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享受信息化实惠 王安耕谈农村信息化
来源:四川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四川是农业大省,但非农业强省,要实现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一是实现农业信息化。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那么,在广大的西部农村地区如何推进信息化建设呢?借信息服务与西部发展论坛在成都举办之机,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

  “数字鸿沟”: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记者:如今,信息化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电脑、离不开互联网。近年来,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较快,农村信息化步伐却明显滞后。

  王安耕: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存在着两条“数字鸿沟”。从全世界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明显;在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差距非常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农村和城市也没法比。

  记者:其实,即使在城市推广信息化建设也有一定难度,农村的条件就更不具备了。可能许多农民连电脑是什么样都没见过。

  王安耕:农村地区普遍基础设施落后,加上收入低、自身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不少农民不光电脑没见过,有的电话也打不起,通了电话也不会用。长期下去,这条“数字鸿沟”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这样的话,一个社会就不能全面发展,就不能和谐。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息化建设从哪做起?

  王安耕:当务之急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普遍服务。

  记者:什么是普遍服务?

  王安耕: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都用得起。如果信息服务的价格很高,农民用不起,就不能起到在农村地区推广信息化、加快发展的作用。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快相关立法步伐,从法制上确认并保证普遍服务。要设立普遍服务基金,不单政府要投资,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让信息网络延伸到农村。有一点非常重要,广大的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应推动电视、广播和电信三网融合,降低普遍服务成本。

  中介服务:一端是信息,一端是需求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在有的农村地区,一个农民掌握了电脑,在网上卖他的产品,效果很好。但却没有带动作用,其他的农民学不会。

  王安耕:在农村,要靠知识自然地扩散出去,靠榜样的力量难度很大。信息化不像做一个产品,可以在短时间内模仿,况且,那个农民也没有义务要去教别人。所以,光有好的网络、有好的案例,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问题解决得相当慢,这是不行的。

  记者:怎样才能让农民尽快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呢?

  王安耕: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光有网络是不行的,必须要有面对面的信息服务。许多发达国家包括我们中国的一些成功经验,就是一定要有一支中介队伍,一支最基层的信息服务队伍,农民遇到问题可以找他们问。否则,一端是信息,一端是需求,两者结合不上,就算政府投了许多钱,建起了信息网络,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记者: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民必须依靠信息服务队伍这个中介才能取得信息化的实效。

  王安耕:对,一定要有中介,缺少了中介服务,信息化在农村地区就难以推广。其实不光农村,这种政府直接到居民的G-C服务模式效果也很差。英国,经常在网上办事的不到10%,这有一个习惯问题。最后结论呢,就是中介这一块很重要。

  记者:您说的这个中介就是指信息服务队伍?

  王安耕:中介服务有多种形式,有的地方可能是农机站,有的地方可能是畜牧兽医站。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政府要做的就是研究这个地区哪一种中介最具有条件、最适合当地情况,给他相应的条件、比如培训,让他逐渐转向为农民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当前,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充分利用、整合改造现有农技服务队伍,另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地方,要鼓励并规范龙头企业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他们对农民的带动力强,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强烈,也有能力比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资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记者:有了网络,有了中介服务队伍,还必须有信息。但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信息就是资本,既然是资本,你总不能去无偿占有吧?

  王安耕:那要看这个信息是谁开发的。如果是商业性开发,就有专利权,不能无偿占有;如果是政府出钱开发的信息资源,就没有版权。所以,首先要解决政务信息公开问题,这是最根本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必须以公益性信息服务为主。

  记者:你说的公益性信息是指政府掌握的那部分信息资源吗?

  王安耕:公益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低价格,不以赢利为目的,以社会效益为目的。非赢利的不等于不可以收钱,适当的收一点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农民能付得起。如果付不起,就一定要免费。

  记者: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公益性信息资源从哪里来?

  王安耕:国家、政府一定要带头,支持公益性服务,相关企业也要主动承担责任,参与进来,为农民开辟公益性服务内容。首先是政府必须要投入。国家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这就是一种形式。现在很多涉农部门手里都有信息资源,但他不拿出来,这时政府就要出面,为农民服务,大家都要拿出来。从国际上来说,政府投入是一块,其他大量是企业投。

  记者:企业怎么愿意投呢,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王安耕: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现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大企业早已经不提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个企业要发展得好,必须处理好四种利益,包括投资者利益、管理者利益、职工利益以及社会相关团体和个人的利益,一定要四个方面兼顾。所以,国外大企业一定要有公益性投入,表明他是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比如,你做了一个很好的教育软件,可以在城市里卖,也可以适当修改成为适合农村的版本,投入到公益性的农民教育那儿去。另外,个人也可以投,比如志愿者服务就应该大力提倡。农村信息化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政府、企业、个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信息共享:“白天教孩子,晚上教家长”

  记者:您觉得四川的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王安耕:总的来说,四川的信息化建设还是不错的,从全国范围来讲,成都并不落后,信息资源分布的密度、信息化工作的创新性,在西部处于领先水平。但就我的感觉来说,大概受条件的限制,四川在投入等方面和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差距。

  记者:您说的条件限制,除了资金,还有哪些方面?

  王安耕:资金是一方面,还有观念的问题、人的素质问题。

  记者:怎样来提高人的素质,更新人的观念?

  王安耕: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享原则,必须加强对农民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主要包括市场信息、务工信息和科技知识三类信息。各级政府要整合有关信息渠道资源,整合信息服务点,要对各部门的涉农网络系统、网站、信息资源和科技服务体系进行整合。

  记者:怎样充分利用地方已建的系统和资源?

  王安耕:农村信息化建设可充分利用教育这个渠道资源,比如校校通。农村中小学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要努力使农村的每一所中小学都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方式接入互联网,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综合功能,“白天教孩子,晚上教家长”,为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和培养农民职业技能服务,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联合国提出的“信息技术为了发展”的目标。

  ★链接 天府农业信息网

  为了改变和弥补我省农业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而出现的农产品流通不畅、农产品市场体系无序的状况,四川联通联合“四川农经网”、“四川农村日报”等一大批专业、权威的信息合作机构,从2003年春天开始,建成了一个四通八达、覆盖全川城乡各地的“天府农业信息网”,以此作为解决农村通信与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结合点。

  天府农业信息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及时高效的农业经济信息沟通渠道,满足信息需求与信息咨询互动的功能,将信息服务、信息的需求者、政策的发布单位组成一条紧密的信息链,解决农村信息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天府农业信息网”大量专业、权威的农业信息,包括政策法规、农业气象、农业技术、市场行情、劳务用工等,可通过四川联通覆盖全省的各种通信网络,在几秒钟内传递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农户还可以通过其呼叫中心10109555,24小时的人工服务,方便、快捷地查询和发布有关供求信息并进行农业专家咨询。目前,“天府农业信息网”已经建成了省、市、县、乡镇和村五级农业信息网络。

  ★专家介绍

  王安耕,1940年生,1965年清华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长期从事软件开发、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现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曾发表《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关于保护计算机软件和知识产权加强打击盗版力度的建议》等文章。

  ★观点 处理好四个重要关系

  辛仁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司长):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需要处理好四个重要关系。第一,要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强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各项设施的综合效益。第二,要处理好现代信息网络建设与发挥其他媒体作用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好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重点解决好广大农村的信息覆盖问题,使计算机网络和传统媒体在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中实现优势互补。第三,要处理好发挥政府的推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政府的作用要逐步转到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上来,推动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第四,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关系。在技术选择上,要更多地采用能够适合农业和农村需求特点的“低成本、广覆盖、低功耗、易维护”信息技术和网络设备。

  实现服务方式创新

  张玉香(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新时期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增强针对性,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把握工作方向,以推进为农民的信息服务为中心,强化资源共享,健全应用系统,延伸服务网络,建设数字农业,实现服务创新。一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模式,实现服务方式创新。二要重视农业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三要以启动实施“金农”工程为契机,健全完善农产品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三个应用系统。四要加强数字农业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五要充分发挥政府主渠道作用,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信息服务的社会化,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力量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信息服务。

  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严泰来(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副院长):农村信息化发展应当是多元化的,不能是一个模式,一刀切。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应当是不一样的,要求也应当是不一样的。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应当以逐步推行计算机网络化为主,拓宽信息提供的范围与提高信息的质量,信息传播媒体也可以多样化,声像结合,信息服务多种多样;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应以较低层次的信息媒体传播为主,农业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乡镇,再通过有线广播等渠道将信息传送到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