三是人才不足,特别是专业人才和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领头人员严重短缺。四是资金紧张,信息化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据调查,全省信息化指数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4%,仅有34%的大中型企业建有自己的网站,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不到200户,大大低于发达省份。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要进一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先进的主干通信网和新一代网络数字处理中心,以及与城市化相配套的城域网和局域网。二是要加强信息资源开发,以数据库建设为“龙头”,建立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诸如法人单位数据库、人口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和空间地理数据库等,以及社会保障、医疗、就业等信息资源数据库,努力推进金关、金卡、金税、金财等工程的试点和应用。三是要加强信息运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电子商务,建设企业和消费者的信用数据库及其服务系统。四是要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实现产品设计数据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营销商务电子化。

 

  九、继续转变观念,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支持陕西经济的发展。内蒙、山西近年来之所以发展迅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勇于创新和讲求实效,因此陕西人要摈弃一些传统文化中官本位、轻实重名的落后意识,树立重商务实的新观念,将聪明才智用到发展经济、兴办实业上来。特别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学习浙江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同时要在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中树立双赢意识,破除经济活动中你死我活的“冷战思维”,破除传统理论中简单把市场经济视为弱肉强食的陈旧观念,善于寻找合作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在理性整合中实现合作效益的最佳化。当前,要特别注意树立联大靠强的思想,克服“不敢碰硬”的小打小闹观念,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鸡头”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只有敢于与强者对话,善于合纵连横,才能成为一个产业的领军人物,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十、坚持在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更加关注民生,积极构建和谐陕西。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遵循产业升级规律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开辟更多的就业机会,努力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加大财政对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力用到解决民生上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增加对社会公用事业的投资。切实改变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现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及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省人民共同建设新陕西,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良性互动。调整完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和水资源调配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