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资料[来源:新华社(2007年5月31日)]
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
各方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30日下午6时左右,记者走访了无锡市城区的大润发、家乐福等几家超市,发现各种瓶装、桶装的纯净水已被抢购一空。超市工作人员介绍,29日上午开始出现市民抢购,到晚上货源就发生紧缺。一些小商店的纯净水也是一瓶难求,少数经营户还趁机提高了价格,原本6元一桶的纯净水被卖到了10元。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不少市民开始大量购买其他品种的饮料,也有不少市民开始排队买面包。他们担心用变质水做饭影响健康。
无锡市委、市政府已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通过地方媒体及时向公众披露消息,避免市民过度恐慌,另一方积极研究对策,加大市场成品饮用水供应量,并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尽快使自来水恢复到安全饮用标准。有关方面专家正在赶往无锡研究对策。
据了解,无锡市有关方面正在密切关注水质变化。(记者刘兆权 韩瑜庆 黄海波)
二、信息化在应对类似事件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来应对各种突发性环境问题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基础。目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已经逐步在环境领域得到应用。
(1)信息化在水污染监测中的作用
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并且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不同水质的水体在遥感影像上有较明显的反映,可以以此发现哪些水域被污染,是什么性质的污染,污染严重到什么程度。
通过提取遥感影像上的水污染信息,并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就可以进行各种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例如,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计算水污染的空间范围及面积,可以统计水污染影响区域内的人口、经济情况;如果结合水污染扩散模型,就可以动态分析水污染扩散过程,为应急预案提供科学的支持;可以通过网络定时发布水污染空间范围及面积、影响区域等。建议今后有关部门在主要江河湖海建立“基于GIS的水污染监测信息系统”。
(2)信息化在水污染预警中的作用
早在1999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直面人道主义挑战,走向预防文化》(Facing the Humanitarian Challenge, Towards a Culture of Prevention)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从被动反应文化向主动预防文化转变的重要性。目前,发达国家应对公共性突发事件已经从“被动应急”走向“主动防御”,极大地减轻了事件所造成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
水污染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因为水质恶化有一个过程。因此,应对水污染危机的关键是要做好预警,让可能影响范围内的人们提前做好准备。试想,如果能够事先根据水质恶化情况及时从长江调水,而不是事发之后再从长江调水,这次水污染事件就可以避免。利用一些传感器对城市水源地周边水体的水质进行动态监测,并将数据传输到有关部门(如太湖流域管理局),专家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如果水质持续恶化,根据水质恶化速率,就可以提前若干天对无锡市政府和普通老百姓发出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如从长江调水,保证商业化饮用水(如矿泉水)的供应。这样,也不至于由于饮料价格上涨给普通老百姓造成经济损失,避免由于老百姓恐慌而出现社会秩序混乱的局面。
(3)信息化在水污染应急响应中的作用
为了保证老百姓的知情权,有关政府部门应及时通过各种媒介发布水质变化动态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就可以根据水质监测数据绘制水质变化曲线图,并及时发布。水质变化动态信息可以通过政务网络传输到各有关部门,如负责商业管理、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部门,以在水污染应急响应中相互配合。市领导可以根据水质变化动态信息进行决策,对各方面资源进行指挥调度。
信息化手段在科学调水方面也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如到底需要调多少水;在现有调水方案情况下,水质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标;什么时候可以停止调水,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
(4)信息化在排污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为了避免水污染事件,应该加强对排污企业管理。建立一个排污企业数据库,对排污企业有关数据进行登记并入库,如企业地址、法人姓名、主要业务、主要污染物、年/月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情况等。然后再建立一个排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有些企业为了躲避环境执法人员的监督,常在夜间排污。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经常白天开启污水处理设施,夜间就关闭污水处理设施。为了对这样的企业进行监督,可以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识别夜间排污企业。目前我国遥感卫星数量还比较少,针对某一地区的遥感周期较长,利用热红外遥感监测排污情况的成本还比较高,可等今后条件成熟了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