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仍是互联网未来决胜因素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的技术创新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互联网公司的成功更多是商业模式的成功”,这句话随着Google的出现而被证明为“一个流行的谬论”,互联网的技术发展有着强大的应用驱动特征。

  “我自己不懂技术,但我尊重技术。”在首届中国网络工程师侠客行大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用这样的话来作一个开场白,他认为,互联网能够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技术,没有技术创新,互联网的一切都是空话。

  在这次大会上,SaaS、搜索引擎、PHP、SOA、Java、开源等成为来自全球的技术精英探讨的热点话题,互联网与软件的结合则把应用进一步推向深化。

  中国版的Office Live

  “软件产业是否已经走到尽头了?目前的软件公司是否不再具有魅力?”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兼阿里软件总经理王涛面对台下的近千名工程师,更愿意探讨的是这样的问题。他的依据是,传统的软件公司已经在一定的规模上徘徊了很久,增长速度已经远不如ERP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中型管理软件公司的业绩进入无法上升的“胶着期”。此外,对于软件供应商而言,中小企业的市场非常巨大,但软件给中小企业带来的价值远远未能体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目前一些定位于中小企业的软件公司长不大的原因。

  王涛认为,除了盗版问题之外,软件的开发和实施成本高昂也是传统软件模式发展的一个大制约,这也给SaaS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与电子商务相关方面的营销需求,二是内部管理,三是办公需求,四是协同的需求。

  三年前,当马云看到中小企业在SaaS方面的强烈需求时,不断收购一些做ASP平台的公司,并通过阿里软件打造一个SaaS核心平台,以满足广泛的大规模定制化的需求和个性化的需求。“SaaS并不单单是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商业模式。”在阿里巴巴副总裁兼技术负责人王涛看来,SaaS的威力并没有在中国发挥出来。

  今年4月,阿里巴巴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中小企业和商务机构的电子商务以及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展开战略性合作,双方将协力进行包括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企业通信等在线服务的研发与部署。

  针对这一合作,王涛表示,阿里巴巴和微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代理关系。在这个合作关系中,微软把现有的产品进行改造,改变成“按需收费”的产品形态,阿里巴巴负责推广,并通过开发和运营基于此的服务而获得增值意义上的附加价值。“在美国,微软几年前就启动了被称为Live的互联网战略,微软建立了单独的企业在线应用——Office Live,阿里软件的一部分就是中国版的Office Live,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王涛说。

  开放SaaS生态链

  与国外的SaaS成熟应用相比,尽管国内在该领域的玩家不在少数,但用户远没有成熟到顺利接受这一模式和概念的程度。

  “目前的挑战是,由于很多用户并没有认识到SaaS模式带来的好处,加上对数据安全的担心,对SaaS表示出的是观望态度,而这恐怕需要更多的时间。”王涛分析,目前最要紧的,恐怕还不是赚钱,而是扩大用户规模,同时也希望能够让更多的SaaS模式的公司参与到其中,做大这个市场。

  “阿里软件愿意作为这个领域的一个先驱。”王涛透露,具体承载SaaS模式的阿里软件将开发和运营包括用户数据存储、登录、计费功能在内的基于SaaS运营平台,在全国建立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满足用户80%的通用需求,这是阿里软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对阿里巴巴来说是一个突破——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等领域布局是相对封闭的,而建立一个开放的运营平台,则可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来一起建设。目前,马云给阿里软件的目标并不是在短期内能赚到多少钱,而是能够开通一个通用的平台,吸引更多的用户来熟悉SaaS模式。

  第二个阶段则引入更多的ISV基于这一平台进行开发,以满足细分行业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双方以分成的形式完成合作。这不需要ISV关注技术和平台本身,而是关注应用。第三阶段是以开放的架构建立强大的第三方服务体系,形成电子商务数据交换标准。

  PHP、Web服务等技术的成熟加上开放SaaS价值链正成为破解中小企业个性化应用难题的一个长远思路。

  电子广告成为主战场

  尽管国内相对平静,但在全世界互联网的主战场美国,关于电子广告的争夺正变得如火如荼。“如何把广告、媒介和消费者有机‘匹配’,是这一争夺战的核心,这也是互联网最为尖端的课题——如何通过网络自动实现,而不是更多地加入人工因素。”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吴炯表示。

  在美国的互联网工业界,对于广告技术以及相关持有技术的公司的争夺正成为传统软件巨头和互联网新贵的焦点,并购也正成为这一战场的主要形式。5月18日,微软花费了60亿美元收购网络视频领域的广告公司AQuantive,这成为在线广告合并浪潮中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超过了之前Google欲并购DoubleClick所开出的31亿美元金额将近一倍。此外,雅虎6.8亿美元收购网络广告中介Right Media 80%的股份,全球第二大广告公司WPP集团以6.4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网络广告公司Real Media。在经历了多年的酝酿之后,他们不愿意再错失良机,并不断把并购金额的门槛提高。

  显然,那些即将被收购的公司都有着不错的技术,Google完全掌握了旗下数十亿用户的搜索记录,而DoubleClick则可以追踪到任何用户浏览过的网页记录,二者的结合将使得在线广告的投放更“趋于完美”。

  在雅虎资深副总裁陆奇博士看来,如此众多的商业并购,是因为通过互联网技术,网络公司可以掌握足够的数据量,通过建立数据模型,达到对消费者意愿的精确统计——换言之,对用户使用互联网习惯和特点的把握足以让包括在线广告在内的电子广告公司的广告投放有的放矢,并达到十分精确和针对性极强的地步,比如把广告安插到搜索界面,这进一步推动了网络广告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互联网产业将涌现更多的商业机会。

  在这一领域,中国市场上的并购也初露端倪,好耶广告被分众传媒收购即为一例。

  这一切都与以搜索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有关。

  搜索的未来

  “在外表看来,雅虎也许是一个极其平常和普通的公司,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到雅虎后台去看一看,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操作也需要很大的技术能力支撑,不管是广告、媒体还是搜索。”陆奇博士用这样的话来证明“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能力最终还是技术”。

  什么样的核心技术能引领互联网的未来?陆奇给出的答案是,搜索、电子广告、P2P和Pocket PC相关技术。

  “具体到搜索引擎,越往前走越难。怎样让搜索引擎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成为互联网公司最为要紧的问题。”吴炯表示,互联网搜索的三个趋势表现为:第一是智能化和垂直化,细分并帮助用户分析,直接呈现结果;第二,用户希望搜索的结果更加人性化和应用化;第三,搜索的信息可以直达,搜索引擎直接知道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即使是技术实力更为强大的公司,具体实施起来也非常困难。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在未来,不仅搜索的信息源上实现了社区化,搜索界面和搜索结果也呈现社区化,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搜索质量。”陆奇补充道:“在未来,搜索引擎还有更多的信息来做匹配,用户是谁,属于什么机构,在什么时间以怎样的方式使用互联网等,这都可以带来搜索质量的提高,对广告质量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但其中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整个社会化的行为在网上社区必须达到一定水平。”

  “把搜索和社区结合起来将会出现更好的结果。”吴炯认为:“目前,社区的利用对搜索引擎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未来可能占据主体地位。这是因为,很多的知识并不在书本和互联网上,而是在很多人的头脑里。社区则将人们在购买、旅游等领域的经验一一体现出来,这对搜索引擎的信息源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

  因此可以说,互联网的社区化并不是只对搜索引擎有影响,对媒体、电子商务都将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