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东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调查报告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6月初,总部和广州军区工作组对广东省部分地区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进行考核评估。笔者随同工作组一路走来一路考,深切感受到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呈现出的喜人变化。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科学筹划,将国防建设有机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之中,在市场与战场的交汇点上审时度势,主动作为,有力地推动了国防后备力量的科学发展。

    军事机关开会宣布第一书记命令

    今年初,广东省军区召开部分军分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任职大会。会上,宣读了第一书记的任职批复,向第一书记介绍了各地武装工作情况,请第一书记作任职讲话,并由上级军事机关主官给第一书记明确职责任务。

    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在会上指出,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履行好第一书记的职责,切实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的全局之中。

    据了解,广东省各地每年都组织召开这样的命令宣布大会。各市在收到第一书记的任职批复后,普遍在15日内召开党委会,下发会议纪要,组织各部门和各县(区)、镇(街道)传达学习,并要求当地主要媒体发布军分区(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的任职消息。第一书记们无不感慨地说,这些做法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惠州市市委书记黄业斌接到第一书记的任命后表示,今后每年要定期到军分区现场办公,专题研究武装工作。

    把党管武装工作落到实处,第一书记抓武装工作职责明确,力度大了,军分区、人武部干部职工干劲倍增。仅去年,全省就有10个军分区、人武部被军区评为先进单位,12个市县(区)跨入“全国双拥模范城”行列。

    广东省军区政委蔡多文告诉笔者,从所属军分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和预备役部队第一政委的履职情况来看,普遍摆正了“市场”与“战场”的关系,自觉把党管武装工作纳入党委、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和党政干部教育体系,把后备力量法规建设纳入地方立法计划,把民兵预备役经费保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实现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同步规划、协调发展。

    协调工作靠制度机制做保障

    两年前,某人武部上报的一份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引起省军区党委的关注:有的基层武装部长不能进入同级党委班子,有的县(区)在专武干部任免上不与人武部通气……

    省军区领导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人武部干部职工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和地方领导搞好关系。

    靠个人感情办事,党管武装的要求体现在哪里?军地领导共同组成工作组,深入基层寻找对策,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规定基层武装部长必须为专职,必须参加同级党委,必须由市(县、区)人武部与组织部门共同考核,并由人武部任命。去年底,全省所有基层单位都按编制落实了专武干部,基层武装部长全部进入了同级党委。

    这件事引起省军区党委“一班人”的深思: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双重领导机制的协调作用,才能破解困扰国防建设的难题。为此,省军区党委着力从5个方面做了规范:

    ——围绕党管武装搞协调。各级要科学运用党管武装的有效机制和途径开展协调工作,保证学习能深化思想,调研能形成措施,要求能落到实处。

    ——围绕中心任务搞协调。要切实把军事斗争准备作为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把保障力量建设、战场建设等作为协调工作的主要内容。

    ——围绕重点难点搞协调。针对辖区内军事活动频繁的实际,要将部队需求和遗留问题作为协调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来解决。

    ——围绕急难险重任务搞协调。引导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认清支援地方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是应尽的责任。

    ——围绕驻军切身利益搞协调。针对军转干部、退役士兵和随军家属安置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地方及时调整对策。

    民兵编组不再搞一厢情愿

    广东省市场经济发育较早,市场调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仅靠行政手段行事,路子只能越走越窄。省军区党委及时转变观念,自觉把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之中,搅活了一池春水。

    在民兵应急分队编组上,省军区针对社会经济成分多元化的新形势,按照有利于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有利于城市和山区民兵建设的要求,联合制定下发了《广东省城市民兵科学编组暂行规定》和《广东省山区民兵编组暂行规定》两个文件,有效纠正了以往人武部一厢情愿抓民兵编组的现象。

    实践中,他们积极适应农村城镇化和经济组织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结合城市民兵调整改革,将原来一些在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组建的民兵分队,变为在所属股份公司编组;将一些由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的民兵分队,变为由多种经济成分组织组建;将在一般企业建立的民兵分队,变为在骨干企业组建。他们还根据人口结构变化、兵员素质现状和形势任务要求,不断调整民兵组织结构,将以往单纯在本地青年中挑选兵员逐步优化为“以本地青年为主,外地优秀青年为辅;以退伍军人为主,社会青年为辅;以党团员为主,其他青年为辅”的新格局。

    后备军信息化建设成为地方分内事

    去年底,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国防动员网上演练在汕头市举行。

    笔者在演练现场看到,通过指挥网络平台,文电传输及时快捷,指挥行动准确高效……广东省军区司令员辛荣国介绍说,目前,全区教育训练、作战指挥全部达到网络化,全省相关信息产业单位都对口编组了民兵技术分队,乡镇以上武装机构大都联通了国防动员局域网。

    过去,这个省军区国防动员指挥网络只联到军分区(警备区)机关和海防部队,市(县、区)人武部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反映上来后,省委召开议军会,专题研究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问题。经过反复调查论证,《广东省市县国防动员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由军地联合制定下发,明确要求各地把预备役部队、军分区(警备区)、人武部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电子政务网建设范畴。

    方案出台后,各级党委、政府把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视为分内事,不遗余力地支持军分区(警备区)、人武部建设指挥自动化系统。不到一年时间,就建立和完善了贯通省、市、县(区)三级的指挥自动化网络,构建了国防指挥通信网、国防动员综合信息库、应用机动指挥系统等互联互通的信息化指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