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基本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广播影视数字化工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都要求加快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国务院从2004年开始连续三年将广播影视数字化纳入国务院工作要点。2004年3月25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青岛召开了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现场会,刘云山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中央的要求,总局先后在全国49个城市和地区进行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制定了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技术政策、节目政策、运营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有利的税收政策和资费政策。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初步建立了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探索出了用信息化推动数字化整体转换的模式,初步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之路。许多地方党委政府将有线电视数字化作为当地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加以推动。目前,全国已有青岛、杭州、深圳、大连、佛山、太原、南京、南宁、银川等25个城市完成了市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还有若干个城市和地区正在大力推进过程中,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1200万。有线数字电视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数字化整体转换正在从点向面发展,从试点城市向全国大中城市铺开,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在全国范围的推广,一些服务方面的问题已逐步暴露出来,在个别地区还表现得比较突出,主要包括:一是收费价格调整超出了群众的承受能力,比如对按终端收费有意见;二是保留的模拟节目过少;三是单方面关断模拟信号,不尊重群众的选择权;四是服务不到位,工作方法简单;五是信号质量不稳定,操作复杂,用户感觉使用不方便等。
近日,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同志就有线数字电视如何改进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做了重要批示,指出:有线电视数字化关系千家万户,有很强的公益性,群众看电视是基本文化权益,要始终坚持公益性的性质不动摇。有线电视网又带有自然垄断性,要区分公益性服务和增值服务,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严格按照程序举行价格听证,不要过多增加群众负担,防止出现霸王条款。数字电视推广要成为民心工程,不能是民怨工程。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抓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向社会公布。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非常重要,很有针对性,是对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的关心、鞭策、爱护和支持,为做好数字化推进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提出了任务要求。各级广电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积极主动、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认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珍惜发展的大好形势,把有线数字电视引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二、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基本原则
有线电视数字化是国家的要求,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有线电视的一举一动都与百姓生活、社会稳定息息相关,与社会和谐、人民福祉密不可分。推进这项工作,要放在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的大背景下来推动,要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来考虑,既要符合科技发展趋势和国际潮流,又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要坚持王太华同志提出的“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24字方针,从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信息化建设、拓展宣传阵地、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要始终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坚持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不动摇
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和信息资讯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自主选择性也越来越强,模拟的有线电视网络已经很难满足这种需求。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已经到了模拟向数字升级换代的阶段。通过数字化以后,有线电视不仅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而且还可以提供电子政务、教育、金融、生活资讯等各种信息服务,使千家万户的电视机成为集广播电视、文化娱乐、科学教育、信息服务、政务公开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新的纽带和桥梁,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平台。实践证明,有线电视数字化是适应科技发展、实现广播影视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巩固和加强宣传思想阵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以较短时间、较低成本,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国家信息化的有效途径,是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民族工业、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推进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要坚持整体转换,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有线电视的发展现状决定的。由于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特性和网络可用带宽的限制,很难做到现有模拟节目和数字节目全部并行传送,只有整体转换,保留少量模拟节目,才能腾出有限的频率资源实施数字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字电视服务。也只有整体转换,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技术更新成本和业务开发成本,使有线数字电视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在家家户户普及,让普通大众承担得起、享受得起数字电视。如果不进行数字化整体转换,模拟的有线电视就不可能使占用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不可能真正满足亿万有线电视用户的需求。整体转换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模式。
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主要采用增加服务项目、适当上调收视维护费、免费为用户安装机顶盒的方式。适当上调收视维护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国家没有直接投入资金,主要依靠国家给予的带有公益性质的低收费政策,来维持日常的维护和运转。二是有线电视数字化后,在增加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加大了有线电视的运营成本,需要增加投入,改造网络,免费为每个用户配备机顶盒,建立客户服务体系等,靠原有的基本收视维护费是难以承担的。为此,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在2004年制定下发了《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地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价格听证,调整有线数字电视的基本收视维护费标准。
从已经完成整体转换的25个城市的实践看,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方向是正确的、模式是有效的、方法是可行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难度很大又非常敏感、要求很高又非常细致的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同时,由于有线电视数字化是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收视方式、收视习惯和消费方式的改变,需要有一个逐步理解和适应的过程。对于这样一项庞大工程,少数群众有意见甚至有不满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和积极地面对这些问题。既要认识到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又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坚持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在推进过程中切实从自身上查问题、找不足,把解决这些问题看作是我们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工作方法的良好契机,从思想上、管理上和行动上切实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扎扎实实地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
(二)坚持有线数字电视的公益属性不动摇
中国的有线电视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从最早的共用天线系统逐步建设、联网发展起来的。20多年来,有线电视网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为遍布城乡、覆盖全国1.3亿家庭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这一方面归功于全国有线电视工作者付出的艰苦努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是国家赋予广电部门的任务和责任,同时,国家也给予了收取初装费和收视维护费的政策支持。
我国有线电视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是传达中央政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我国有线电视又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属性,已成为城镇居民收看电视、享受文化娱乐、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最为普及、最为便捷的信息工具和信息载体。数字化后,有线电视的阵地作用、喉舌功能、公益属性依然不能改变。各地要适应数字化带来的变化和要求,明确工作思路,确立基本原则,理顺基本关系,维护基本秩序,要区别不同类型的服务,把公益性的公共服务和经营性的市场服务分开,明确各自的服务定位和任务要求。
一要坚持有线电视的公益属性,保证公共服务。有线电视带有自然垄断的性质,担负着公共服务的义务,也是城镇居民收看电视的最主要手段。实施数字化整体转换的有线电视网络,首先要保留至少6套模拟电视节目,供没有机顶盒的用户免费收看,确保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这6套节目应包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套、本省电视台第一套、本市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当地发射、转播的其他无线电视节目,同时要确保这些模拟节目的传输质量。其次,上调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的前提必须是增加了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并为用户免费配置了一台数字机顶盒。增加收费后应保证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优于原来的模拟电视服务,在保留至少6套模拟电视节目的同时,有线电视数字化后还应包括原网络传输的所有模拟电视节目转换而成的数字节目、数字化后增加的其它省(区、市)的卫视节目,中央、本省、本市的广播节目以及电子政务、新闻资讯、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交通旅游、生活信息等公共资讯服务。对于缴纳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的用户,必须保证上述基本服务,不能再另外单独收费。
二要大力开发个性化的市场服务,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满足公共服务和基本服务的基础上,要大力开发付费电视、视频点播、电视购物、电视商务、交互电视等增值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和信息资讯需求。目前,经总局批准,共开办了100多套数字付费节目。个性化的市场服务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由用户自由选择、自愿订购、付费收看。政府主管部门制定规则,加强监管,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原则不动摇
有线电视不是简单的技术工作,而是一个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服务行业。与过去粗放式的模拟电视服务相比,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延伸到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终端和每一套节目,我们的服务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式都要与这种变化相适应。同时,有线电视数字化又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需要通过实践和探索不断完善政策,加强引导,强化监管,确保平稳过渡,保证有线电视数字化健康有序发展。能否做到以人为本、用户至上,是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必须把以人为本、用户至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进入千家万户,维护广大有线电视用户的合法权益。
一要尊重用户的选择权。推广有线数字电视,要尊重用户的选择权,要与用户协商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暂时不愿收看数字电视的用户,要妥善处理好,要保留至少6套模拟电视节目,保证没有机顶盒的用户最基本的收视需求,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更不能以行政手段强行关断模拟信号。同时,要加紧推出各种不同功能、不同价位的机顶盒,供群众自由选择、自由选购。
二要严格按照程序举行听证会。各地调整有线数字电视的基本收视维护费,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发改委和总局联合下发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严格按照程序举行价格听证会。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城市,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到社会各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考虑到少数低收入家庭的收视权益,对于包括低保户在内的低收入家庭,要给予相应的资费减免优惠政策,不能因为调价过高而影响有线数字电视的平稳推进,更不能因为价格问题而使社会低保人群无法看到数字电视。
三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向社会公布服务标准。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是群众认可有线数字电视的关键。一是要把客户服务作为数字化整体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与数字化相适应的客服体系。加大投入,组建高效的专业服务和技术维护队伍,变过去的坐等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处理数字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要以人为本,方便用户。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在操作上确实有区别、有变化,用户有一个适应过程,我们要充分考虑数字化给群众带来的收视习惯的变化,在节目设置、操作规程以及产品设计上,要做到以人为本,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尽量缩短这个适应过程。三是要严格规范,强化服务。要规范机顶盒发放、安装、维护等服务项目,增加服务网点,采取多种缴费方式,方便用户。四是要向社会公布有线数字电视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规范,开通热线电话,方便群众监督,真正让群众满意。
四要在内容开发、信息服务上下功夫。数字化不是目的,整体转换也不是目的,目的是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节目内容和服务,这一点必须十分明确。有线电视数字化后,频道资源和传输容量大大增加,对节目内容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如何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广播影视节目内容、如何开发提供更多更方便的信息服务,已经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加大节目内容生产力度,加大信息服务开发力度,使有线数字电视真正成为家家户户的多媒体信息平台,使电视机不仅是文化娱乐工具,而且也成为百姓生活的信息工具、生活工具。同时,要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努力实现双向、交互、多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五要加强对数字化的宣传解释和正面引导工作。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络等多种方式,积极普及数字电视知识,解答群众疑问,引导消费观念,使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理解、认可、接受和支持数字电视。要处理好整体转换与尊重用户选择权的关系,对于一时还不理解的群众,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真正做到和谐转换、平稳过渡,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近期,总局将组织力量,针对群众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进行调研,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规范服务。各级广电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按照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对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真正把有线电视数字化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