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6月份给我渔场发100万尾水花,款一周内汇到。”6月5日下午,永川区双竹渔场场长刘文俊在自己QQ上,高兴地又收到了一份来自俄罗斯的订单。
刘文俊说,在以前,渔场年销售水花只有10亿尾,收入不上100万元。自有了自己的网站和QQ后,每天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在网上看一看,了解市场信息,如今,渔场水花不仅销售到了全国各地,而且还跳出了国门,远销到了俄罗斯、中亚地区国家,每年销售水花20亿尾以上,收入500多万元。永川区何埂镇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中心,8台上网电脑每天免费向农民开放,前来查找信息的农民络绎不绝。
正是因为获得了重庆实施“柑橘百万吨”产业化工程的信息,该镇在2年时间里,标准化建成了2万亩优质柑橘基地,一跃成为渝西地区种植规模最大的柑橘乡镇。近年来,永川抓住被确定全国信息服务综合试点县(市)的契机,采取有力措施,实施信息化服务进村入户建设,实实在在让3万多户农民像刘文俊这样尝到了信息化服务的甜头。据了解,该区通过“三电合一”工程,先后建成了永川农业信息网、农业科技专家咨询热线、“一站通”全国供求信息联播等信息平台。投入50余万元为全区22个镇街配备了电视、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建立了农业科技人才、实用技术信息库。同时,该区还通过,对原有的农资监督员、农业病虫监测员、动植专兼职检疫员、农村信息员、食品安全协管员等5只队伍的整合,按照区、镇、村、农业龙头企业等层面建立了有500多名信息员参与的信息互动体系。该区把深化信息采集与有效发布,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已相继在龙头企业、农产品及农资市场、涉农部门及镇街、农业生产基地、农户中建立了280多个信息采集点,多方位、多层次收集农业信息。充分利用重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被商务部确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优势,投入300多万元,布置了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等功能室,添置了大屏幕LED电子显示器等调设备,此外,还联动电信、移动等部门,向群众免费发放手机,发展“农业新时空”等业务,让农民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优质的信息化服务。一系列措施切实加速了永川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了现代农业建设。
目前,仅重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已发布农副产品价格、品种等信息达500条,该市场业主与标准化基地农户(业主)签订协议近100份,实现交易量达40万吨,交易额4.5亿元,同比增长8%和9%。全区30多家龙头企业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62%的行政村建起了信息室。据统计,永川黄花梨、永川秀芽、永川水花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已有近70%通过信息化渠道,走向了全国,迈出了国门,年销售收入达到16.2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