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推进呈区块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农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金农、金卡、金桥、金关等一系列信息化重大工程的陆续启动,农业信息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截至2006年底,全国农村地区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642.5万户,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64.3台;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91台,基本实现了已通电行政村和已通电5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农村居民家用电脑拥有率从2000年的每千户仅5台,发展到2006年的24台;中、东部地区以及西部优势地区乡乡通光缆已经基本实现,农村宽带业务市场正逐步打开;涉农网站总数达到6389个,260个(地)市、80%的县、69%的乡镇政府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发展了6万多名农村信息员。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农村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环境、消费能力、信息终端普及和信息服务平台等各个方面也呈现出阶梯性的层次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在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所处阶段和面临任务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网络基础建设和终端普及已经不成问题,信息资源整合渗透到农民生产生活各个层面,个性化信息需求市场正逐步打开。信息化正由基础设施建设向需求导向的信息应用发展,信息市场化运作走向成熟,信息应用成效明显,服务方式和渠道向多元化迈进,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凸显。
在中等经济水平的中部地区,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等工程正攻坚收尾。农村经济结构的产业化、特色化调整加快,农民增收进入快速增长期,农民的信息需求强烈。农民的信息化意识正从普及提高走向自觉自愿。
如何让农民消费信息,整合信息服务资源,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是当务之急。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及北部农村,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阶段,信息化服务很多时候是通过相对普及的电话、电视和广播设备实现的。信息化推进呈区块化发展,在经济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地方通过良好的服务,带动消费,普及终端;再在这些地方的示范带动下,向周边地区扩展。相对于终端的落后,这些地区信息提供者的服务意识较强,农民对于信息服务的满意度甚至超过东、中部地区。因为这些地方通信建设成本高、投资回收期较长,只有通过优质服务吸引用户消费,才有循环投入的资金。
需要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长期艰巨的工作。经过几年的推动和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整体上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能及早认识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息化成果的实现。
首先是市场化程度不高,长效运行机制有待探索。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大体还是一项由上至下推动的工程,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不明显,投资主体比较单一,资金来源有限;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在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传统的个体农业经济仍是主导,规模小,生产效益不高,导致农民信息消费的能力也有限。信息化建设的初期投入如不能及时转化为吸引农民的消费需求,平台建设就很难持久运行下去。
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是未来信息消费的潜在市场,开辟农村市场是众多电信服务商和产品生产商的必然举措。但目前,中国农村幅员辽阔,经济落后,尤其是村村通工程还未覆盖到部分行政村和自然村,企业在这些地区进行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短期内很难有所收益,过高的成本导致市场运作难以实施。
其次是信息资源整合不足,平台承载力有限。尽管我国的农网体系已经建立,基本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但信息资源目前还存在着多头建设、分散管理等问题。各级政府和电信运营商都在加大农业信息化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但各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信息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许多网站人为设置障碍,部分内容只有注册用户才能浏览。
在某些地区,甚至有一些运营商将农业信息化作为抢占农村市场的手段,在形成一定产业效果后,就设立门槛拒绝或阻碍其他合作方的加入。加强信息化产品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合作,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上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规划和政策、加强立法、积极引导投资方向上有待进一步发挥作用。
再次是信息有效性差,服务体系不健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地方的网络建设只是在形式上达到了基本要求,并没有形成流转顺畅的服务体系。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性,需要各级农业信息网站和信息站点建立更精细、更适合当地农业实际的体系架构。例如农业政策法规网站,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建立条状网络体系;农产品供销信息网站,需要从客户角度出发,按照市场区域建立体系;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站,则要在本地网络针对实际特点和需求,分门别类建设网站体系。
此外,各地方普遍缺乏信息资源的整体规划和系统采集机制,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发布的能力较弱。县、乡各级管理部门已建成的信息服务站大多处于初级形态,配套功能差,难以提供有效服务。要在农村实行信息化,首先就是健全信息服务体系,使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流通和配置。此外,农业网站过时的信息较多,缺乏第一手信息,信息更新较慢,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低等等。据调查,更新频率高于每周更新的农业信息网站所占比例还不到一半,实时更新的仅占6.1%,每日更新的占28.8%,每周更新的占11.9%,每月更新的占20.8%,每季更新的占4.2%,年度更新的高达21.6%,不定期更新的占6.6%。
河南鹤壁市岗坡村农民信息员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他正在给记者讲述农民们是如何依靠网上农业信息来增加收入的。
寻找惠及“三农”的突破口
随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越来越多的农村逐步完成,我国农村信息化已经由“建设”向“应用”阶段转型,纵观各地实践经验,寻找到适当的突破口成为普及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消费水平不高,在这种基本国情下推广农村信息化,除了寻找到有效的突破口,也要在发展模式上选择实事求是的发展路径,让农民“用得了”,“用得起”,“用得好”。
“用得了”,就是要解决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发挥市场长效机制相结合的问题。
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发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市场主体作用,政企联合推进是近年来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化发展路径。政企联合推进农村信息化,不仅充分发挥了政府在组织领导、公共服务、政策规划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而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投融资渠道,发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和市场应用服务;在增加资金投放的同时,采取政府导向投入和市场机制运行方式筹措资金,鼓励民间资本、社会法人资本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域;改变政府财政一味投入、运营资金庞大的格局,遵循农村信息化的市场规律原则。
“用得起”,就是要解决信息应用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的问题。
如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高效率传播信息资源?一方面,电话、电视、电脑三种信息载体的有机结合成为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三网合一”成为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在实际运行中,部分地区的“三网合一”建设已经开始尝试各种方便、实用的服务模式,比如说将农业信息、农业科技与农业物资配送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模式。
走低成本农村信息化发展道路,集约化建设,合理配置新增设施,避免重复投资也成为有效对策。所谓集约化建设,就是要实现场地、管理人员、电力等配套设施的共享,建立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使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用得好”,就是要解决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与提高农民信息意识相结合的问题。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在机制上形成了农业、科技、信息产业等多部门协作、合力推进,成为我国农村信息化的一个主要模式。为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各地积极开展各种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从经验来看,农民培训一是要“找对人”,村信息员、种养大户和农业经纪人最能在培训后有效应用信息;二是要“找对点”,实践证明,为了让农民“从零开始”,培训必须有一定的长度,并且考虑到各方面细节,比如在南方诸省就要教会农民使用手写板或者拼音之外的输入法。
而在信息的有效整合方面,合理分工,协作推进成为经验。一方面,农业、科技和信息产业等各部门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分别开展“金农工程”、“三电合一”、“信息化村示范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农业科技“110”等一系列信息化推进和服务工程。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各部门也要分工明确,通力合作,根据本地工作推进的重点难点,或者成立信息化联合领导办公室,或者以某个部门主导其他部门配合的形式推广农村信息化,以进一步加强部门资源整合,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合力推进 注重实效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我国农业信息化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契机,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及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也将通过更加广阔的市场,带动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
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并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国家各部门加大涉农资源的整合力度,未来三五年内,将取得新的成效。
同时,社会力量也广泛参与进来,企业和农户的广泛参与成为今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5地的采访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对于农业信息化,企业的热情很高:陕西联通累计投资近1亿元,在全省495个乡镇建立了“电子农务”信息服务站,今后还将大规模投入;广西电信制定了规划,实施信息助农战略;河南网通、浙江电信等通过“宽带网络+机顶盒+电视机”模式,进一步加大支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的力度;海尔、联想等企业纷纷推出“农村电脑”、“农民电脑”等。
随着我国农业信息化逐步进入资源整合和需求导向阶段,农民自身的主导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并且只有充分发挥农民、农户的积极性,我国农业信息化才能真正富有成效。
农业发展一要技术,二要信息。没有信息化,技术学不到,信息传不了,农产品卖不出。农业和农业信息化就是要通过搭建平台,推动信息应用,让涉农信息“活”起来,满足农民需求,推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将逐步进入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的应用阶段,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信息使用者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的互动。因此,在农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长远来看,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调动农民自己搞新农业信息化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在农业信息化推进的早期,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投入是完全必要的,但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调动广大农民运用信息的主动性。
国家积极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增收也是评判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是否取得实效的标准之一。如果实施的信息化工程达不到这些效果,这样的信息化必然得不到各方的支持。这也要求下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注重在实效性上下功夫。
在采访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农村市场对信息产品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农民们对信息系统和终端产品的品牌并没有偏爱,所有企业都有机会。我国将在此领域,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政策,优先采购国产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所有企业,机会是均等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信息化市场有助于自主研发的国内产品开拓市场。当然要想获得长久的效益,企业必须要为农村市场提供适应农村特点、方便农民使用、基本功能具备、质优价廉的信息系统及终端产品。
总体而言,我国农村财力薄弱,国家资源有限,各类信息的交流互动机制还未形成,农村的信息化人才资源还很匮乏,农民的信息化素质还有待提高,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还很繁重。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我国农村信息化正快速推进,北京市提出了“数字农村”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