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泳)“据统计全球垃圾邮件的比例占到了70%,我每天收到的垃圾邮件比这个数字还多!我是在一堆垃圾(邮件)中找有用的信息。”这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CNGI专家委员会主任邬贺铨院士在6
月2日"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技术论坛”上道出的苦衷。
互联网的应用已超越初衷
垃圾邮件的爆发,只是互联网“难以承受之重”的一个例证,互联网设计之初只考虑支持尽力而为的数据业务,而现在的互联网应用已无所不包。
互联网已经进入实时业务领域并在长途通信中成主导,例如VOIP的发展;在流媒体业务领域中互联网“现身”为Web-TV与IPTV;在无线业务领域中的Mobile IP 和WiFi / WiMax也体现了互联网的身影;现在它已逐渐从C/S模式过渡到到P2P模式,例如BT、Skype。以后的传感器网络将使互联网延伸到物联网,这一网络也称为泛在网(Ubiquitous Network),即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安全使用但并不感觉其存在的信息通信网络。这些变化都对网络体系和终端及地址管理等都提出新的挑战。
邬贺铨院士介绍:互联网设计之初的假定已经被逐一驳倒,以前有以主机为中心的假定,而现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已经使中心扩大,这样的假定不再适用于RFID和传感器连网;当时主机固定使用的假定没有考虑到移动与共享;当时尽力而为服务的假定认为不需要考虑QOS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与商业应用无关的假定未设计可持续发展的赢利模式,也越来越背离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轨迹。
MPLS与SDH的结合可能比纯IP更适于IPTV
互联网用户近半数在使用流媒体业务,据2006年6月统计,我国在线收看及下载影视和音乐的规模已分别达4500万人和4000万人,占网民数的36.6%和32.5%,占宽带用户数的58.4%和51.9%。
“MPLS与SDH的结合可能比纯IP更适于IPTV。” 邬贺铨介绍说:“IP的寻址和消息格式适于MPEG4传送,但并不很好适于IPTV的选路与交换,IP的转发和组播的重集合时间可能不满足IPTV重配置时间少于50ms的要求,在IP网中分组抖动也是需要控制的。而SDH仍然是混合业务和中长距离传输的主要技术,SDH能保证50ms的重选路时间,MPLS-TE的第二层选路具有快速重选路能力。”
可配置的光分插复用器(ROADM)如能改进可交换波长的颗粒性及控制面特性将更适应IPTV的要求
“互联网已从注重传送转变为注重应用,以前是IP on everything,现在是Everything on WEB。” 邬贺铨说。IP选路协议越来越显出局限,很多IETF草案的出现以及协议的变异和互作用增加了IP协议的复杂性,对IPv4和IPv6双栈的需要更加重了这一影响。目前在LAN/MAN的接口和自治域间接口,全IP选路仍占支配地位,但在LAN交换机已不占主导;在核心网IP让位于标签交换,对于VPN, IP转发不如MPLS,后者使用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方式更为简单。由于企业通常采用VPN,因此MPLS将会扩展用到企业网与运营商的网络边界处,运营商还可能进一步将MPLS推到端用户边缘。
创新是生命力的强心针
“只要有创新,生命力就强。”邬贺铨说。CNGI带给大家更多的,是关于创新的启示。
CNGI项目中“基于真实IPv6源地址的网络寻址体系结构”的创新,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包括接入、域内、域间三个层次的真实IPv6源地址网络寻址系统,为解决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隐患提供了重要保证,成为可信任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技术基础。CNGI “建设纯IPv6大型互联网主干网”的技术路线解决了大规模IPv6主干网拓扑结构和路由设计、地址和域名规划、网络调试测量和网络管理等技术难题。
相对于互联网的体系,应用上的创新更显著和丰富。“CNGI的下一步需要关注应用,特别是数字奥运与世博会方面的应用开发。下一代互联网的体系创新的探索刚刚开始,互联网充满创新的空间。”