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火箭百叩苍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创造辉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六月一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百次航天发射。图为发射前,西昌发射场盛妆迎接这次中国航天史上颇具意义的发射。 中新社发 胡建兵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西昌6月2日电 题:中国“长征”火箭百叩苍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创造辉煌

  作者 徐贞宇 胡建兵

  公元2007年6月1日凌晨,四川西昌。群山颤动,大地轰鸣,“长征三号甲”火箭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之中时,“鑫诺三号”通信卫星已被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飞行,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航天发射超过百次的国家。

  担负此次发射任务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自动化程度较高、综合发射能力较强的航天发射场。组建37年来,历经47次发射,该中心先后将4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为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林做出了突出贡献。

  荒山沟里建成航天发射场

  上世纪60年代末,为加速发展航天事业,中国批准建设新的现代化航天器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支40多人的选场勘察小组从戈壁滩出发,开始了漫长艰难的选址征程。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他们跋山涉水,走遍云南、贵州、四川、河南等9省的25个地区,进行大面积、立体式的勘察,最终把场址确定在西昌这个海拔高、纬度低、气候条件好的地区。

  1970年12月,创建者在这个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安营扎寨,揭开了西昌航天人通向宇宙天窗的序幕。

  “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宁河畔扎营房。三块石头支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创业者们高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向一个个难关发起冲锋,最终在四川大凉山的一个荒山沟里,建起西昌航天发射场。

  1986年,为迎接中国第一颗国际商务卫星“亚洲一号”的到来,中心组织兴建外星测试厂房。按照外商的要求,厂房除空调、温度和湿度可以调节外,还必须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洁净度不得超过10万级。为了尽快调试出规定的净化技术指数,没有先进的设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人员土法上马,用绸布和酒精将3000多平方米的大厅地板和墙壁反复擦洗了几十次。大家双腿蹲麻木了,就跪在地上擦;双膝红肿了,就扒在地上干。由于长时间的摩擦,有的人膝盖都磨破了,却顾不上护理,最后血肉和衣服粘着在一起,撕也撕不下来,只能用剪刀将裤子剪开再包扎。经过技术人员的精心调试,测试大厅的净化、衡温条件不仅完全符合外商的要求,而且洁净度还达到一万级的世界之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提升“长征”火箭在国际航天商务发射市场竞争能力,在短短16个月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一片荒滩上建起一座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发射场。建造同等规模的发射场,在美国要用19个月,法国要用29个月。美国“大力神”火箭的总设计师斯坦豪尔曾说:“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吃了鸦片,产生幻觉”。意思是说要在16个月内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发射场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中国人不信邪、不服输,勇敢地接受了挑战,靠着超人的毅力和勇气,用推土机、拖拉机,甚至毛驴车等施工设施和竹筐装、背篓背、人力扛等施工方式,艰苦奋战14个月,终于使昔日的荒山坡变成宽敞整洁的平地,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发射塔架拔地而起。斯坦豪尔再次来到中心,看到巍然屹立的发射工位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现实,禁不住惊呼:“奇迹!中国人善于创造奇迹!”

  时光荏苒。经过30多年、几代航天人建设发展,昔日的荒山沟已经为现代化航天城所取代。如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能使用“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等5种型号火箭,发射高、中、低不同轨道的各类航天器,同时建立健全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保障五大系统,并拥有数千台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设施,在国际同行中有着“东方休斯敦”的美誉。

  创下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多项第一

  在经历了初创建设的艰辛、试验发射的起步、对外开放的震撼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逐步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多次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的新记录。

  第一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1984年4月8日19时20分,山崩海啸般的轰鸣在群山中响起,“长征三号”火箭载着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腾空而起,向着东南方向飞去。这既是中国第一次成功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也标志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国内唯一发射氢氧发动机火箭的发射场。自那时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火箭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当月17日,有关单位进行卫星通信试验,星上仪器设备工作正常,通信、广播和电视传输,图像清晰、色彩逼真、音质良好。一些外国媒体纷纷发表文章,赞扬这是中国航天技术的“一个里程碑”。

  第一次发射实用通信卫星。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很不平静的一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机毁人亡;紧接着,法国阿丽亚娜火箭发射出现意外。2月1日,该中心顶着层层心理和技术压力,再次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从此结束了中国租用外国卫星进行卫星通讯的历史,标志着中国通信卫星由试验型转为实用型,同时也向世界再次展示了中国运载火箭的可靠性,为中国实施航天技术对外开放计划增添了信心。同年5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国外商业卫星发射业务。

  第一次发射国际商务卫星。1990年4月7日,中国承揽的第一颗国际商务卫星——美国“亚洲一号”卫星发射的时刻终于到来。当天,西昌地区乌云密布,雷声阵阵,现场直播的电视上打出“因发射气象条件不好,发射时间待定”的字样。在这关键时刻,该中心气象人员依据最新气象资料,细心分析,科学判断,预报出21时后发射场上空将出现一片晴空。21时30分,发射场上空果然云散雷停。“长征三号”火箭点火升空,从那片小小的晴空中,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并使这颗卫星成为美国休斯公司历年来入轨精度最高的一颗星。中国航天的首次对外商务发射,便以精彩亮相震惊全球。

  第一次发射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面对日益增多的重型卫星,同时也为适应国际航天商务发射市场的需求,中国大推力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应运而生。1990年7月16日,中国首枚捆绑式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一颗巴基斯坦的科学试验卫星和一个模拟有效载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随后,西昌又成功发射澳大利亚的“奥普图斯B1”等3颗通信卫星,使中国在世界航天商务发射竞争中牢牢站稳了脚跟。

  第一个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系统梳理过去30多年卫星发射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6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开始引入国际通行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在2007初通过认证,成为中国国内率先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航天发射场,实现与国际一流航天发射场接轨,综合试验发射能力大大增强。

  第一次整星、整箭出口发射任务胜利完成。上月14日凌晨0时0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送上太空。这是中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对提高中国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能力、进一步拓展中国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厉兵秣马迎接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

  自2006年开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迈入新一轮高密度发射期,年均发射卫星将达到8颗以上,仅“十一”五期间就将有30多颗卫星从这里升空,相当于前30年发射的总和。

  人才是事业之本。针对高密度航天发射试验任务对人才的需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制订《实施人才战略工程规划》、《人才培养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和完善了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的有效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开拓创新的专业人才队伍,促使一批批技术精湛、锐意进取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该中心人才队伍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梯度层次更加分明、作用发挥更加明显,一支以70年代毕业生为主的老专家队伍,以80年代毕业生为主的中青年骨干队伍,以90年代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科技队伍方阵已经形成,并在发射试验任务中不断发展壮大。

  先进测试发射设备和手段带来连战连胜。自2004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规模开以信息化建设、质量建设和人才建设为核心的“三项基础性”建设,并瞄准发射任务需求,实施了近千个发射场技术改造项目。目前,该中心已具备两星两箭并行测试能力,同时建成了火箭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网,覆盖火箭、卫星和地面勤务等7个分系统,实现了火箭、卫星的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具备了指挥显示、信息交换、数据处理、实时监测和计算机辅助决策等诸多功能。先进、稳定、可靠的设备设施为提高中心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各类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发射场区安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先后研制开发毒气报警、氢报警及氮消防等系统并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员与发射场区的安全性;场区废气处理系统可在半天内将火箭发射的废气全部处理完。与此同时,一套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管理安全信息系统也投入使用,为保障发射场区安全打造出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应急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处置高效。为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规范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培训、应急演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总结30多年来40多次航天发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起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定期进行桌面推演与模拟演练,分层开展应急知识普及与专业应急培训,逐步形成反应灵敏、应对科学、处置高效的应急机制,初步建立起整体联动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